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老头继续回忆着说道:“你娘年轻的时候身体一直就不好,生你的时候年纪又大了,之后身体就每况愈下了。你六岁生日的时候,我去过你家。当时文房也是刚出生,我们两家就好,当即就结下了娃娃亲。这对玉镯子就是你俩的定亲信物。后来,战乱纷纷,我们两地间断了联系,直到看到你,我才知道你都长这么大了。”

邹文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惊喜极了,“哈哈哈哈哈,我终于长大成人啦,我终于可以讨逋娘(娶媳妇)啦!!!”

“一个陈姐姐,两个陈姐姐,三个陈姐姐。。。。。。”

“好啊,我算是听出来了,你个糟老头子是埋怨自己儿子啊,哪有你这样当爹的?一直瞧不上自己儿子的。”

邹氏父子俩快到自家桃园了,远远地看到一个女子正在桃花林间,凑近花朵闻着淡淡的馨香,一脸的幸福。

邹文房急忙喊道:“老爹,你小心啊!”他也是急了,一下子噌地就站了起来,跑到了老爹身边。

看到坡那边灌木丛生的山路就知道接下去更难走了。下了坡就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流,邹文房赶紧双手捧起水来喝了几口,想休息一下。

邹文房今年十五岁了,可能是营养不良的原因,他长得又矮又瘦,才一米四五左右。可他还是天天关注着抗战最前线的消息,他也有着保卫家国的满腔热血。可是每次看到自己的瘦小身板,他都很是无奈。

邹文房见陈诗莲已经默认了两人的关系,刚刚被揪的耳朵现在也忘了疼痛了,“好好好,不好吃的话,我任你处置,还把那些不好吃的全吃掉。”

“随便你啦,我去帮帮伯母了。你也赶紧的。”陈诗莲直接小跑着进了厨房。

在厨房难得一见的邹文房,今天出现了。邹母是知道这小子最喜欢吃大薯丸子了。每次做这个的时候,他都会跑来厨房。磨大薯浆他倒是会,至于烹煮,那还是算了吧。

午饭要做的是四堡的家常菜漾豆腐,当然还有邹文房最喜欢吃的大薯丸子汤。

由于陈诗莲的存在,家里这几天都像是过节一样。邹母也是想着法子给陈诗莲做好吃的,邹老头也是匆匆出去,找村里卖豆腐的人家买豆腐去了。

邹文房算是沾了陈诗莲的光,才能在这几天吃得这么好,今天还能吃上从小他就喜欢吃的大薯丸子。

四堡漾豆腐说是家常菜,其实在许多不富裕的人家里,也只有过节时候才能吃上。

在四堡,邹良食家算是比较富裕的一家了。虽然现在他老了,可是在杨家护卫队里还是有他的一份的。

邹文房有三个舅舅,两个姨姨,邹母是家中的长女,名叫杨雪惠。外婆在生小姨的时候难产逝世了,外公杨威义现在还健在,已经八十岁高龄了。邹良食娶了杨美慧以后,杨威义就在渐渐地培养邹良食。邹文房的几个舅舅都是邹良食培养起来的,而小舅跟小姨年龄最小,还是杨雪慧拉扯大的。

之后,杨威义年纪大了,由邹良食接替他的位子带领护卫队。

现在邹良食也老了,杨家护卫队也转由练武最有天赋,又最为聪明的小舅来管理。

邹良食也是不愁吃穿用度,在桃园里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

四堡人家里做的豆腐,跟其他地方的豆腐味道和口感也是很不一样,是很有讲究的。

用当地的黄豆碾磨成浆水,在煮豆浆水的时候,加入的食用碱量一定要适度。

煮出来豆浆水冷却后就有了豆腐脑,豆腐脑颜色是比较干净的、淡淡的大豆黄,吃起来嫩嫩的,真的是入口即化,非常好吃。

之后用干净的虑布和井字形的木质模具,在模具的“口”中把布摊开,把煮好的已经冷却的豆腐脑都舀到“口”中,把布遮好。

等其中的水滤出去大部分,再慢慢往豆腐块上面加重,继续露出更多的水。这个加多重也是很有讲究,重了吃着老,轻了,可能会太嫩。

豆腐不是那种非常白的颜色,它是带有着淡淡的大豆黄的白豆腐。要是非常白,那这个豆腐肯定是加太多食用碱了。

。。。

邹文房跟老娘和陈诗莲三个人把大薯刮好皮,邹老头也拿回来了几块白嫩豆腐。

邹母把几块豆腐用刀分割成更小的长方体状,剁好葱末鲜肉馅。这肉要选瘦中带肥的那种,吃着才顺滑。要是纯的瘦肉剁成馅,无论是做饺子馅还是做扁食馅,都影响口感,吃着涩涩的。在豆腐一面用手指挤一个洞,用馅填进去。

这边陈诗莲跟着邹母学着做漾豆腐,而那边邹文房正在磨着大薯浆。

大薯很像雪薯,只是个头更大得多,表面的外皮比较光滑,很好处理。有紫色皮肉的,也有白色皮肉的,刮去皮后有粘液,很滑腻。只是要论好吃的话,当然是雪薯。一般处理起来比较费时费事的东西,都比较好,价值更高。

邹文房左手手里拿着那本来是用来刨萝卜条的刨器,右手拿着一根大薯,在上面磨着。从刨器的小孔里磨出大薯碎块和很多的大薯浆,全都留到了低下的大瓷盆里。毕竟好久吃一次,这次还是邹文房自己做,他当然是想要吃个够的,所以就多磨了一点。

那边的漾豆腐已经漾好了,接下去就是下锅了。

邹良食坐在灶膛前,把里面烧得正旺的柴火堆搅散,只留下一堆火石,没有明火。做漾豆腐需要的是小火,用这一堆的火石加热更是绝佳。

邹母王把大铁锅里的水舀干净,锅在低下大量的火石的热量下迅速蒸干,倒入几调羹的猪油,猪油也很快就烧热,有了噼啪声,把猪油在锅里铲得均匀一些,面积大一些。豆腐块就可以下锅了。

邹母把一块块的漾豆腐带馅的一头朝上,放进锅里,先把底下那一面煎一煎,把整个豆腐先定个型,吃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容易散掉了。之后盖上锅盖,焖一焖。灶膛里保持小火,不然很容易糊掉。这是个很漫长的经过,中间邹母还要时不时地打开锅盖瞧一下。

等到底下那一面有些黄的时候,就熟得差不多了,邹母拿着锅铲翻动豆腐块,其他面也沾点油。

约莫半个小时后,漾豆腐终于起锅,接下去再清炒一盘大薯片。最后才是大薯丸子汤。

锅里的水烧开了,这个挤丸子的工作邹文房还是会一点的,只见他挤的丸子一个大,一个小,在锅里活蹦乱跳。

“走开,走开,你挤的什么丸子啊,难看死了,”陈诗莲看不下去了,还是自己来的好。女孩子的手艺就是好,一个个大薯丸子直接挤进锅里,遇到开水,都是一个一个的,也不会黏在一起。

邹母也是连夸着儿媳妇好手艺。

邹文房与有荣焉,笑嘻嘻地站在一旁。

煮熟后,撒下葱花,最后一道大薯丸子汤也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