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沈清都抱着晕乎乎的沈云深回房间,交待风莲,叫她好生看着,别睡相不好掉下来。

又嘱咐待人醒了,取醒酒石让她衔会儿,再备一盅酸汤。

风莲一一应下。

待沈清都抬脚要走时,风莲请住了,“先生,大老爷在书房等您许久了。”

大老爷是沈清都的哥哥,沈清焯。

风莲叫一个先生,叫一个老爷。

因为她看沈清都也不做买卖,也不做官,虽不教书,但学问极好,时时手不释卷,好文章摇笔即来,这不是先生是什么?

沈清焯太严肃了,什么事都好管,是大老爷的气派,况且他是在府中任职,叫老爷更没错了。

沈清都点点头,“嗯。”

沈清焯在书房已等了许久,踱步间,瞥了眼进门的沈清都,气得瞠目,“青天白日,也不知检点些。”

沈清都茫然止步,他做什么了?

打量下自身,原来右襟上染了一点胭脂,不以为意地一笑,“我当什么,云深喝醉了,抱她回来时,不小心蹭上的。”

“你!”沈清焯更是气得不行了,气急败坏数落他,“你常带她出门会友也罢了,还纵她醉酒。”

“这有什么?”沈清都语气简淡,“云深知书知礼,琴南他们也不是轻浮之人,我有分寸。”

沈清焯素来拿沈清都没办法,何况女儿是他自己的,无奈何地瞪他一眼,鼻间哼一声,稳了稳气息才说正事——谢家似有意来提亲。

谢家是诗礼之家,谢公伯屏是本邑的硕彦名儒,他家长孙谢经纶和沈云深年龄相当,据说也颇具才蕴。

沈清都听后,平静无澜地回了句,“得看云深的意思,她看得上的,才作数。”

否则,门第再高,家学再好,不合她的意,也是委屈了她。

沈清焯却在一旁捻须皱眉,不以为然。

这谢家小子不日将赴府学。

而他也同晏琴南厮见过,据晏琴南带回的京城消息,朝廷似有意在府学开设女学,选拔女官。

他平日里看云深,谈吐应对,敏慧大方……

若真能结此秦晋之好,来日两人同赴府学,一同蟾宫折桂,效力于朝廷,也是一段佳话。

不过,只怕他家弟弟不会同意。

他与晏琴南深知其中缘由,所以这个话绝不好提。

虽是要看沈云深的意思,不知怎么,父女两独处的时间很多,可沈清都偏偏有意无意把这件事压了下来。

他私心里想他家云深还小,父女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一时云深要彻底离了这个家,他心里……多少是不好受的。

因他和云深这生朝夕相伴的时日有限,便生出种种心酸凄凉来,说到底自己也就是一个最平凡的人间父亲。

沈清都苦笑后,兀自拿起一卷荆公诗来看,可是看了半天仍是字不成字。

沈云深刚踏进书房便看见她爹爹握着书,杵颊对着窗外出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于是猫着腰,悄手悄脚踮过去,至他身后轻轻站定,纤纤手臂灵巧地穿过她爹爹肩头,那张桃花小脸也幽幽转到前面,近近对着他问,“爹爹在想么?”

沈清都一惊,娇俏的脸蛋映在他眼底,如一汪既深且清的山间幽潭卷入了缤纷落花。

慌慌落落一番,才定下神,低头轻笑,又抬起,别无它心,很坦然地说,“在想你。”

闻言,沈云深心头震动,仿佛被烫到一样,间滋生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缭乱情绪,又莫名地强自消歇,只剩下无可捉摸的莫名心热,竟不好意思问“想我什么”。

正好小厮来报,“先生,晏府派人送了帖子来,请您明晚过府。”

沈清都接过帖子,过目一遍,云深探询的眼神就跟着投过来。

沈清都不待她问,“前天我们请了你琴南叔,他说明晚还席。他好容易回来一趟,也想多热闹热闹。”

沈云深想起前天席上闹的一个笑话儿,虽然爹爹有捷才,帮自己圆过话来,但是琴南叔他们回去想想就能明白是自己醉酒胡言了。

于是,面上有些讪讪。

沈清都把她那小表情的意味摸得清清楚楚,“明晚不知要闹到几点,你就留家里。”

沈云深有些不高兴地撅嘴小声嘟囔,“琴南叔一回来就抢爹爹……”

沈云深杵额坐在书房,数着漏点等她爹爹回来。

她也不清楚为什么始终想的不是她爹爹,而是一看她爹爹就眼神缱绻的晏姝姑姑,而且一想就浑身不舒坦。

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硬逼着自己才能沉下气来,又不是三岁小孩,爹爹去哪不带自己,就要闹上一番。

沈云深越来越静不下来,甚至有些烦躁。问一旁剥栗子的风莲,“你说,爹爹他们今晚都有什么人?都做什么?”

风莲可不敢在她面前说不当的话,一头剥着栗子,一头笑说,“左右不过是姑娘常见的那些,还能凭空多出来?人以群分,就是添了人,怕也没什么差的。”

沈云深杏眼微眯,追问,“晏姝姑姑也在?没准还能多出几个晏姝姑姑那样的?”

风莲对她家小姐的脾气不说摸透了,也是了解一二的,这话里满是不妙与警惕,斟酌道,“这都多早晚了,晏小姐怎么好和男人厮混,必定也是在自己屋里的。”

嗯,云深眉头一挑,很受安慰,她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这回她想错了,晏姝真在,而且在酒令上与沈云深错得异曲同工——把现成的词念错了韵脚。

当误韵一字无遗地传至席间每个人耳中,众人顿住的拈果取瓜的手,纷纷把目光投注过来。

她的哥哥也是神色微诧。

有那么一刹,她十分羡慕云深有沈清都帮她压住阵脚。

怔愣后,很快,她轻抿檀口,长睫微垂又掀开,不慌不忙地续念,顺着错句,改韵翻唱成新篇,情韵婉转,意境浑成。

引得众人齐声叫好。

晏姝坐那静若处子,心里却快感腾涌,这番将错就错,点铁成金,那人有没有看她的感情,看她的出口成章,看她与他的棋逢对手、势均力敌?

眼角微动,虚光里的那人,只给了她一个正襟端坐的虚影,此外无它。

众人也因此觅见了新花样,争相改古人旧作,旧壶装新酿,佳作迭出。

沈清都却真留心中了一篇,正是前日所说的谢家小子,谢经纶所作。

这谢家小子不止一表人才,诗心文胆也很不俗,他很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