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能再有个孩子,胤礽也是挺高兴的,不过胤禔欣喜若狂的样子,叫他看了很不爽。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由不得胤禔做更多的挣扎,盼子心切的太子爷天天留宿太子妃的房间,没等胤禔想好他到底该怎么办,就先把包子给种下了。听到太子妃怀孕的消息,大阿哥还没什么反应,正在库房里翻找东西的胤礽就把他刚选出来的准备送给四阿哥胤禛的新婚贺仪给摔了个粉碎,脸上的表情,更是变幻莫测。

可是仔细一看,胤禔却傻眼了……这些都是他家的闺女吗,怎么看起来有点不对呢。

胤禔却被搞得手忙脚乱,他从来不知道,太子妃的礼服,穿戴起来这么麻烦。

“还好……”胤禔皮笑肉不笑地应道,他不动声色地想把手挣出来,无奈太子握得太紧,没能成功。

要是太子能在五月把太子妃娶进门,下半年就能把老三和老四的福晋也娶进门。

既然太子的儿女都能因为某些不可控制的力量消失,那么大阿哥的四个女儿,也不一定都会生出来的。

“到时候你就跟在额娘身边,低着头拿帕子抹眼泪儿也就是了,实在撑不住就去休息下,没关系的……”临出门前,胤禔那叫一个唠叨,听得胤礽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他又不是笨蛋,还会不知道照顾自己吗,真是没事找事。

在胤礽的记忆里,胤禔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只差了不到一岁,所以再次被胤禔拐上床后,他一直很担心。

嬷嬷们一看有戏,就先放下剪刀,继续过来帮忙,揉肚子的揉肚子,拽孩子的拽孩子……

这变来变去没个准儿的口味,可把乾东头所小厨房的人给折腾地够呛。

可是他不想生啊,胤礽欲哭无泪。

“还是等主子自己的打算。”笔儿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不去提醒伊尔根觉罗氏。

吴太监记性不错,不仅说了乾东头所有多少奴才,每个人的年龄、脾性什么的也都简单提了提。

凭着脑子里不是那么清晰的记忆以及这个身体的本能,胤礽别扭地福了福身,在胤禔身边坐下了。

那是爱新觉罗?胤禔的脸。他脸上的笑容,灿烂到让他觉得刺眼。

如果没有儿子,将来就是太子登基,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胤禔纠结了。没儿子,他就没有动力啊。

都说孕妇的情绪是多变的,哪怕这个孕妇的芯子是个男人,可心理受到生理的影响,情绪不稳也是正常的。

再加上太子有事没事就喜欢在自己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胤禔虽然不会帮着大阿哥,但是也不高兴听自己的坏话——原本就不好的脾气自然更是急躁,于是一年多过后,太子殿下有了第二次被太子妃踹下床的经历。

没有太子在耳边念叨,胤禔顿时觉得世界清静了,他把头蒙进被子,准备睡觉。

可惜的是,他还是睡不着,草原上的战况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完全没有把握。

胤禔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葛尔丹这次多半会玩完的,他不信那位换了芯的大福晋不会潜移默化地提醒大阿哥什么。

但是这种既希望自己功勋卓著,得到皇阿玛的赞赏,又盼着自己不要出头,免得给对头加分的想法实在是太分裂了,胤禔在床上烙了大半夜的烧饼,还是没睡着,倒是太子爷,不怕死地又贴了上来。

太子没做别的,就是把手摸到了他的肚子上,口中喃喃念着,“儿子啊,你千万要给阿玛争气啊……”

胤禔冷哼一声,没说话,要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给你生儿子啊……

和毓庆宫的阴风阵阵相比,乾东头所就要热闹很多了,没办法,人家家里四个女儿,不热闹都不行。

“额娘,阿玛会打胜仗回来?”胤礽对大阿哥的感情复杂,可是妞妞他们几个,对自家阿玛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会的,肯定会的。”胤礽信心满满,虽然没有捉到葛尔丹,但是三十五年那回西征,还是把对手扁得很惨的。

“额娘,阿玛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既然能赢,妮妮的关注重心转移了,问到重要的归期问题。

“阿玛打了胜仗就回来了。”胤礽说着在心里算了算,前世大军班师回朝,好像是六月中旬的时候。

“阿玛什么时候能打完仗?”姗姗纠缠不休,打破沙锅问到底,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誓不罢休。

“我也不知道啊。”虽然总体环境,大致事件都和以前是一样的,但是胤礽现,有些东西在他来了以后,还是有了变化,所以他也不敢肯定,胤禔他们六月份是不是一定能回来,偏偏姗姗和诗诗都是认死理的人,他不敢信口开河。

“阿玛要是回来晚了,就不能先看到小弟弟了。”诗诗接着姗姗的话嘟囔道,很有点为胤禔抱委屈的意思。

“那也没办法啊。”胤礽叹气,他很惊讶地现,自己竟然有点想大阿哥了,这是个不好的现象。

如果说胤礽想大阿哥是遮遮掩掩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那么远在草原上的大阿哥,就是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想老婆了。

和他站在同一阵营的还有三阿哥和四阿哥,那两个都还是新婚呢,不想家里人,怎么可能。

尤其这日,康熙收到太子送来的信函,信中除了提及朝堂之事,还附带了句,三福晋怀孕了。

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就要生了,三儿媳妇也怀孕了,抱了十年孙女儿的康熙,终于看到了抱孙子的希望。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康熙看完信就把儿子们叫了来,宣布了胤祉的好消息,众人听后纷纷恭喜三阿哥。

然后胤祉就不淡定了,他要当爹了,他要当爹了哎……

7788小说网7788xiaoshuo

欣喜过望的某人退下后就开始逮着哥哥弟弟们说个不停,说得他们纷纷逃避。

大阿哥也在逃避的人群之列,比起其他弟弟,他的心情,还要更复杂些。

过去十年,他家福晋只生女儿不生儿子,他嘴上说着不在乎,心里还是很在意的,不过因为底下的弟弟都没有成亲,他等得起,但是今年,从太子到四阿哥,他一下子有三个弟弟娶了媳妇,然后就有两个怀孕的,万一福晋又生女儿,弟妹们却有哪个生儿子的,那他不是白忙活了。

不行,他不能只想着生下皇长孙,他还得做点别的。再说了,就算他儿子生在前头,占了皇长孙的名号,一旦太子妃生了儿子,那就是嫡皇孙,他和太子的嫡长之争,顺理成章就会延续到他们的孩子,他必须给自己增加点筹码才行。

什么样的筹码才够分量呢?这个根本不用考虑,他们是来打葛尔丹的,亲手拿下他,皇阿玛必然对自己刮目相看。

可问题是,怎样才能让皇阿玛同意自己带人去追击葛尔丹呢,对大阿哥来说,这是最现实的问题,比能不能追到已经被费扬古打得有点找不着北的葛尔丹还要困难,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好生谋划一番。

别看康熙打仗喜欢带着儿子,可现在不是入关前,阿哥们虽说都是自小学习骑射,但是他们那点功夫,拿到战场上,那是不够看的,老爷子带人来,也就是想让他们近距离体验下战场氛围,顺便镀点金,并不指望他们亲自上阵指挥。

当然,和第一次被康熙带到草原上的弟弟们相比,大阿哥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因为他在六年前就跟着福全出征过,虽然过程不是很愉快,结果也不是很美好,但是打仗的经验,还是有那么点的——至少不像这回,从出就被老爷子拘在身边——现在他们对着葛尔丹也是优势的,只要能够痛下决心追出去,追到人的机会肯定被伏击的要大。

要不要主动向皇阿玛请战呢?如果皇阿玛不许,他得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大阿哥皱眉苦思。

这边,大阿哥在冥思苦想适合的理由,宫里,两个备受关注的孕妇,终于到了要生产的日子。

也许是太子日日夜夜的念叨起了作用,在大福晋那边传来消息之前,太子妃先有动静了。

因为仁孝皇后已去,太子妃没有正经婆婆,皇太后想着毓庆宫没个长辈在场,不放心,亲自过来压阵。

她不来还好,毓庆宫上下本来还是井井有条的,她来了,反而乱套了。

得知自家儿子(太子是这么认为的)就要出来了,正在和大臣议政的太子不淡定了。

他想回去,又觉得有损面子,顿时坐立不安,匆匆把事情说完才急急迈步去了后院。

太子妃是头胎,生得慢,就是太子多耽搁了会儿,回到毓庆宫听到的消息还是还早,让先等着。

于是向来注意形象的太子爷在毓庆宫的院子转起了圈圈,形象全无。

刚刚转到一半,乾东头所那边传来消息,说大福晋也要生了,惠妃已经赶过去照顾了。

太子爷顿时怒了,搞错没有,这种事情也要和我争,老大,你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