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左宗棠来到之后,醇亲王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地点在醇亲王府,史称醇亲王府密议。与会的有六个人,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忻,陕甘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以及水师提督兼兵部左侍郎彭玉麟。

醇亲王尴尬一笑,他知道恭亲王所指的他们是庆亲王奕劻,礼亲王世铎等人,自从政变的后,自己就吩咐下面人把他们一窝端了。“他们的事,你就少管了,我自有分寸。”“老七,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当中有人根本就是和西宫那厮闹对台的,你捉他们肯定有什么用意,我这次来,你无论如何都要给我说个明白,不然就放人吧。”恭亲王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

醇亲王也是很是苦闷,他穿越到清朝并不是不想中国强大,但是他自知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儿,所以一心想帮助最有才能的六哥奕忻当皇帝,但是他却一次次让自己失望了。最终也没能改变到中国在近代的屈辱。

“这么说,这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好啊!想不到你有这样的胆量,这样的能耐,看来我们都小看你了,东宫那家伙你把她杀了吗?”慈安听着储秀宫方向传来的枪声和惨叫声,心中不禁一寒,她并不像慈禧,为人向来宽厚,储秀宫那里的事她已经想到了,所以现在望着醇亲王的眼神已经露出惧意。

“嘻嘻!太后见笑了。”荣禄眼神突然变得阴森起来,“太后你有什么遗言就直说吧,如果哪天我大慈悲,可能会帮你达成也说不定。”

恭亲王望着此情此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但是,事实上他心中很是焦虑,因为他听海明说醇亲王和荣禄在奉东宫之命讨伐西宫,他一想就知道其中有古怪。这是当然的,东宫要起事怎么会不跟自己商量,却去找一直依附慈禧的醇亲王。

此时荣禄开口了,“琦宁!我劝你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快快开城吧。”“荣禄,西宫太后待你不薄,你怎么可以做出此等事儿。”琦宁望见是荣禄,心中凉了一大截,其实他刚才见真的有兵马攻来东华门,就想到荣禄出了问题了,身为京师步军统领,怎么会让人打到紫禁城来呢!这时琦宁真的慌了,自己是什么料,他当然一清二楚,对上荣禄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但是他还抱着一丝侥幸,想依仗着护城河耳和城墙坚守。当时自己进攻把东宫太后慈安给捉住,那样事情就解决了。

“那我们进去顺手牵羊,拿那么一点东西出来,那么我们还用靠当兵拿那么点俸禄过苦日子吗?”

醇亲王望着脸色开始有点白的荣禄,知道他的心思,笑了笑,“荣禄兄弟,这事你不用担心,这次我叫上你,就是给你可以表现嘛。待会希望你好好合作。我必定保你荣华富贵。”“七爷,您老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了,我荣禄必定效犬马之力。”荣禄低头向醇亲王深鞠一躬。

坐在一旁的吕伍见他们这样,慌忙道:“算了,算了!你们别争了,越吵越大声,被人听到了,我们小命难保啊!”三人一听,都觉得有道理。慈禧太后,现在垂帘听政,掌握生死大权,如果知道有人在她背后说她坏话,这可是抄家灭族的事儿啊,想到这都不禁住了口。7788小说网7788xiaoshuo

这时门外想起了一阵吵杂声,其中一把阴阳怪气的声音,“太后驾到!”龙飞扬一听到这把声音,就知道是谁了,李莲英!这个家伙现在还没有飞黄腾达,但是也颇得慈禧信任,已经升为储秀宫掌案领大太监。

“兔崽子!我可不像你这么狼心勃勃,皇帝的宝座我都懒得坐,那样活着太累了。而且我对政事真的不太感兴趣,做皇帝还不是祸国殃民。”醇亲王对龙飞扬的讽刺一点都不以为然,“你还是顾及一下自己吧,虽然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但是你不要太过得意,这个世界时人吃人的世界,很快你就知道了。”

“妹妹,你来了。”慈安声音沉重的道。“妹妹见过姐姐。”慈禧见到慈安,神情变得和蔼可亲起来,跟刚才对阿鲁特氏时,杀伐果断、冷如冰雪的样子般若两人。“姐姐,现在如何是好。”慈禧神色紧张的望着慈安。

现在凤翔已经被醇亲王从吉林征召到京师,在正黄旗军中担任副都统。“你来到这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也应该知道八旗军中的情况,军纪涣散,能力低下,各种弊端的更是不计其数,连人数都不齐,专吃空额,你以后要好好整顿,不服你的全部给我撤换了。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我帮你摆平。”“正黄旗的情况下官已经了解清楚,下官一定不负王爷所托。”凤翔听到醇亲王的话后,精神振奋,其实这段时间他憋屈的很辛苦,那些八旗兵比他在吉林时带的兵还要差,实力弱得可怜,早就想好好整顿了,只是有太多的贵族子弟,自己不好下手,现在得到了醇亲王的肯,还不欣喜若狂才怪呢。

此时的醇亲王根本不可能知道眼前这刚出世的儿子的想法,见这沉默的小子终于出声,开心的呵呵大笑,接着和自己在床上的妻子,一起逗弄着这个可爱的婴儿。

最后还有提一提的是主要由醇亲王编写的那一段关于经济方面的改革。其中引人注意的有,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鼓励和帮助民族工业的展,这样做使得中国的近代化度大大提前。其中还有对现在官办企业的管理改良,甚至还有日后可以转为公私合营甚至私营的字眼。

光绪新政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政治改良运动,而新政的起始龙飞扬并不想在政权很完全掌握之时,就引起各个阶层的不满,所以新政中并没有对八旗制度的改革,也没有对封建地主阶层的打击,甚至还对那些手握地方军政大权,对朝廷命令阳奉阴违的的地方督抚妥协,所以光绪新政前期的局限**很大。不过这也为后来继续改革创造了基础。成为继乙亥之变后光绪帝国建立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