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计算了一下,最好还是用树枝在缺口里架一个屋顶,就像矿井中用的那种木架,这样安全系数可就是大大提高了;然后用树枝扎起“墙壁”,这是为了抵挡动物;搞完基础建设,还可以在外面用树枝架设防御工事,仍然是用树枝,树枝的一头削出尖角,然后绑在木架上,尖角对外,这样要是有什么动物想吃她,会先被木刺戳死。

但事实是,没有电、没有互联网,她也活下来了。

这么算算,哪一项都是急需解决的大件事。

牛仔裤很结实,倒是可以穿的久一点,不划破的话,至少能穿个两三年。

野生动物是惧怕光亮的,但蚊虫都有趋光性,很快,飞蛾、蚊子、不知名的大飞虫小飞虫都朝着光亮扑过来。

接着,她懊恼的想绳子全都用在编结绳网上了,这下她要怎么上去

她想了半天,琢磨是不是指南针失灵了她再次拿出手机,仍然显示无信号。

一日之计在于晨,现在才6点多,今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她要抓紧时间。

先要找一块表面相对平坦的石头,在中间凿一个小坑,钉一根笔直的树枝进去,然后在石头上刻出刻度。她没有圆规,但医药包里有镊子,想办法用镊子和荧光棒的盒子划出了等分线。也不用划的太细致,等分12格就够用了。

做好日晷,找了一块上部平坦的石头,摆放了上去。日晷需要有角度的,根据手机上的时间,对照树枝的阴影,摆放成适当的角度。

接着开始继续在四周探查。

要做的事情是那么多,盐的问题还不算最紧迫的问题。她得想办法弄一个能在火上烧的器皿,不能总是生喝溪水,她选择在动物们喝过水之后才会去打水,但溪水里仍然非常可能有无数虫卵,一想到她不知道喝了多少虫卵下肚,就一阵害怕。想着要是没法很快找到能煮开水的东西,她应该试着将溪水过滤过后再喝。

活性炭要求高,她还没那能耐做出活性炭,不过普通木炭其实也能有吸附过滤作用,效果不如活性炭,但完全可以作为方便获取的替代品;另外医药包里有纱布绷带和棉花,小溪底部有一些河沙和小鹅卵石,材料方面不是问题。

她需要储水的容器,要是能找到葫芦藤就好了,像什么铜器、陶器那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地步后才有的东西,她也没那个知识储备,只能就地取材。

对了这儿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就用木头做好了凿一个木桶,底部凿一个洞,然后将木炭、棉花等材料分层铺进去,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简易水净化器。

说干就干

树枝不能太细,要能伸进手,不然不好掏空;木材不能太硬,毕竟太硬了凿不动;也不能太松软,不然可能会渗水。大部分树种都符合要求,最后挑了一种木芯发白的树枝,带了回来。

又摘了很多青果子回来,很多枣子,另外果真发现了两棵花椒树,这可是极好的花椒因为气味太浓烈,食草动物都不吃它,树下落了厚厚一层花椒果。她用不着去捡树下的陈年花椒,8月已经是花椒结果的时候,枝头挂着小小的青色的小果子,表皮有褶皱。她摘了大概有一斤花椒。

中午还是吃鱼。

她已经很快成为烤鱼小能手,鱼肉鲜嫩,没有盐也能吃得下去。

吃过鱼,没有休息,立即开始凿木桶。

先在树枝上大约计算一下需要的长度,用小锯刀在树枝上环切,切断树枝,然后掏空木芯,留下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的13。木桶的高度也不需要太高,有一拃长足够了。

掏空木芯的时候也没闲着,先是点了干草,挑了一些干树枝点着,看着树枝烧透了,但还没有烧完,就用树枝将烧成炭状的干树枝挑出火堆,淋一些水熄灭树枝。

发红的木炭浇上水后发出了“滋滋”的声音,冒出一阵白烟。

再将木炭敲碎,摊开。

天气炎热,不到晚上木炭就会晒干。

一整天的时间主要就在做这两件事情简易水净化器、木炭。

木质不算很硬,所以凿起来还算比较省力,但不到两个小时之后,她握刀的右手大鱼际那儿还是起了水泡。

她放下瑞士军刀,休息一下。

医药包里有不少东西一小瓶云南白药粉剂、一把小剪刀、一把不锈钢镊子、一包纱布敷料、一卷弹性绷带、一卷透气医用胶带、一小包脱脂棉花、一小包酒精棉球、一根玻璃体温计、一块保温毯、一片多用军刀卡、一小包医用棉签、10片创可贴、10片酒精消毒片。

她找出针线盒,拿出一根别针,撕了一片酒精消毒片,擦了擦水泡,擦了别针的针头,挑破水泡,挤出水泡里的透明渗出液,揭开一张纸巾,用4层纸巾的其中1层擦掉渗出液她必须非常小心的使用纸巾,毕竟这个可是真消耗品,用完再也没有了。

这点小伤口用不着云南白药。

等不再有渗出液流出来了,涂莉莉拆开脱脂棉花和医用胶带,撕下一小团棉花贴在水泡上,用医用胶带在大鱼际和手掌上交叉贴了一圈半,剪断医用胶带。其实应该戴手套的,但戴了手套不好使力。

暂时先不做木桶了,挑了一根比较细的树枝,削尖,做成鱼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曾经在海滩里用过这种纯天然无公害的木制鱼叉,不过好像是应该带一个铁制的鱼钩不管了,暂时先试试看吧。

木鱼叉想要叉到鱼难度挺大,奋斗了半小时后,她终于承认失败。可能是木刺不够尖锐,更可能是她手法不够熟练、力气不够大。毕竟原始人类没有发明铸造工艺之前,肯定要么用手抓鱼,要么也就只是用木鱼叉叉鱼的。

或者渔网

或者,可以考虑拦一个小型水坝,围成鱼塘

这两个办法可都比学着做铁器容易多了。

她又在笔记本上记下来渔网、水坝。

渔网要用绳子,她现在只有那一卷登山绳,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至于水坝,要求似乎不高,用树枝就行。

打定主意,她就开始考察地形。最好挑一个比较窄的地段开工,不用像真的水坝那样堵得严严实实,只需要将足够大的鱼堵住不让它们跑掉就好了,小鱼不要。

她可以先准备树枝,等到秋天,开始准备入冬食物了,就造个水坝,抓个几十条鱼,烤干做成鱼干,但为了保存的更久一点,最好还是要有盐。晒干的咸鱼保存的够好的话,放一个冬天没问题。

哎呀发愁上哪儿弄盐呢

琢磨了半天,盐这个东西还是需要扩大搜索范围才行,按说产盐的地方应该很多的,毕竟你想想,原始人类迁徙的范围有限,要生存下去必须有盐才行。

所以这个问题是,她可能还是需要去找其他的“人”。

还有就是,她只是“以为”这是原始森林、远古时代,但并不能确定。

如何判断一个时代在社会学上的“年代”当然还是看人类社会的进化程度。这一点由于到现在她还没有看到其他的“人”,无法正确的做出判断。

至于是不是地球,她已经从夜空中看到了月亮,并没有其他的月亮,月相是上弦月,所以,这仍然上半月,她可能在地理上移动了,但还是在地球,时间不一定移动了,所以她现在能肯定的是,她是地理穿越,不一定是时间穿越。

没准过几天她就会看到一个现代人类呢。

好吧,要是只是从中国移动到了美国或是加拿大或是澳大利亚或是天知道鬼晓得但还是在地球上的某个地区,还是2019年,她还是举双手欢迎的。

但反面证明就是,原本应该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一点信号也没有了。

我国的移动通讯基站可是号称覆盖全境的,理论上你可能只会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才收不到信号,但这肯定不是喜马拉雅山脉,对吧

她应该准备一些食物,带上简易水净化器,然后沿着小溪往下游走。有水的地方通常都有人居住,所有的人类文明都出自河流流域,问题只是定居点到底在哪里没准她走出森林就会遇到人,不过也许走上一年都不会遇到人。

理论上,如果她只是在地球上平移了地理位置,还在2019年,那么她应该走出森林就会遇到人。这年头地球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种族不多了,她很肯定这儿不是什么亚马逊热带雨林,不会遇到什么食人族。只要遇到人,总能想办法沟通的。

手里继续凿着木桶。这是枯燥的重复劳动,用小刀一点一点的挖出木芯,不时倒出木屑,木屑扔进火堆里,干树枝烧成木炭,拖出来用水打湿。

大半天的时间,可算积攒下来不少木炭。木炭是留着冬天用的,但如果她过几天就要往下游走去,那就用不着那么多了。

笔记本上记着她发现的食物和动物巢穴的方向。小溪两边都有不少果树,青果子、枣,都在不到1小时的路程里;鹿窝至少有两个,因为她看到的是两群鹿,在巨石旁边喝水的鹿群更大一点,有10头成年鹿,体型有大有小,有4头怀孕母鹿。她第一次发现的鹿群是6头。mshuba稍后为你更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