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董卓入朝主政并且弑杀少帝刘辩。臧洪心中忧思国难,他对张超说道“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

于是在光和元年,即拜朱为交址刺史,令其募兵前往交州平定叛乱。朱回到家乡招募家兵以及征调兵士,共计五千余人,兵分两路向交州进发。当来到交州州界的时候,朱并没有立即出兵平叛,而是派人前往交州诸郡,一方面观察叛贼的虚实,一方面宣扬威德以达到震慑敌心的目的。朱的做法果然起到了作用,有七个郡愿意归顺朱,于是他联合了这七个郡,共同出兵攻打梁龙,将其斩首,降者数万人之多,不过十天就平定了交州之乱。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黄巾之乱爆发,以张角张宝张梁为首的黄巾军,攻城略地焚烧官府,导致官吏逃亡,州郡失守,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汉灵帝仓促调集军队守卫京师重地,并且接受皇甫嵩的建议解除党*禁,拿出中藏钱作为军饷,将西园厩马分赐给将士,招募精兵选拔将帅,征剿黄巾军。当时被朝廷委派持节征剿黄巾军的有三个人,共发北军五校士、三河骑士及招募的精勇,分兵两路:第一路是北中郎将卢植负责征剿冀州的乱军;第二路就是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各引兵马两万攻打颍川一带的黄巾乱军。

在十二回的最后一段,轻描淡写的被乐进射死了一个吕布从将成廉。其实成廉在正史中乃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深得吕布的赏识,有骁将之称。《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均记载,在吕布与袁绍联手共击张燕的时候,成廉和魏越经常跟随吕布“陷锋突陈”。黑山军张燕当时据有精兵数万,骑兵数千,盘踞在常山。吕布率众与之对持期间,每天骑赤兔马与成廉魏越以及数十骑在张燕阵中往来奔驰杀敌,一日之内三四次往返如此,尽皆杀敌斩首而出。如此十天“遂破燕军”。要知道张燕当时号称“飞燕”所属军队以彪悍勇猛著称,却被吕布成廉魏越等数十个人完爆吊打,简直可以用蹂躏来形容。想象中这一场景也只有当阳赵子龙时可以与之媲美了。建安三年曹操三征徐州的时候在一次战役中将骁将成廉抓获,至此而后再无成廉记载,估计拒降被杀的可能极大。

话说张温罢兵还都,众人为张温举行庆功宴。宴会上张温让陶谦行酒,而陶谦却数次侮辱张温,张温大怒,下令将陶谦迁往边关戍守。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又将陶谦招了回来。众人于是又去劝说陶谦,对他说道“足下轻辱三公,罪自己作,今蒙释宥,德莫厚矣;宜降志卑辞以谢之”。陶谦满口答应,可是当在皇宫门口看到张温的时候却扬起了头不屑地说道“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张温无可奈何,苦笑道“恭祖痴病尚未除邪?”

不管这三种哪一个是真实的,曹嵩是曹腾养子的身份是不会改变的了。而他因此继承了曹腾的财富以及人脉关系也就是毋庸置疑的了。可是曹嵩并不像他的养父那样为官清廉拥有一世清名。曹嵩以权牟利,竟使得曹家富甲一方。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因赃假位”,据《后汉书曹腾传》记载“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续汉志》中也记载了曹嵩“以货得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虽然当时买*官卖官是公开的事情,但毕竟也是事实,陈琳的檄文也不算污蔑了曹嵩。虽然他在当上太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为受到黄巾之乱的波及被罢免,罢免之后也再没有为官,可总还是位列过三公,称得上显赫一时。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才有了“养子当如巨高”的说法吧。

果不其然,曹操一到兖州机会就来了。初平二年秋七月,冀州黑山贼寇攻略魏郡和东郡,而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在杀了东郡太守桥瑁以后,所立的东郡太守王肱竟然束手无策,毫无抵御能力。曹操于是带兵杀入东郡,大破黑山军首领之一的白绕。曹操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坐上了东郡太守的位置,他的事业也由此步入了上升期。而鲍信也借机会混上了一个济北相。之后在初平三年的春天,又先后打败了黑山贼寇的另外两个首领于毒和眭固所部,顺势还打败了与西河白波贼联合的匈奴於夫罗的部队。

马宇,官拜侍中,结连马腾,约为内应,后谋事不密,出逃槐里,被樊稠杀死。其他事迹不详。

周奂,官居大鸿胪,为李破城时所杀。其人事迹未见史传。

得脱牢狱的王允,预感到张让等人并不会善罢甘休,在众人的劝说下变易名姓逃离了京城,躲藏在河内、陈留之间。

有人说这首歌词所描绘的是汉时下层人民的生活,与蔡邕的身份不相符,以此来说明是一首假托之作。其实汉末时征役频繁,游宦盛行,或许正是蔡邕在游历的途中见到民生疾苦有感而作,亦未可知也。这也正是一个有着“天下第一国士”之称的人所必然拥有的悲悯情怀。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失色,帝亦大惊。袁绍骤马出问:“何人?”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帝战栗不能言。陈留王勒马向前,叱曰:“来者何人?”卓曰:“西凉刺史董卓也。”陈留王曰:“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卓应曰:“特来保驾。”陈留王曰:“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卓暗奇之,已怀废立之意。”

第五个要杀董卓的是袁绍。

董卓不但重视笼络人才,还很注重与当时的名士结交。他一入京师就解除了党锢,还重用周毖伍琼这两个名士,他们所举荐的许多人都被董卓重用而出宰州郡。他听说自己以前的老上司张奂在弘农华阴县居住生活拮据,就派自己的弟弟给他送去了一百匹缣帛。

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的时候,按规定是受到刘虞节制的,可是公孙瓒为了使自己的部队快速强大起来,就放任部下侵扰百姓,这与刘虞的仁政主张相违背,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也有“瓒志扫灭乌桓,而刘虞欲以恩信招降,由是与虞相忤”的记载。后来公孙瓒与袁绍争霸“累为绍所败,而犹攻之不已”,公孙瓒的这种穷兵黩武的行为,更加让刘虞不满意,于是他削夺了公孙瓒的部分兵权,还缩减了给公孙瓒的粮饷。这样一来激怒了公孙瓒,他非但不接受刘虞的命令,而且变本加厉地纵容部下侵略百姓,还数次把刘虞赏赐给胡人夷人的财物抢走。这时候刘虞做了件很可笑的事情,他给朝廷上书奏报公孙瓒暴掠百姓之罪,接着公孙瓒也给朝廷上书告刘虞克扣粮饷。两个人就这样你来我往的给朝廷上书打嘴架。当时的朝廷本身就岌岌可危,哪里有能力来管这些事,想来和和稀泥肯定是少不了的。却使得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公元207年,即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路过涿郡的时候,下令祭扫卢植的坟墓,并寻访其子孙。曹操对当时的郡守说道:“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这应该是当时对卢植的最高褒誉了。

一天,袁绍的使者来拜见张邈,与张邈不知道商议什么,还耳语了几句。当时韩馥正在坐上,他恐惧不安,以为是要谋害自己。起身入厕的时候,终于精神崩溃,以书刀自杀。所谓书刀,就是在竹简上刻字的刀子。想来韩馥在投奔张邈以后,是打算著书立说了吧!所以身边才会带着刻书用的刀子。可是选择在厕所自杀,却是失了一方诸侯的威仪,可见其精神崩溃的程度了。即便是活着也只是行尸走肉一般了吧!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汉末群雄之一。以兖州刺史的身份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与桥帽相恶的原因估计还是争地盘的问题,因为桥帽也曾经做过兖州刺史,东郡又是兖州的治下,这种关系之下两个人决一高下也是迟早的事情。《三国志》引用续汉书和英雄记的话说“(刘)岱、(刘)繇皆有隽才”“岱孝悌仁恕,以虚己受人”,刘繇就是刘岱的弟弟。想来刘岱为人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