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做不同的事,看不同的书,实在太正常不过。

就是前世的时候,他在考到英语的时候,坐在旁边的一个人突然叫他。宁石问他什么事。他说,把卷子借我抄一下。宁石前世本来就是个比较老实本分的学生,怎么敢干出这种事情?然后就没理他。

“老周我今天就来问你一件事。”宁石说。

感觉到周围气氛有变,李淑放下书,抬头,看到一张陌生的脸。

“吹牛谁不会?”小白说,“真牛的话,来给咱看看眼。”

“诶对,就是这个,诶,不对,你怎么知道的?你认识她?”小白疑惑地看着宁石,“莫非”

然后好哥们阿越就说,要不然这样吧,我陪你出去。宁石想了想说好,然后两个人就悄悄走出大厅,刚出门就看到五六个头五彩缤纷的大个子,然后听他们问旁边一个矮个子明显是同龄人的说,就是他们?

我曾经以为一部小说吸引读者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代入感,但在我退出这个圈子之后又看了一年多小说之后终于感觉这句话错得大大的。代入感是的黄金要素,但不是所有小说的黄金要素。

“嘿,真是缘分啊。”李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一抬头,不是宁石又有谁?只见宁石一脸笑意地站在李淑面前,两边人流穿梭,面前只有这么一个人像固定不变。

“我刚才在远处看到你,就想过来和你打个招呼,”宁石说,“怎么低着头走呢?你总不会考的不好吧。”

李淑微微感到慌乱,脸微微红了一些,说:“应该没有吧。”急于转移话题的她说,“对了,你怎么回去。”

宁石说:“应该是骑车回去吧,你呢?”

“我有人来接了。”李淑轻轻将大拇指握到手心,然后眼睛向四周张望。

“这样啊,”宁石故意露出失望的表情,说,“好吧,那我先走了。”

“嗯,好,拜拜。”李淑微微一笑,目送宁石慢慢走远,一直消失在远处街头拐角。心中暗暗轻叹一声,然后一个人缓缓走向公交站台。

其实今天李淑的母亲要开会,所以就不能来接她了,只好让她一个人乘公交回去。

很快,52路来了。

李淑上车,找了后排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微微有些呆,心中思绪怎么也理不出可解释的情绪来,就像远处风吹河面泛起的一层涟漪。

车缓缓开动。

三秒后又缓缓停下。

李淑转过头去看向前门,只见一个清秀的人影跳上车,对司机说:“不好意思啊师傅,麻烦你了,差点就赶不上了。”

司机说:“没事,这是应该的。”

然后他就一路向后走,一直走,一直走,离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然后最后坐在她的旁边。因为刚才跑了一阵的缘故,还微微有些喘气。

“不好意思啊,刚才是去把自行车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一回头现车都开了,还好司机师傅人比较好。”宁石断断续续地解释道。

李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心情现在有点复杂,一时间心生烦躁,脱口而出:“你觉得你这样很有意思吗?”

宁石仿佛没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在等呼吸慢慢恢复平缓之后,转头看着李淑。

自觉一时失态的李淑心中已有悔意,但感觉平日里自然而然的道歉的词句在此时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他说过,他很多时候不喜欢说话。

那眼神仿佛在说:我以为你懂我在想什么。

李淑一猜即悟。

但是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未免有点羞人,自从进入青春期育以来母亲就一直教导说,女孩子要自爱,要学会保护自己。早恋这种行为,是最容易把女孩子一生都毁了的,千万不能早恋。

于是她一直听从母亲的话,对接近的男生有一种从内而外的淡漠。她成绩好,人长得又不错,难免受到很多青春萌动的男生的追求,而她则将这所有所有的全都置之不理。

可是为什么到这失灵了

怎么就会失灵了

她感觉自己的脸有些烫了。

公交汽车在路上行驶着,两个人就并肩坐在同一排,头偏向同一侧。李淑透过车窗玻璃的反射能够看到宁石正在看着自己,只觉得又有些不自在,又似乎有些开心

他似乎好像要说些什么。

没错,宁石在观察李淑一阵子之后忍不住喃喃自语道:“身材唯一的缺陷就是育的还不够啊”

李淑明显是听到了,一时又羞又恼,转过头来语气微微冷漠地说:“能让开一下吗?我到站了。”

宁石只好讪讪地站起来,让开位置,然后看着李淑走下车,逐渐远去。

车继续开着,宁石心情不错,看向窗外明媚的夏日景色,自言自语道:“时间还长着呢。”

第一次调戏李淑成功还是让宁石小小兴奋了一会儿,但是仅仅是一会儿,因为更多的麻烦接踵而至。

一旦经历完类似于这样的大考,就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平日里甚至连听都没怎么听说的亲戚全都冒出来了,一个个抱着关切的态度问:“你儿子考得怎么样?”

然而言语里却丝毫没有关切的意思,因为不出所料的话,这帮嘘寒问暖的亲戚们要不就是有一个同样中考的孩子,要不就是他们的亲戚有一个同样中考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所有参加中考的考生全都变成了宁石亲戚的孩子一样。

然后无非是“我们家孩子如何如何”地炫耀一番,接着又假装关心说,你儿子有什么打算啊?

在考前开家长会的时候陈老师已经找宁石的父母谈过了,大概意思就是根据你儿子现在这个成绩,最好的市中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一般的普通高中是肯定没问题的,最主要的就是把心态放平。

宁石父母本来给宁石很大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对于他的成长,他们很少干涉,当然也不会在意这些重点不重点的,上了高中,已经算是不错了。不过在这种心理暗示下,也没对宁石抱多大希望,跟亲戚说的时候,也大致如此,大意就是:没你们家儿子女儿优秀,不过上普高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对面就一副热心肠地安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能上高中也很不错啦,有很多人连高中都上不了呢。”

但这种话仔细听来怎么都感觉有一股嘲讽的味道。

只是今世的宁石对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在乎,但也谈不上厌恶,因为以子女成绩的优越转移到自身也不过图的就是一种价值感和存在感。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不能白给,但面子这个东西,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明白,面子能给多少就给多少,看上去是迎合了别人,亏待了自己,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利己,而且还属于成本极低的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