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双“噗嗤”一笑,觉得这个小男孩儿倒是真有趣,先是再被老师批评,刚才又凶巴巴的瞪她,一会儿又会联想到家里的小狗。倒是李老师觉得不好意思,打了小男孩儿的屁股一下,对程双说“不要理他,你回教室吧”,谁知小男孩儿还不肯罢休,程双出办公室的时候就听他还在说“是老像的呀,阿姨,这个姐姐你班上的啊?长得老好看的……”

“女儿白吃白喝还不算,现在又打算把儿子也扔在上海?”

尤其在程敏出生之后,她更是不喜欢程双。给程敏玩具,同样是侄女,小姑子怎么就只给程双打毛衣……更可气的是自己的丈夫,对侄女那比对女儿还亲……于是越看程双越不顺眼,把什么“你爹妈倒是省心把女儿往上海一扔就不惯了”“到底要白吃白喝到几时”这样的话挂在了嘴上。程双虽然并不完全懂,但却知道,婶婶不喜欢她,因为她,骂了婶婶,因为她,叔叔和婶婶常常吵架……

于是,程双就被留在了上海——杨浦区人称两万户的一间二十平米都不到的小屋里。

当然,郝轼并不会像大家期望的那样开始听话,在三年级1班里依旧是个小恶魔。今天恶作剧明天上课捣乱,真是无法无天到人见人摇头的地步。后来程双才知道,郝轼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了国,从小就是由爷爷带着,少了父母的关心再加上爷爷***溺爱,小小年龄就已经无法无天没人敢管。

可能是因为程双比班里的孩子都要大,也没有独生子女的娇气,再加上想到郝轼和自己一样父母不在身边,所以郝轼虽然也常常捉弄她吓唬她,她总是好脾气地不计较也不理睬,以至于郝轼常常觉得没意思,久而久之,上课就玩自己带的玩具或者看些连环画。老师也不介意,只要这个小恶魔不闹事,不影响课堂纪律,老师们就已经对他感激不尽,偶尔有两堂课小恶魔若是专心听讲了几分钟,又或者是举手回答了问题,老师们无不奔走告之,都觉得自己伟大到感化了这个顽劣不堪的小坏蛋。

程双三年级的那个寒假,爸爸妈妈带着程瑞又一次来到上海过年,因为姑姑已经结婚,家里总算没有因为挤不下而吵架。婶婶虽然依然不冷不热,可到底是过年,也不好发作。程双的父母此次来沪,除了为过年,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弟弟程瑞。眼看程瑞马上到了入学的年龄,夫妻俩琢磨着还是想让儿子在上海读书,毕竟上海的教育质量是他们那里的小农村无法相比的。他们这么考虑,最好是程双程瑞都能留在上海念书,顾秀枝也留下照看儿子,但也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们打算,实在不行,就把儿子留在上海,让程双跟他们回农村。按照当时知青子女回沪的政策,姐弟两支有一个能拿到上海户口。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好的机会留给儿子似乎理所当然。

程家二老听了他们的打算着实犯了愁——程瑞是他们程家唯一的孙子,于情于理似乎都应该把留沪的机会给他,可目前的住房情况,虽然女儿已经嫁人,可是程双和程敏也越来越大,依旧是一家五口挤十几平米,若是再加上一个孩子一个大人,不要说二媳妇陆秋萍不愿意,家里也实在是没有地方可以挤。若是让程瑞留下程双回农村,他们又实在是舍不得,虽说孙子孙女手心手背,可程双毕竟是他们从小带大的,又那么乖巧懂事,他们哪舍得!

果然,还没这话刚和老二提了个头,程国伟就皱起了眉头,一支烟抽完,最后只说了一句,“要是阿嫂和儿子也留在上海,就等于逼我和秋萍离婚。”

想来想去,只能把话告诉了程双。

程双已经很懂事,看着阿娘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舍不得,阿爷也闷闷地不说话,又看着陌生的父母和弟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听妈妈在对程瑞说:“瑞子啊,以后你就在上海听爷爷话,念书上大学给爸妈争气”

一旁的程瑞突然大喊起来“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要留在这里,我不喜欢上海,不喜欢,我要姥姥姥爷,回家……回家……”

又听爸爸说“别说傻话,上海多好,回家能有啥出息?!你姐姐把机会给了你!真不懂事!”

“那就让姐姐留在这鬼地方,我连他们说话都听不懂,我要回家,我喜欢上海,我讨厌上海,我知道程敏她说我是乡下人……”

…………

最终,因为程瑞的吵闹,程双还是留在了上海,也许就是从那时起程双便对这个并不怎么熟悉的弟弟有了一份愧疚和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