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志宏不适应飞特技,林教员在带飞时也想了不少办法,动作尽量做得柔和一些,动作前尽量给他有个思想准备,但是收效并不明显。这是一个好苗子,他不忍心就此断送他的前程。张志宏每次飞特技时都带一个塑料袋,以备空中呕吐,坚持完成每天的飞行任务。毅力是很强的,但这也不是办法。

张志宏吐后觉得胃里舒服了一点,但是头脑却变得昏昏沉沉,什么精力也没有了。他用手上戴的手套擦了擦仪表,用机内通话报告教员:

“我跟你一样,头两圈,在飞机上就像木偶,由教员牵着线走,后几圈慢慢好了些。”

“一转弯”。

“744,飞行中不要紧张,放松一点,跟着我的动作做,要大胆操作!”后舱林教员通过机内通话再次提醒。

经过一段的飞行理论准备,他们又到机场进行座舱实习。

“那我问你,你知道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吗?”林教员要考考他。

听到两人的议论,其他人也似乎明白了总结该写些什么,都在认真构思自己的总结。

“是啊,我们来到这里已经半年多了,现在局势已经稳定了,两派快要联合,革委会快要成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我们没有必要再留在这里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飞行,长期‘支左’的任务是陆军的事,所以也该回去了。”赵贺勋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张志宏、林超、陈大壮、赵贺勋、程志等的身上已不知挨了多少棒,两条胳膊上已经青一块紫一块,他们顾不得身上的伤痛,依然奋力分开两派人群。符军的头上挨了一棒,鲜血立即流了出来,脑袋一阵眩晕,他倒在了地上。其他班有的战士也被打倒在地,两派的群众看到解放军被他们打倒了不少,心中有些害怕,才不情愿的放下手中的木棒。战士们乘机将他们分开,同时将受重伤的战友立即送往医院包扎抢救。

“下去看看。”班长告诉大家,并带领全班向江边走去。

三军过后尽开颜。

“同学们,你们到哪儿去啊?”陈大壮向对面车厢喊起来。

李中原开始发言,他同样在开头引用**语录。情绪显得紧张,脸张得通红,稚气的脸上充满了愧疚,大大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大家先找来合适的字样,拓在白纸上,再把白纸上的样板垫上复写纸描在挎包上,然后一针一线绣上去。刚到部队时,大家往衣服上缝领章就费了好大劲,现在要绣那么复杂的图案,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大家为了向**表忠心,再难的事也要去做。

“你们领导是怎么想的?”政委又问了一句,矛头直接指向中队领导。

“我就说嘛,是老九搞的军事演习,怎么样,我说对了吧?”陈大壮见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很高兴。

“学习好啊,坐在屋里学习比在大操场走队列强多了。”王明海听后有些高兴。一个多月的队列训练,可给他折腾苦了,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害怕。

“北京真大啊,你看**真雄伟。来北京真是开眼界了。”

检阅开始了,东长安街上的方队开始向**城楼前进,走在前面的是陆、海、空三军方队,戴白手套的将士们双手紧握钢枪,枪刺闪着刺眼的寒光,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队列整齐有序,步伐统一有力,显示了训练有素的中**人的素质。每个方队行进到**城楼东侧墙角时,在“向右——看”口令的指挥下,队列改为正步前进,每个人手中的钢枪向前刺出,形成一排排闪亮的利剑,一百人的方队,“唰唰”的摆臂声,“咚咚”的双脚落地声,雄壮有力,气震山河。三军过后,后面的工、农、学各界的方队依次通过**,在接近**城楼时,方队中的每个成员右手摆动鲜花或《**语录》小红本,和着前进脚步的节拍呼喊“**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形成花的海洋,人的浪潮,山呼海啸,波澜壮阔。广场上人海组成的图案,随着检阅的进程,不断变化,时而变成“**万岁”的标语,时而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时而组成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能穿上,不必到处找鞋。这样速度不就快了吗?”

“刚才各个中队的方队通过了一遍,我们大队的几个领导看了一下,总体来说还是好的,大家按照程序走完了一遍,没有乱的现象。但是队列还是不整齐,特别是正步前进,抬腿甩臂不一致,队列排面也不齐,有的同志紧张,手臂都不知道怎么摆了。这离到北京检阅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大家还要继续努力。**广场阅兵的电影大家可能看过,那些方队的标准就是我们的标准。当然他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去做。我们要拿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让**看了满意,看了高兴。下面我们再来一遍。”

“你怎么样,你们这些城市兵恐怕吃不消吧?”

“妙!”

“不行。我就喜欢唱歌,摆弄摆弄乐器。再说,我们那儿的学校比较穷,那有这些体育器材啊,有一个篮球架就很不错了,哪像你们学校是全省的重点学校,教学设备都优先配备。看来这些东西以后要多练了,我们西北人平衡机能都不好,不象他们东北人,生下来就睡在摇篮里,吊起来摇,平衡机能都比较好。”

“好!我们唱个歌。我起头,大家要大声唱:‘我是一个兵,预备——唱’”

“誓死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