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城外一日锣鼓喧天,黛瑶在家中偷得一日闲。看,浇浇花,作作画,又将这半年来存的钱取出来数了数,现已经有百来两银子。等入学南麓书院,每日要出行,估摸着月例还能涨一涨。存到今年年底,应该就差不多了。到时候,趁着年关家里忙作一团的时候,悄悄离开。就算被现不见了,派出来找寻她的闲暇人手也不会太多。如此一来,离开杭城后去往哪里,便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她研究过这个世界的学制,作为全国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每年只公开招收一百名学子,四大书院和京学各有二十个名额。温世昭是南麓书院的院判,黛瑶想进国子监,大抵上也就是借南麓书院的名额。南麓书院几千学子,每年争这二十个名额,已经争破了头。若是让院外人士蹭去了这一个名额,又是院判大人的女儿,只怕到时候会流言蜚语四起,群情激涌,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纷争吧?

玉连城闻言,白皙如玉的脸愈地红了,刚刚坐回的身子,再次站了起来,有些局促地说道:“家、家父乃是江国的福安王……”

第二日,温黛瑶的“新诗作”便传遍了整个杭州。久蜇才女复出,诗情才华更高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温世昭自然大为宽慰,特地来到赏心院,大大地将黛瑶夸赞了一番,不仅加了月例,还赏了一套贵重的文房四宝下来。隔日,温夫人又请了富锦楼里最有名的师傅过来,为黛瑶量身订制新衣服、新饰。

正说着,丫环香茗打了帘子进来了,说道:“夫人,七小姐受了风寒,起了烧。奴婢过去的时候,七小姐刚服了药睡下,这会想是无法过来了。”

到家后刚坐下不久,碧丝也便回来了。她方才一心想为温黛瑶挣面子,不想让那些谣言落了实,虽然知道温黛瑶自醒来后,便不再爱提诗文之事,却还是忍不住多了嘴。等说完后,觉温黛瑶已经先走了,知她必是生气了,便急急赶了回来。

温黛瑶瞧了他一眼,说道:“七姐姐知道五姐姐顶了自己的婚事,心中不忿,不慎顶撞了母亲两句,被下了禁足令,近来都不方便出门了。”黛瑶说完这番话,便用心留意着叶晋的反应。只见他神情微微一顿,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却足以说明他是知道“李代桃僵”这件事情的。

温黛瑶在燕草的搀扶下,下了车子,抬眼看了看二人来高的天阶,以及侧旁屹立的石碑,上面龙飞凤舞的四个墨色大字:南麓书院。时近中午,太阳有些刺眼,温黛瑶微合了下双眸,跟随在那位名叫天心的女官,缓步拾级而上。

温黛瑶上辈子虽然年岁也不大,但怎么说也是一路班长、支部书记、学生会长做上来的,在因材施教、知人善用这方面,还是略有些经验的。

温黛瑶在姐妹中排行第八,这个哭得稀哩哗啦的温黛琳是她的七姐,温黛瑛则是她五姐。温家高门显户,财大气粗,不论嫡庶,每个子女都有一个自己单独的院子。黛瑶与黛琳的院子相邻,黛琳又是活泼开朗的性子,有事没事就爱往赏心院来,与黛瑶挤一张床睡。所以姐妹当中,黛瑶也就数与她的感情最好。

在碧朱院门前站了良久,黛瑶终还是叹口气。算了,这件事情不论真相如何,她都不再追究计较了。对她而言,这诗传出去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就当是再帮黛琳一次,让她心里略微舒坦一些吧!

黛瑶摇摇头,带着秦桑回了赏心院。但是,事情并没有像她想的那样,到此就为止了。五月二十六,本是两家议定,南平王府过来下聘的日子。但是,就在五月二十这一日,黛瑛被人撞见在杭城最大的书楼文渊阁的雅间里,与一年轻男子私会。

本来,被人撞见与男子私会,倒也可以解释说是受邀品诗论文,虽然会招致流言蜚语,后果却也不致于太严重。但问题在于,很快那个年轻男子的身份就被暴了出来。

那男子姓曾,名叫曾远航,据说是京城四大世家曾家的旁支。虽然家道中落,艰难度日,但是从小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十一岁时,考入南麓书院,一直学业优异。但是十六岁学成,争夺进京名额之时,却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余钱筹办讲座,连着三年与国子监失之交臂。

十九岁那年,在一次偶尔的机会下,结识了黛瑛。黛瑛非常赏识他,不仅助他取得上京名额,还出资帮他进入国子监进学。不想,一直学业优异的曾远航,进入国子监后,却一下子流于平庸。在第一年年考之时,更是以最末的成绩,被国子监扫地出门。据说投奔京城曾家,也被拒之门外。之后,便一直没有他的消息了。有说他饥寒交迫,已经客死异乡的,也有称他默默回到杭城,继续埋头苦读的。

7788xiaoshuo

闺阁千金资助寒门学子,本来就是一件很暧昧不清的事情。加上如今的黛瑛,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这事一出来,便很多人开始深究。这一深究,就了不得了。

黛瑛资助曾远航是在两年之前,而两年之前,也就是黛瑛十五岁那年,曾经回绝过一门亲事。这样一来,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便得出了,黛瑛与曾远航有私情,曾因为他而拒绝过一桩门当户对的好亲事。还出钱出力,帮他进国子监求学,盼着他学成归来,娶她过门。可惜曾远航不给力,辜负了她的期望,被国子监扫地出门。天阁府千金,自然不可能下嫁一介白丁。所以亲事就不再提起了,但他们之间却藕断丝连,在与南平王府的亲事定下来之前,还私相授受。

一时之间,流言蜚语四起。虽然温世昭出面辟谣,说当年回绝沈家的亲事,是因为黛瑛的生母陈姨娘新故,两年内不方便谈嫁娶之事,是以回绝。继而沈家也出来辟谣,肯定了温世昭的说法。但是街里坊间,各种流言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原本天阁府的庶女,嫁作王府世子正妃,即使是继室,就有高攀的意味在里面。如今又来了这么一出,王府那边自然不高兴了。南平王携王妃亲自往天阁府走了一趟,委婉地向温世昭夫妇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如今外面传成这个样子,这事不论是真是假,名声有损的媳妇,王府是不好再要的。但他们还是非常真心地想与温家做亲家的,正好聘礼也还没有正式下,看是不是能够把黛瑛换成黛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