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好的!”东川边回答边想:都死了人了还想着白菜窖,这老爷子真有意思!

另外,在王家院子的上空六七米的地方,悬浮着十八个四四方方的大灯笼,每个灯笼都是用白纸糊成,里面点了根小蜡烛,下面好像缀了什么看不清。有认识的人知道这是孔明灯,利用灯下的蜡烛让灯笼里充满热气,从而使灯笼漂浮起来,和热气球一个原理。这种灯笼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明的,所以叫做孔明灯。

五)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身为平民布衣,曾当过几年和尚,后参加农民起义的红巾军,因为骁勇善战,大显英雄本色,从一个普通士兵跃升为领袖,并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就此“朱门”不再是旧的黄土农家了。“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就写明了这段历史。“飞来燕子寻常事”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夺取帝位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太子早亡,将皇位隔代传给了皇太孙,即明惠帝。当时,有十几位皇子被封为藩王,驻守边塞。其中驻扎在燕京的燕王朱棣,深悉兵法,屡建战功,是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书生气十足的明惠帝,在谋士的建议下,执意要削藩,罢免燕王等藩王的位子。燕王即使装疯都无法幸免,无奈只好在建文元年起兵反抗,被迫动“靖难之役”。因为燕王朱棣才德出众,智勇过人,终于在四年后胜出,攻入南京,夺取了帝位,成为明太宗,后又被称为明成祖,年号永乐。燕王得天下,仔细想来也确为“寻常事”,在情理之中,与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颇有雷同。明朝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下,经历了他全盛的辉煌。但明朝末年的衰败,加上多年的农民起义,使得大明王朝终于是“开到李花春已非”。“李花”应指明末的闯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功占了北京,崇祯皇帝于紫禁城后的景山上上吊自尽,明朝灭亡,所谓“春已非”。

但如果行刑后没有解咒,或是解去符咒没有灵魂引路的话,那么这个灵魂将附在尸体上,永远在地下受着痛苦的煎熬,不得生。

而且这么做会留下一些隐患的,那就是当安葬死者的地方在满足了某些条件后,附着在尸体上的灵魂就可以自行控制早已腐烂的肢体,去杀死附近的生物,从而让自己的灵魂解脱。

什么样的条件呢?

第一尸体所埋的地方必须处是阴气很重的地方,这样可以增加尸体的灵性。

第二在生门的位置必须点一只蜡烛灵魂才可以支配身体,这种状态叫假还阳状态。

满足这两个条件后,灵魂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尸体,杀死周围的一些生物,

哪怕是一只老鼠,也可以让自己生了,但尸骨大都埋在地下,很少有生物,所以,灵魂会利用一些简单的遁地之法,在坟墓范围之内,将手伸到地面之上杀取生物,从而得到引魂,然而杀死的生物往往都是人类,这就是大红手的来历。

顾册村隶属房山区,商周时期出现燕、蓟两个小国中的燕都就在房山区境,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寸土地下面都不知埋过多少豪杰英灵。东平东川兄弟俩刚才挖出的哪个洞,其实就是个古墓,而墓室主人就是被凌迟处死的犯人。

原来李二柱死后,米大爷勘察了事的环境后,断定厕所下面一定有问题。

先,这个厕所处在李家院子的西南角,后天八卦中属坤位阴位,本身阴气就很重。

第二,问题就出在哪个柱子因为怕黑而点火取亮的铁筒上。柱子死的哪个晚上11点到1点,也就是子时,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在九宫格上为伏吟局,死门在西南更加深了阴气,而哪个燃烧铁筒位置的下方,正是墓穴的东北角生门的位置,就等于在生门位点了蜡烛,所以厕所下面墓穴里的死尸才会动,从下面将手伸出来,抓死了李二柱。

一切明了后,米大爷故意让东川现那条在厕所里吸收阴气的蛇,引开大家的注意力,碰巧的是那居然是“野鸡脖子”,更让大家相信柱子是被蛇咬死的,从而消除了对大红手的恐慌。

接着才让东平东川过来帮忙,挖菜窖是假,破解大红手才是真。如果当时跟这兄弟俩说实情,他们肯定不信,于是就打了个挖窖的幌子让俩人来帮忙。

米大爷本以为棺材是直接埋在地下的,结果两兄弟却挖出个墓室,这样更好,省去了许多麻烦。

听完米大爷的讲述,兄弟俩跟听天书一样,一脸的惊恐,同时目光中又夹杂了些许好奇和疑惑。

米大爷看了看他们俩,笑了笑说:“嘿嘿,你们不太相信吧,只要你俩有胆子,今天晚上我就让你们看看大红手的真面目,怕不怕?”

“啊…好的,一言为定,还没有我们兄弟俩怕的事情勒!”东平回答道。

“果然大爷没看走眼,是两个棵好苗子!”米大爷用力的拍了一下东平的肩膀。

东川想了想道:“米大爷,既然二柱子已经死了,那么这个大红手的灵魂是不是已经生了呢?”

米大爷用赞赏的眼光看了看东川,“你说的不错,但你看见茅坑里的几只死老鼠了吗?告诉你,是因为大红手抓死二柱后,灵魂并没有跟着去生,继而将这几只老鼠抓死的,这说明那个被凌迟处死的人,行刑后不仅没有灵魂引路,身上的禁魂符咒也没有被解开,这样即使有灵魂引路,他也不能生。”

“那您会解咒吗?”东川疑惑的问道。

“当然了,嘿嘿…要不挖开它做什么。”米大爷道:“好了,里面的潮气也散的差不多了,咱们到墓室里瞧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