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我便随父亲回府,府中自有一番庆贺。接下来的时日,我却只有在临睡前难得见他一面。他脸上倦容渐深,可每日还是朝出晚归专注朝里的事情,家人都脸有忧色,对他的身体很是担心。

因前些日子,皇太后在圆中赏月时受了风寒,便让我不用过去问安,骄阳似火的午后,我只在屋里练字,正专心间,只听得背后一声轻笑,博果尔露出他的小小脑袋,笑道:“东莪姊姊又在用功啦!”

然而,尽管有如此那般的不合、叛逆,父亲依然十分关注他,若某一日有一些合他心意的事,他必然回府蘸酒自饮,并时而独自微微地轻笑起来。

我陷入了长长的昏迷之中,在满是黑影潼潼的梦境里,我一直努力叫着父亲与额娘,但却发不出声音,好似被不知名的东西牵扯不停的往下坠落,离头顶上的光亮之处越来越远。剧痛惊骇之中,我用尽全力大叫“阿玛!”猛然间听到父亲有力的呼唤我的名字,那声音渐渐清晰,近在耳边,我终于醒了过来。

虽然额娘是父亲众多妻妾中唯一有生养的一位,但女儿的到来却没有给她带来特别的殊荣和礼遇,她永远只是缤纷花丛中孤傲而立的那支白兰,于喧闹的尘世之间只静静的守护着女儿,做我的导师与伙伴。

我在旁听了,不免黯然神伤,想起不久前与多尼在花园中的对话,他腼腆的神情中所透露的那份期盼之意。没料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幻像便破灭了。人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玄妙渺茫,真是难以预料。

许是受了萧条深秋的感染,我时时独自在院中静坐伤神,有几次被大娘看到,她都关切的过问,我无言以对,自己反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自知连这种小事也要她劳神操心,很是不该。

因为我知道,她,是很忙的。

长期以来,府中的大小事宜都由她操持。她办事严谨果断,父亲长年在外征战,家里近百口人的诸事她都打理的井井有条。相形之下,额娘她们反而只像是从旁协助的侍女一般,好在她对家人关怀倍至,众人也都信服于她。

偏巧这年冬天冷得很早,才刚进十一月,便下了第一场初雪。大娘于府里的千头万绪中还要抽出时间来,亲自督促下人缝制各房添换的冬衣。寒冷冬夜,大伙都早早躲入房中取暖,只有她还带着侍婢穿梭于庭院之间,就连夜巡烛火也要带队亲为。

她素有哮喘旧疾,连日奔波,终于不支病倒了。众人急得团团转,但她坚持病轻不用告诉父亲,大家也没有法子。好在,她不得不卧床休息之后,将府中的日常事务交付给众位侧福晋与管家分派,使她有了修养生息的时间。加之素来照料府里众人的太医也熟知她的病情,对疾下药,几日下来,病情虽未有明显好转,但也没有继续恶化下去,都说病去如抽丝,众人也就逐渐放下心来。

这样又过了半月有余,这日,我正在大娘房中给她念一段宋代诗僧的《秋千》。大娘只因父亲喜研汉学,便努力尝试,平日在帐房等着下人报帐或在房中做一些细工慢活时也都会叫上我,为她读一些轻松适意的汉人诗词。这些日子她不能离开卧房,更是每日都要我读给她听。

我读完这阙诗解道:“这诗说的是一位美人在春日的风光里打秋千的情形,前四句是写景,说的是秋千、晨风和那美人的衣裙的种种美丽姿态。后四句则是写意,说她在红杏雨、绿杨烟的美景中款款走下秋千,便如同传说中蟾宫下凡的仙人一般。”

大娘听我说完后道:“咱们满家儿女自小在草原长大,这般庭院中玩秋千的情形就不曾经历了。”我道:“那大娘少年时都玩些什么呢?”

她微微一笑道:“那时你的爷爷太祖皇帝正在四处征战,我们女儿家早早的就开始掌持家务,照顾弟妹家人。若说到玩乐的时光,那真是有限之极。”她想了一下道:“也只有和堂姐妹们一同放牧之时,在看不着边际的大草原上嬉戏。”

她转头看了看我道:“我与你阿玛成亲时虽比你现在要大,可是个头也就只有你现在这般高吧。在姐妹当中,只是要强。如今想来,确是错过了不少欢乐的时光…”她说到这儿,歇了一歇又道:“说到争强好胜,或许是咱们满人的天性,不比汉人有那些个闲雅的玩法与心境。我记得少年时与堂妹赛马…”她忽然愕然而止。

我接道:“堂妹?哦,我曾听侧福晋们说起过,皇太后便是大娘的堂妹吧,你说的可是她么?赛马后来怎样?”她看了我一眼道:“赛马输赢有什么大不了啦?不过是小孩子间的玩笑,不当真的。”她语气匆匆,似乎不愿意再谈下去。

静坐了一会她才道:“大娘说了这么久的话,有些累了。莪儿,你便再读些诗给我听吧。”我忙应了,翻出身边的诗集,依旧给她念诗。翻书时偶尔转头,见她神色黯然,却是心不在焉。

林太医虽然曾告诉我们大娘的病情不重,可他频频的诊脉换药却都是神色凝重。而每次那些不是黑色便是棕色的药碗端上来,屋里顿时弥漫开难闻的气味,或腥或酸,那药的滋味更是可想而知了。可大娘总是连眉头也不皱一下,依次喝完,可见她求愈之心十分迫切。

可是越急越慢,卧床日久,她渐渐失去耐性,只要稍觉的有些恢复便要下床,额娘她们劝了几次,她竟然大发雷霆。林太医十分担心,私下和我说,让我多加照看,不要离开。因而,我每日不再去书房,除去吃饭睡觉,其它时间都呆在大娘的房里。

这天用过午饭,我来到她房里,只听她呼吸匀净,正在睡着。便走到屋外。前晚刚下了一场薄雪,空气清冷如冰,院中的一切景致都穿缚了白色的雪衣,晶盈剔透。我站着观看了一会,才想到自己的手炉忘在了厅里,便走到外厅,找到吴尔库尼让她去取回来,然后再折回大娘房中。掀开厚厚的门帘,只见床上被褥翻开,却没了人影。

我大吃一惊,呼唤了几声,却没听到回答。我跑到屋外,正要叫人去找,低头却看到长廊一旁的雪地上,有一行浅浅的足迹自石阶往下,向院内延伸。我遁迹向前,走了数十步,果见大娘远远的站在假山旁的小亭子里。我忙跑上前叫她,她恍若不觉,只用手扶着亭柱,努力的想踮起脚来朝北方张望。

我伸手搂她又唤了一声,她方才回头看我,忽然说道:“莪儿,我想再见你阿玛一面!”我闻言无比惊诧,心底顿时感到说不出的害怕。

她又道:“那年,你阿玛就是从那儿领着我们住进这南宫里来,就像昨儿个的事一样…可是,我心里的家,始终是在盛京…”她面露微笑,身子却在发抖。我忙解下披风给她披上,这时,额娘她们也已赶到。我们在大娘身边劝了好一会,才将她扶回到房里睡下。

当晚,她便发起了高烧,林太医诊断良久,自她房里出来时面色凝重道:“是时候…通禀王上了。”额娘拿手巾捂着嘴,眼泪已滚滚而下。

我急道:“您不是说过大娘的病不要紧的吗?”林太医垂头道:“是福晋嘱咐让我不要告诉你们。其实她积劳成疾,平时早就有了许多病症,可她一直说要等王上身体好些,她才有心情慢慢调理,没想到…”他微微摇头,出房配药去了。我环顾室内,众福晋均在垂泪,屋里除了抽泣之声,再没有人开口说话。

我呆呆站立,心里只想着大娘的一言一行,只觉心如刀割,猛然间想起她的话,急道:“快,快去派人通知阿玛呀。”额娘如梦初醒,点点头奔出屋外。

这一晚,额娘与侧福晋们轮班在大娘床前看护,她迷迷糊糊地只说一些听不清的字句。好不容易喂进的药,却又总伴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吐了出来。额娘不停给她换敷在她额上的湿布,众人纷纷换水拿药。厅外站满了等着传唤的下人。如此只忙到四更天,我被额娘硬劝着回房去小歇。

可谁知许是受了风寒,我回到房里便也发起了高烧,林太医急忙来给我诊脉,确定只是小受风寒,没有大碍,可是大娘房里却是去不得了。我只能待在房中,向旁人询问大娘的病情。

接连两日,都听闻她时睡时醒,只要睁开眼便问“王爷到了么?”此外,再无二话。众人忧心忡忡,极切地盼望着父亲的到来。

我既病的轻,又连着服药,很快便退了烧。这夜,我早早的喝了药睡下,一觉睡来时,隐约听到屋外方才敲了二更,屋里静悄悄的,只亮着一盏烛火,侍女也都已睡了。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念及大娘,却再也无法入睡。躺了一会,索性披衣下床,拉过披风将自已裹严实了,轻推房门,走向大娘屋里。

屋檐下的台阶上积着厚厚的白雪,在皎洁的寒光下分外耀眼,风早已停了,只是空气清冷刺骨。我一路小跑,奔近大娘的正屋,经过侧厅,见到厅角两个临时搭建的睡铺上,两名侍女也睡的正熟。

我轻轻走近屋内,她的床幔低垂,桌上只亮着一只小火烛,屋内空气浑浊,散着浓郁的药味。我走至床前,轻轻掀起床幔,大娘正闭目沉睡。才两天未见,她的脸已几乎消瘦了一半。

我对着她看了一会,看到她的被子微微有些下滑,便将被子拉好,正要转身,却听她道:“是东莪么?”我忙应了,伏身到她面前轻声道:“大娘,你好些了么?”

她嘴角微动,露出一丝浅笑:“这一觉睡醒好像好了一些”她定盯看我又急道:“你这孩子,才刚病着,怎么也不多穿一些,快到床上来吧。”我看她说话的声音又回复到从前的清朗,果然是好转的样子,心里很是高兴,便麻利的解下披风,睡在她的身旁。

我侧着身子,就近看着她的侧面道:“大娘,你好起来了,真好!”她微微一笑问:“你冷么?”我摇了摇头,伸手将她的被子捂紧一些。

她转头看我道:“你大娘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好在,这半生有你相伴。老天待我,总算不薄了。”我向她靠近一些道:“有大娘的照顾,才是莪儿的福气。大娘,不就是我娘么!”她看着我,眼中闪起莹莹亮光。

歇了一歇,她轻声道:“我刚刚明明睡着,可耳边却好似响起咱们盛京老宅旁,那条溪水的声音,叮叮咚咚地,真是好听。”

我道:“等大娘好一些,莪儿陪您回一趟盛京好么?我也时常想起那里呢!”她点头微笑,沉默了片刻又道:“你阿玛不知何时才会回来?”

我看她目光中满是期待,不忍拂她的意,便道:“睡前我曾听侍女们说起,听说阿玛就快要到京了。”她向我瞄了一眼道:“是么?那就好啦。”她安静下来,不再说话,只定定的看向床顶的围幔,嘴唇紧紧的抿着,神情专注,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在被窝里渐渐暖和,便伸手过去握住她手,她也握紧我的手道:“莪儿,你困么?”我摇头道:“着凉以来一直都在睡着,这会儿却没有睡意了。”

她转头看我道:“我也是这样,今日觉得分外清醒,连好些个成年往事都一一想起来啦。”她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丝与往日不同的嫣然笑意,柔声道:“你平日里老是见大娘呼喝这个那个的,心里可有一些害怕我么?”

我笑着点头道:“是”她道:“其实,大娘也有过和你这般年青浪漫、害羞情怯的少女时光。那时的心思简单率直,对人对事没有顾虑忌讳,完全率性而为。正因为这样…”她看了我一眼笑道:“…那会儿,时常与你阿玛争吵。两人互不相让,真像个孩子。”

她笑道“可是那时,却是那么快乐…想来是因为年青吧。”她轻轻叹了口气问道:“莪儿,你看你阿玛近年来,可比在盛京那会儿老些了么?”我摇了摇头。

她道:“哦,那么是我自己多虑啦,我总觉得他好似老了许多。嗯…兴许是因为我们少年成婚,这匆匆数十年转瞬即过,有时看看自己,怎么就老成这样了,自己也吃了一惊呢!”她说完这话,忽然咳嗽起来,我急忙伸手轻抚她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