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了不安的自己,李炎转身四处打量一番,现一直没人路过,这才安心,大踏步地向柳三家走去。

乞丐的力气奇大,呲牙狠,分明是要将李炎活活掐死。李炎半仰着头,双手拍打着对方粗壮的手臂,力气已然越来越小。

“别犯傻了,以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小茹毫不留情地打断他的话:“小弟弟,姐姐要告诉你,哪怕你有龙根,困在小镇太久,也会变成毛毛虫的。快点加油吧,早日离开小镇,到那时,说不定姐姐还没有嫁人呢。”

想起昨晚,那旖旎又刺激的画面,坐在街旁乘凉的李炎,得意地哼起了小曲。

到自己把知识都学懂了,才会安心敲打键盘码字。

男爵血(类推)

李炎悲呼一声,刚想掐死这民族的败类、凤台镇的耻辱。柳三却灵巧地闪到了一旁,骚骚地笑道:“慢慢慢嘿嘿,你要是敢行凶伤人,我就把今天的事情写成大字报,贴到镇政府的公务栏上去。让全镇的乡亲父老都看个明白,见识下我们李少,不为人知的yd一面,哈哈。”

柳三,你还是个卑鄙的**!

瞧见这张小人得志的脸,李炎就气不打一处来,趁柳三不备,一个标准的‘扫射’姿势正中他的后腚。柳三“哎呦”一声中招,正要反击,唐阿姨却推开了门,气呼呼地道:“好,踢得好,也让他长长记性。李炎啊,你多费点心,阿姨晚上给你做些好吃的!”

“行,阿姨,随便酱几只鸡腿吧,我好补补脚力。”李炎谢过了唐阿姨,转身对着柳三奸笑起来。

柳三的脸拉得长长的,一副不肯善罢甘休的模样,李炎见缝插针道:“行啦,行啦,把你那张驴脸给小李哥收回去。保证书呢,让哥帮你润色下?”

果然,柳三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把李炎让到椅子上坐好,自己乖乖地站陪在一旁。

李炎拿起笔龙飞凤舞,柳三则殷勤地跑来跑去,一会儿捧来西瓜,一会儿又端来冰水。看他左挥右舞地宣告圆满成功,柳三这才神秘兮兮地在李炎耳边说到:“小李哥,你知道这次期末考的第二名,是何方妖孽吗?”

“不是张旭,就是于思宁?”李炎想都未想,直接念出了每次考试都紧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女生的名字。

“错!”柳三直接否定了他的答案,饶有意味地笑道:“这次的第二名,乃大小姐黄菲菲是也。怎么样,够惊奇吧?”

居然是她?听到黄菲菲的名字,李炎的脸色明显沉了下去,这对自诩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李哥来说,可谓罕见。

黄菲菲,是李炎从小学到现在的同班,也是他的初恋,更是李炎唯一正式交往过的女朋友。在他的心里,黄菲菲是第一位走进他内心的女孩,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大人们可以说早恋的少年根本不懂爱情,但是他们不可否认,那样青涩的、将拉手当做幸福的爱情也让他们至今难忘。

菲菲的家境很好,爷爷是凤台镇的老镇长,爸爸是现任的镇长,听说年底要调到市里去工作,政治前途一片大好。菲菲是个乖乖女,样子娇俏可人,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曾让李炎深深为之着迷。

五年级的下半学期,李炎当时还是班级的学习委员,他和黄菲菲被班主任安排在一个学习小组,为成绩差的同学补课。正是因为班主任的这条红线,他们俩才有机会走到一起。上山采野枣,下水抓泥鳅,两人的爱情纯洁得能滴出水来,若是写成剧本,应该可以让张大名导拍部《野枣树之恋》。

初恋是种有趣的东西,初恋对象在眼中会突然变得很高大,也成了你整日思考的大部分,你想去尽量让她(他)开心,给对方惊喜,也形成了某种依赖。尤其是男孩子,会突然觉得他们拥有了全世界,并且站在了最高点。

少年热血,李炎也是被幸福冲昏了头脑,做了一件符合年龄但是极蠢的事情。

那是他第一次偷喝啤酒,一包花生米,一罐蓝带,感觉一下子就变成了真男人。几个醉酒的“大男人”簇拥着跑到了镇里的文化宫广场,李炎极其霸气地宣布,他要娶黄菲菲为妻,这辈子都不后悔。然后,又招呼兄弟们在文化宫的外墙用碎转头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心,幼稚地把“李炎”和“黄菲菲”两个名字写入其中。

麻烦就由此引出,隔天放学,李炎正在操场上踢球,黄菲菲却突然哭着跑进场中,一边用力地拧他的胳膊一边骂他是笨蛋。原来,昨晚菲菲的外婆去文化宫外健身,正瞧见李炎的那番“杰作”,孙女早恋,老太太哪里还有心情健身,气匆匆地跑到菲菲的家里,对着镇长女婿大雷霆,斥责他管教不严。

黄菲菲受了委屈,对着李炎脾气也是合情合理,不过当时操场上人很多,她又不肯听李炎解释,只是对着他哭骂个不停。身上的疼痛李炎毫不在乎,可是他最看重的就是面子,何况是当着众球友的面呢?

当时脑袋一热,只感觉两人以前的美好回忆瞬间消失,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委屈,李炎冲黄菲菲吼了一声,扔掉队长袖标,气呼呼地离场。

黄菲菲呆住了,没有再哭也没有再闹,而是静静地看着李炎离开球场。那一刻,整个学校都离奇地安静,也许同学们都不理解,这小子怎么会对镇长千金脾气呢?而李炎头也未回,直接冲进教室,可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在他的背后,有一双怨恨的眼神在盯着他,有股难以言明的寒意。

意料之中的,李炎收到了黄菲菲的分手信,没有任何挽留,他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

从这段不开心的回忆中清醒过来,李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脸上又挂上了嬉皮笑脸的模样,颇为感慨地道:“唉,能看到同学们的进步,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