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春到了柳县,而且是在龚道进招待客人的包间里,不言而喻,龚道进事先就知道李冉春来到了柳县,而刘守望显然不知道这个信息。姚海东想到这里,面部肌肉不自然地动了几下,只是他很快就用热情的笑容盖住了。杜逸凡就站在姚海东旁边,他看到了姚海东面部表情的变化。不过杜逸凡没有往深里想,他现在大脑里乱成了一团麻。而偏偏这个时候,李冉春出现了,他在这样的时刻最不愿意见到的人怕就是她。

杜逸凡站了起来,瘦高男人的目光超过其他人投向了杜逸凡,他的目光在杜逸凡脸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但是他什么都没说,而是走向了姚海东。

所以刘守望印在脸上的失望对于杜逸凡来说,他便有某种窃喜之感。至少刘守望在面部表情上输给了他,这样一位管不住自己内心那张嘴的书记,杜逸凡认为他能够在相处的时间里足够把握得住。让杜逸凡真正害怕的一类人是姚海东,他的眼睛如一口井,深得杜逸凡有一股冷气直逼心间的感觉。而让杜逸凡更为紧张的是姚海东才四十五岁,而且据说他的文笔功底很厉害,吴浩天书记的很多重要讲话大多出自于姚海东之手。如果吴浩天连任武江市委书记的话,下一任的秘书长很有可能就会是姚海东。

吴浩天书记没有接话,眼睛又对住了建设局局长,回答说看江对面的临湖市。

刘守望在调来柳县的三个月中,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柳县是孤家寡人。现在终于盼来了一个从市里下派的年轻干部,没想到会是杜逸凡,一种失望很清晰地印在了刘守望的脸上,被杜逸凡看了一个正着。

古人在造“官”这个字的时候,就明白所谓的“官”就是一顶帽子下的两张嘴。就在告诉所有为官者,一张嘴是看得见的嘴,一张嘴是内心深处看不见的嘴。谁能够把内心深处那种嘴运筹帷幄,谁头顶上的帽子就会越戴越大。

这一幕让姚海东彻底改变了对李冉春的看法,只是李冉春什么时候潜伏进他的心里时,他却说不清楚。他知道撞上李冉春这样的女人是很危险的,可人的感情有时候偏偏不按正常的道理出牌。

此时,她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她的眼神里荡漾着几分幸福的迷离,还有几分迷乱的暧昧。

龚道进一口一个我们柳县人,话里话外透露着作为柳县人的无比骄傲。他是地地道道的柳县人,从一名大队支书干到柳县的副书记,这一路走下来,柳县大半个县城的乡镇他都干过,很多乡镇主要领导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以说龚道进的随从者遍布整个柳县。他的话一落,杜逸凡就怔住了,面对这样的一位既将共事的领导,他的思维很快在大脑里盘旋,他到底该怎么做?是听龚道进的话,还是听李冉春的话,犹豫了一瞬间,他还是举起酒杯对准了龚道进。

“李部长和姚部长在我成长的路上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扶持,他们的情留到回武江还,现在我也算柳县的一员,这杯酒还是要敬龚书记,今后请多多指教。我干了,龚书记随意。”说着,杜逸凡把一杯酒干了,龚道进也把一杯酒干了。

李冉春满意地看了杜逸凡一眼,这个动作没有逃过姚海东的眼睛。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确信无疑,李冉春在爱这位年轻得几乎可以做她儿子的小男孩,她今天能丢下省里来的领导不陪来柳县,就是为了这个小男孩。

姚海东想到这一点,胃里涌起了一股醋意,他再去看杜逸凡的时候,杜逸凡正举着酒和刘守望在喝。杜逸凡很得体地对刘守望说:“两年前我在林河县采访过您,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有机会能跟着您学习,是我杜逸凡莫大的荣幸,现在这个机会来临了,还请刘书记尽心尽力地教导我,我会全心全意地跟着刘书记学习。”

杜逸凡的这番话让姚海东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他这才发现这个男孩不是一般的人物。在这样的场合下,杜逸凡能够如此把握好分寸,而且不动声色地为刘守望赢了一回面子,这样的从容和变通能力不得不让姚海东刮目相看。

在姚海东的为官论理中,利益虽然重要,可不该要的利益,他坚决不会要,不该结交的人,他也坚决不会结交。道与义在每一位为官者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一份解读,什么时候用道,什么时候用义,就靠每一个为官者自己去把握了。只是姚海东从杜逸凡身上发现了这个男孩对道与义的运用很娴熟,完全看不出是这个年龄所表现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