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今不乘势而急击之,使敌知我众寡,则计无所施矣。”德威曰:

四面,我为圆阵,分兵四出以奋击之。敌若败走,以骑兵追之,步兵随其后,乃必胜之方。

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16,卒17与虏遇,众甚盛。公辎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斛律光8,字明月,贤而有勇,孝宽深忌之。参军曲严颇知卜筮9,谓孝宽曰:“来年东朝

乐,臣故不为也。”

权10据有江东11,已历三世12,国险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13北

大凡与敌人交战于江河湖泊之上,一定要备有舰船,并且必须占据上风头和上游处。因

为,居于上风头,可以借助顺风之势,用火烧毁敌船;居于上游处,可以乘着水流之势,用

战船冲击敌船。这样,就能战无不胜。诚如兵法所说:“要与敌人水上交战,就不要逆流迎

敌。”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率军攻打楚国,(双方相持于夹江处的长岸)。楚国令尹阳匄占

卜战争胜败,结果显现不吉利之兆。但司马子鱼却说:“我们地处上游,为什么说不吉

利?”于是,挥军乘流冲击吴军,结果大败吴军,(并缴获一艘名为“馀皇”的大船)。

【解析】

本篇以《舟战》为题,旨在阐述水上作战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的问题。它认为,

凡与敌人在江湖水上作战,必须依靠舰船装备,且应选择上风上流处。因为,位于上风,可

以利用风势纵火焚毁敌人;占据上流,可用战舰乘流而下冲击敌人。的经验表明,战争

总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因而地理条件对作战双方都有重要制约作用。在武器装备不发达的

古代,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借助风力、水势对敌人作战,这是古代战争指导者经常采用的战

法之一。春秋时期的吴楚长岸(位于今安徽当涂西南三十里的东、西夹江处)之战,便是借

助水势作战的一例。

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吴国公子光率军进攻楚国,双方相持于长岸,楚令

尹阳匄用占卜预测胜负,认为交战对楚不利;但司马子鱼却认为楚军地处江水上流,可借助

水势冲击吴军。于是,他指挥楚国水军乘流而下猛冲吴军,一战而败之,并虏获吴国先王乘

坐的一艘名叫“馀皇“的大船。

楚军的获胜,说明了正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是战争指导者不可不加注意的问题。

【注释】

1舟楫:船只。楫(ji),划船的桨。

2欲战者,无迎水流: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但这里是摘要引录。

3吴子:即春秋时吴国公子光,亦即后来指使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为君的吴王阖闾。

4令尹:职官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设,为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具体指阳匄,

即楚穆王曾孙子瑕。

5司马子鱼:司马,官名,西周始置,主管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时仍沿用未变。子

鱼,即楚公子鲂。

6本篇史例出自《左传·昭公十七年》,又见《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functiondisp(type,num){

varobj=document。all(type+num);

if(obj。style。display=="none"||obj。style。display==""){

obj。style。display="block";

}else{

obj。style。display="no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