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传来队长的叹息声。

当晚就让她侍寝,以后夜夜如此。后宫三千粉黛只宠她王贵妃一人。

母亲和弟弟的情况只有等到天明向人们打听了,王晓华-梅向村西的公路走去。

原来的“食堂如我家”“生活集体化”对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在发福生财地,”“家居堆金积玉门。”横批:吉祥如意!

王晓华-梅立时神经绷紧,竖起耳朵倾听起来。

她怎么会在这里?

“能全吃了?”朱能吃望着王大肚的干粮箅子问。

不过,那家人也在疏远着她,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

是会计陈锡林的声音。

原来是王晓华带着弟弟妹妹,等着母亲刷完锅碗一块儿回来的。奶奶则是给别人说话落在了后面。

王晓华-梅赶紧抱住身边一个人的大腿,不再松手。

“能全吃了?”朱能吃望着王大肚的干粮箅子问。

十一队的碾棚就在队部道南的西南角上,离的很近。中午肯定没有人,又有房子遮阴,何不去那里待一中午!

“这是小梅抓的?”王晓华问道。

王晓华转回身,正好看到门后面的王晓华-梅,吃惊地小声说:“你怎么在这里?快走吧,让我奶奶知道了,又要骂我娘了。往后你也不要再来啦!”

王秀春:“听说是。”

食堂在生产队部里。大门口的门框上一边贴着“食堂如我家”,一边贴着“生活集体化”。横批是:十一队食堂。

王晓华-梅浑身抖作一团,样子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哥哥王贵强最先,是在一九五九年吃食堂时期,由于营养不良得浮肿病死的;

王晓华爬起来,见小饭桌上摆着一碗玉米面粥,一个白面馒头,一小碗儿炒豆角。——饭食不赖!

一股羞涩涌上心头,她赶紧用双手捂住自己的处。

“你让去的这几处我都不稀罕,我要回到我的母亲身边,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王晓华挺着脖颈,一点儿也不畏惧地说。

一边走一边落泪一边想:悲催呀!管自己的弟弟、弟妹叫“爷爷”“奶奶”!

在没人处闪进空间通道。

首先戴了戴帽子,大小正好。弟妹真是善解人意,准是看着我的头发参差不齐,善心大发,把她外甥的帽子给了我。就凭弟妹这个态度,这世里也得对弟弟好些。

又解开布包看了看,原来给的都是夏天穿的衣裳。有连衣裙、短裙、牛仔短裤、七分裤、跨带儿裤和半袖衬衫。连衣裙和半袖衬衫上都有很好看的装饰。

王晓华-梅试了试,大小正合适,就像给自己量体定做的一样。她还不知道前世现代兴什么款式,觉得哪一件也能穿出去。

但在重生的现实中就不行了,现实还没有缝纫机,穿戴都靠手工,粗针大线地做上就不错了,没人往衣服上修饰花样。

布料也不行。大多是化纤的,有棉布的花样也新颖,现实里根本就没有!看来,要想改变现实的衣着,还得费一番心思。

王晓华-梅把衣服放在空间通道里,打开了前门,她又置身在小树林里了!

南北道上已经有下工的社员往村里走,队部也敲响了钟声——食堂到了开饭的时候了。

王晓华-梅又回到空间,站在前门滴水檐上往回走。她想再试试人们对空间的反应。

昨天晚上开车的司机无视于她,不知是不是灯影的缘故?试准了,以后也好利用不是。

王晓华-梅带着空间走出树林,见人们没有一个注视自己,又大胆地走到道路中间,任人们从身边走过。她心中有数:就是看见自己,一个傻子,不知道让道也在情理之中。

让她高兴得是:没有一个人看她一眼,有的人甚至从她的身体上走了过去。她一点儿也没感觉到被撞,那人也毫不知情,仍然说说笑笑着走自己的路,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哇哈!原来人们根本看不见自己!

这一下可好了,自己可以在空间里自由行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还甭担心被人们看到。

王晓华-梅高兴得在前门滴水檐上跳了几跳,又回到小树林,闪身出来以后,才向生产队部跑去。

早饭是小米粥、油条、馒头。由于人多炸不出来,油条每人三根,馒头管够。

王晓华-梅只吃了两根油条就饱了,剩下的一根给了邻桌的王大肚。不承想却换来了王大肚感激的目光。

这是重生以来第一次被人示好,王晓华-梅高兴得不要不要滴。

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嫌弃傻子。只要与人们有交流,慢慢地就能让人们接收自己。只有融入,才能发挥自己的重生优势不是!

吃过早饭以后,王晓华-梅发现,厨房里除了两个厨师和两个上年纪的小脚老太太普奶奶和利奶奶、乜寡妇以外,其他妇女都换了。

原来,队上把全队的成年女性分成三组,轮流在伙房帮工。今天正好是换班儿的日子。

小脚老太太是辅助劳动力,安排在伙房择菜烧火。乜寡妇据说身体不大好,在伙房里是长班。不过人们背后议论,说是陈会计给队长提议,照顾她孤儿寡母。

见不到母亲马惠恩,王晓华-梅就像掉了魂儿似的。怔怔地坐在饭厅里,望着人们收拾桌子。

桌子上有剩饭剩菜,还有扔的到处都是的一口一块的馒头,甚至还有油条头儿。帮工的妇女提着一只泔水桶,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地收进桶里,留着喂猪。

王晓华-梅忽然心疼起来。

在农村来说,馒头可是最好的干粮。个人单过时,只有过年过节和来了客人才舍得蒸一锅。

从这个年代过过一次的王晓华-梅还知道,这样的大吃大喝也只能维持几个月,到了年下就捉襟见肘。

过了年就是大饥荒。别说馒头了,窝头都没有。这些被扔的馒头块儿,到了那时不知多么金贵呢!说不定能救活几个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