鼎丰小说网 > 摸宝 >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吃过晚饭,沈文信、陈黎各自回房休息,次曰一大早又继续驾驶着美利达流浪者自行车、杂牌女式摩托车,前往永州。

而陈黎的八十分相貌,一百分身材,绝对是沈文信这二十五年之间,遇到的尤物,中出门就碰到美女,似乎在沈文信的经历中并没有遇到过,这次倒是例外了。

“什么景点呢?”

“看来,这些天你经历了不少的事。”易小军与陈黎简单地互相介绍了会,便拉着沈文信到了门外,说道:“这个女人可靠?”

“千真万确。”

“好吧。”沈文信尊重陈黎的意见,说实在的十里画廊之所以会有这个别称,那就是沿途都是美景,如同置身在画廊一样。

“没来过,我们问问就行了吧?”沈文信问了几个当地人,最终选择夜游两江四湖。

直到骑行回到了苏城大酒店门前,陈黎跳下车说道:“沈哥,今天和你在一起愉快,以后不知道你还会来侗乡?”

刚准备通过甬道,桥门口,一堆侗族姑娘穿着隆重,拦住了沈文信和一些游客的路,这个时候陈黎介绍道:“我们侗族人都是热情好客的,这是拦路酒。”

“搞不好奇石鉴赏大会,有收藏界的翘楚在里面呢?这尊木印不难识别。”沈文信想到这里,与陈黎一同折返到苏城,也就是他下榻的酒店附近。

侗乡鼓楼的这个小插曲,让两人的感情提高了一些,但还是处在朋友阶段而已,毕竟认识的时间不长,一见钟情的故事情节,很难发生在现实之中。

两人走到在了自行车旁边,陈黎一脸疑惑地道:“没后座啊,不如我们租赁个双人的自行车?”

锻炼身体,融入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这本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回归本质,重新经历那段青葱岁月。

如今这个社会,充斥了许多的思想,使得沈文信有点难以抉择了,还是随缘吧,遇到了心仪的女人,沈文信还是觉得应该穷追不舍,但是如果一点感觉没有,何必在一起呢?

人脸纹饰在古代属于比较高级的一种,连沈中兴都觉得看了眼就有点受不了,产生了恐惧甚至心生敬畏之心,古人更不可能做实用器了,那个时期铜是货币,仿造青铜器具的形制,做出陶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人面陶罐应运而生。

“沈哥,你要的便携式碳14检测仪我带来了,还有什么事?”

沈文信第一次这么用心地把玩观察一件古董,也进而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摸宝行,以后要打造的是一流的古玩店,不仅要吸引买家、卖主的关顾,还要提高知名度,开办小型拍卖场或者大型的!致力于做龙城收藏界的翘楚,继而覆盖全国。

“摸宝行?有意思啊,我去问问吧,这方面的人不是太熟悉。”易小军仔细看了看,极为喜欢这三个字,还在诧异是那个书法大家的作品呢。

知道这个东西是个老的,便身旁的宝主说道:“既然有老板要看看,反正您也是要转让的,就让他玩玩呗。”

其实摸宝两个字,第一让人反应的是类似于赌博的玩意,不过收藏这一行本来就要一点运气,也正对了摸宝这两个字。

沈文信拿着的行李箱是拉杆的,并不招惹人眼,周围的地摊老板还以为沈文信是外地人呢!这跟有利于他捡漏。

“放心,我没你这么马虎。”

“呵呵,勇者无畏嘛,相对来说这个暖砚台就无关紧要了。”

“呵呵,沈老板说笑了,我都有三个孩子了,大儿子明年就准备高考了,二儿子则准备升高中,小女儿还在读初中呢。”不论是什么层次的女人,爱美是天姓释然,沈文信故意说李大姐年轻,也是为了增进好感,刚好提及了小孩的教育问题,沈文信就知道有戏!

“好的。”沈文信也不客气,坐了上去,易小军十分诧异,为什么沈文信不直接说明来意呢?

“行,既然你这么相信我,这次我们兄弟俩一定要闯出个名堂来!”

打开之后吸收了这团八品金光,沈文信的心脏处的金光恢复了不少,补充了上次消耗的量。

沈文信还没真正体会到什么真正的矢志不渝的爱情,他也不抱着什么幻想了,正如吕凤来所说的,这个时代的好女人太少了,要遇到了就要果断,希望自己能有这个运气吧。

沈文信差点就说漏嘴了,如果说是什么所谓的金光,以易小军打破沙锅说到底的个姓,搞不好会泄露宝箱的事情,不是沈文信不相信自己的兄弟,而是他明白这件玄幻的事情,一旦无意中让外人知道,给易小军带来不是好处而是无尽的麻烦。

沈文信也没犹豫,直接刷卡结账,然后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办理了奥迪q5的车牌和手续,这一切都是沈文信亲自办理,没有让老人家艹劳。

毕竟收藏的价格,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当今的物价与物件的价值等,多方面要进行综合评定,价格过低了,转让就无法成立了。

“好吧,给你面子,让你赊账。”易小军说着,包装好土豪金递给了沈文信,说明这台机子归沈文信支配,等于是这个象牙笔筒他并不要。

“电脑里面玩,手感不好,我还是喜欢摇杆的感觉。”易小军用了草稚京,被沈文信的八神连招得没有招架之力,不免找了一个借口说道。

龙城高中属于市重点中学,面积还是蛮大的,清晨的空气清新,小跑漫步在桂树、花圃的幽静小道之上,心情顿时愉悦了,学校内的绿化面积比普通的小区自然要好,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育人才的基本条件嘛。

木已成舟,易小军的情绪缓和了一些,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此时能够理解以前父母的感受了。

“您说的没错,这个钵应该是好物件,具体什么年份我也摸不准,只是看造型应该是古代的和尚使用的钵,我母亲是佛教爱好者,所以有意收购,老先生,您开个实价吧。”其实沈文信一开始的攀谈或者说示好,并不是没有作用的,至少免去了老张头的狮子大口。

能在这么一片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行乞,在“丐帮”人士中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了,老张头行乞的资历较高,龙城这片分配行乞区域的又是以前的熟人,所以能获得这么一片好的地方,但是依然收入平平,对于出手一百大洋的年轻人,老张头格外注意也在情理之中。

“算了,有一年多没回龙城了,和尚你陪我到附近散散步步吧。”如果是以前易小军肯定要说笑几句,可是听到了沈文信是重病刚愈,身为兄弟的,只是散个步,有什么不可的呢?何况进入社会这么多年了,才明白学生时代的友情是最纯真的,其他的无非是酒肉朋友,关键时刻一个都靠不住。

“咦,这个瓶子怎么有宝箱啊?”沈文信把道光时期的青花山水瓶放在桌子上,使劲揉搓了眼睛,确认了瓶口有一个4040的箱子,材质应该是木头,表面雕刻了某种鸟类,好像是鹌鹑。

的确,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可惜的是,墓穴的随葬品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了,墓志铭等一些比较有利证明其身份的信息,早就不见踪影。

回到了施工地点,赵大海递了一支香烟给张向忠,感谢万分地道:“老张这次多谢你了,只是还要麻烦一下。”

当然所谓的专家对市场的评估其实并不准确,看样子沈仁民一家使用的酒罐是宋代时期磁州黑釉双系罐,品相保持的还不错,经常使用的话,与酒液交融,其表面的光泽更亮。

黑釉这类的瓷器,在华夏此其史算是别树一帜,黑瓷一般看起来比青花瓷之类的少了许多的古典美学的特征,属于厚重一类的。

要欣赏黑釉的美,需要一定的体会,而那个时期最著名黑磁的当然要属兔毫盏、油滴盏了。

宋代的黑瓷比较流行,建盏的上品器物,老百姓自然消受不起了,那么磁州窑就应运而生。

而这件酒罐就是当时家家户户都有的器物,属于实用器,能传到沈家着实不易,如果不是沈文信,也许没人知晓这个磁州窑的来历。

九品宝箱,那么说明这个酒罐至少有上万的价值,市场上普遍对这类的酒罐估价较低,主要还是存世的太多了,更有一些品相差的,以七八百出手的。

沈仁民这件磁州窑黑釉双系罐之所以有上万的价值,沈文信估计是表面的酱彩,并不是单纯的半挂黑釉,体现了当时宋代人的情趣,对美的追求,一件普通的酒罐都要附加一定的色彩对比。

得了这个结论后,沈文信考虑到酒罐的价值不高,且是自家人,该如实告知沈仁军、沈仁民,让大伯一家好好保存,不然搞不好连最后的一件传家宝都不见踪影了。

磁州窑口的黑釉瓷器升值潜力还是不错的,而且家里留个几百年的物件,说出去都有面子啊!

对于大伯一家来说,几万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留着保存,传下去才是正途。

沈文信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哥、老弟,实话告诉你们,我在桂西那边准备开一家古玩店,而且以前在事业单位文管所工作过,主要是搞考古鉴定的,因此,我可以断定这个酒罐是老物,而且是宋代的磁州黑釉彩酱双系罐!”

全称什么的,两个文化水平在高中左右的年轻人听得迷迷糊糊的,但是宋代,那么就可不得了啊!华夏人哪里不知道宋代的,那是一个经济极度发达的朝代,但是军事力量薄弱,被金军打得落花流水,只好丢了半壁江山龟缩在一地,自生自灭。

沈仁军一副讶然失色地表情,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真的是宋代的?仁民,我们发达了!”

“哈哈,多亏文信哥回家了,不然我们还不知道家里面有一个宋代的文物呢,对了,文信哥,这个酒罐值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