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还是比不得武威段氏、安定皇甫氏、敦煌张氏这等世为两千石的君侯高门。但是在这汉阳郡,王氏家主王国却绝对算是跺跺脚就能让地面抖三分的豪强。

因而当老佣人询问他时,他忙便也笑道:“可以,咱们现在便就出发吧。”

……

“那,小郎君想要如何?”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区区一个乡老,可是担待不起。

那么等到春日时分,为了争夺为数不多的农业用水,这一个上游一个下游的两乡人家,自然也就免不了要大打出手。

也正因为如此,两世为人的赵旭才能够慢慢的接受这份感情。

所以能有个台阶,当即便也就顺坡下驴了。

可对于此,这少年看上去却显得依旧不满意。

“公子,公子您醒了!”

他这位姊夫游侠性子,最为仰慕的便就是前汉时季布、郭解这样的大侠。现在听到赵旭这样的一番话,也真可谓是挠到他的痒处了。

“姊夫,方才你在前面和那金城韩约交谈了这么长时间。第孤陋寡闻,却是不知这韩约是何等人物,竟然能让姊夫你这样看重?”

饮了一口浆酪,为了拉近关系,赵旭也不由投其所好的询问了一句。

也果然,听到赵旭的这声询问,姊夫王国也果然不由来了精神。

“这金城韩文约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人。为人勇武不凡不说,更难得忠义非常。当初他为金城太守殷华故吏,在殷华病故于任上的时候,立即便就舍弃了官职和江英等一行人,一路将殷华的遗体追送到了遐邱。提携之恩,这般相报,可见其人品行。”

“受人举荐,弃官送丧,的确是忠义。”附和的说了一声,可在心中,两世为人的赵旭却打心底觉得这种价值观显得有些病态。

汉代没有科举,布衣平民想要做官,就只能倚靠地方长官的举荐。

因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被举荐为官的人,往往也就会将举荐他的地方长官视为自己最大的恩人。

所以为自己的举主弃官奔丧,用这种方式来回报举主对自己的恩情,在汉代也真的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甚至在这个时候,这种行为还算是最温和的做法呢。

偏激些的如辽西公孙瓒。因为年轻时受到太守刘其的看重,等到太守刘其获罪被发配交州的时候,他甚至弃官装成一个普通士兵一路护送。

除此之外,还有名将朱儁。他的恩主会稽太守尹端因讨贼不利获死刑,朱儁不禁为之拿出全部家财去京城行贿,以此免除了尹端的死刑。

这种风气流传到后来,乃至于等到董卓入京,挟持天子,为祸朝廷时。就因为其人在这段时期重新征召了被免官在家的蔡文姬之父蔡邕,蔡邕便就因此十分感念董卓,称董卓为“明公”,乃至于在董卓死后还为之叹息。

他们这种行为,在赵旭这种后世人观念的人看来显得十分不负责任,重私义而轻公义。

可在如今,这种行为确实忠诚的表现。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汝南袁氏这样的四世三公之家在汉末能有如此影响力的原因。无他,门生故吏够多而已。

而此时正处于爆发之中的党锢之祸,和后来的董卓入京,为祸朝廷,天下豪杰蜂拥而起,也都和这种价值观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不过对此,赵旭也并不会为之忧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不过就是一个想要在接下来的乱世之中求存的一个土豪之子罢了,又不是坐北朝南称孤道寡的天子。

官员们重私义而轻公义,不将朝廷的律法放在眼中,他又能怎样。

许久不见,和自己这位郡中大侠的姊夫交谈了不断时间。由此知晓了很多他不知道的山东情况和天下局势之后,在一起用过餐饭,见自己阿姊已然露出疲态,赵旭随即便也就返回了自己的院落。

……

“你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彘子,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竟敢和乃公着,赵晆一个纵身便就不由对着马循虎扑了过去。

然而却是不成想,每日炫耀自己武力如何如何的赵晆,没和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马循交手几个回合呢,便就成了滚地葫芦,被马循掀倒在地。

“你这彘子,乃公,乃公宰了你!”

当众被马循教训,游侠儿性格,将面子看得比天大的赵晆自是不由大怒。

随手抽出他的那柄佩剑,竟是要和马循决生死了。

故而到此,立在院门口的赵旭终也不由发怒了,“够了,还嫌自己不够丢人吗!”

怒气冲冲迈步走进院中,院中其他人见此,顿时也不由为之噤若寒蝉。

“阿旭,我……”

“闭嘴!在亲戚家仗势欺人,你还真的是威风大了!”

怒喝了赵晆一番,赵旭看了一眼立在一旁低头不语的马循和院中的其他人,眉头一皱,不由再喝问道:“周绩呢,他去哪了。我让他做领队,他就这样给我做吗!?”

“公子,领队他,他带人外出购物去了。”

‘外出购物’听到老佣人周绩并不是坐视不理,任由赵晆在这里丢人。赵旭心头的怒火便也不由为之消散了不少。

“呼……”深吸一口气,看了一眼方才那个被赵晆追打的乡人。

赵旭便也不由亲自来到了那人面前,认认真真的对人长揖了一礼。

“族人无礼,让君受惊,还望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