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集市,拉着自己货的老百姓非常多,可是和往年不同的是大家都不在路边摆摊,人流都朝着一个方向涌去。张磊他们非常奇怪,就随手拉着一个老乡问了问,没想到他们碰上了安徽的第一次社会主义大集。

那天回家以后,和尚对上前欲帮他清理伤口的父亲恶语相向:“都是因为你!我怎么会投生在你家!”从父亲眼中的难以置信和伤痛中,他感到一丝前所未有的快感,自此,他在外受的气便百分百地回报给了他的父亲。

“没问题,钱上有不凑手的直说。”张磊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要说邵国良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弟弟、妹妹有个好去处,自己才选择了条件比较差的安徽,哪里想到事情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现在弟弟、妹妹都过的不好,他反而在这里工资也高,吃住不愁,这让他作为长兄非常愧疚,认为当初都是他的原因才造成妹妹最终迫嫁这样的局面。

殷兰是幸运的,但是马康庄的冯老师处境就算不上好!本来冯老师和其他下放人员相比可以算是来到世外桃源了,平时只要做好份内的农活,其他时间他都是自由的,庄子里的人对待有知识的人天生还存着一份敬畏。

等到八月底,张铁生的消息传来,大家看他们的眼光从羡慕变成了同情,当然对于交白卷也有很多人是赞不绝口的,毕竟他“没有为此耽误集体的工作”,“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随着转载的按语,越来越多的报纸纷纷对此事做出了一边倒的称赞,展到最后,这次的考试不再以考分成绩录取,而是靠手上的老茧和“反潮流精神。

走出地段医院,顾廷恺往十六铺赶,他回上海已经4个月了,准迁证明还没有办下来。这些天他被要求天天去复查,量血压时,在医生给血压计加压的那一刻,他就拼命地把十个脚趾往里抠,提肛收腹,让肌肉紧张起来。可能是因为没有血压计平时训练的缘故,所以他现在还无法很好掌握住肌肉的紧张程度对血压的影响,才会出现刚才忽高忽低的那一幕。

说完,卢秀贞把他们让进院子,自己进了屋子拿书。曾文鑫和张磊欣喜若狂,没想到这么容易!两人走进小院,张磊抬目一扫,院子规划的很有条理,水槽边上放着一个木桶和扫帚、簸箕,不大的院子里面种着些黄瓜和葱、姜,院墙上还攀着丝瓜秧。回头看看小杂物间,里面也是整整齐齐放着些煤饼,还有一个小煤油炉和一些碗筷,看上去就是个挺会过小日子的。

闻言他又拿起复查证明看了一遍,顾廷恺的心如鼓擂,这张复查证明和前面的是如出一辙,并没有人陪同,就见这个干部思索了一会儿,起身去了旁边的屋子。

残!残疾还是算了吧!要是吞个铁钉下去,穷乡僻壤找个医院拍片子都费劲,等送到省城,估计胃早就穿孔了,就算真被送回去了,也没有出路,一个残废还能怎么养活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进到大院里,就能看出生活条件非常不错,都是砖房。一排排整整齐齐坐落着一个个的小院子,来到自己的住处,右手就是一间3平米的小屋,因为都是吃食堂,而且有浴室,一般这间大家用来放杂物。甬道过去就是一个约6、7平米露天的天厅,令人惊喜的是,有个自来水管出口在石槽内,是后勤自己用水泵抽水输送到自来水池再给各家供水用的,这个真是太方便啦!除了通向屋子的路铺着石板,剩下的都是泥土地,看样子可以利用起来种点葱、姜、丝瓜什么的。之后就是一个和天厅一般大小的屋子,里面有两张铁丝单人床和一些家具。卢秀贞觉得不能只用满意这个词来形容新家了,从马康庄待过再到这里一看,简直是天上人间啊!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施军竟然说要留下来不参加招工。她和冯老师谈过,冯老师是不同意的,觉得她的想法很幼稚,今后说不定会后悔。但年轻人的执拗也许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在施军看来,喜欢一个人就是不论什么环境都得陪在他的身边,任何甜言蜜语都比不过陪着你三个字!

送走婆婆就是丈母娘,卢秀鸿让老两口要注意身体,允诺等再过一年就带殷兰去天津过年,殷妈妈非常欣喜于他的开明,在北方年三十都是在婆婆家,只有初二姑爷才来,看来南方男人果然如传言中的体贴。

轮到卢秀贞言也就是谈了自己觉得小叶园的养猪方式非常科学,现在农村大多时候猪都是和鸡,鸭,鹅,狗,羊一块放在村子里面散养,到处哄跑,粪便随处排泄也就不提了,有时还会跑到庄稼地里去霍霍。现在把它们按数量隔开后,管理明显方便,粪便收集包括卫生消毒都很简单,所以养猪的方式可以吸取经验。

还有的大队直接就利用各种攻关、人情手段为自己队里的年青人争取名额。

腊月十五前都算年,所以也没啥活可干的,本地农民乘着机会相互走亲访友,知青们则是聚在一起打打纸牌、嘎嘎山河吹牛,要么就是去临县会会四朵金花。和尚一如既往大献殷勤,把家里带来为数不多的高桥松饼啊!奶油五香豆啊!都留给了杨桂芳,自己回来则是吃同学的,惹得几个批判他重色轻友的恶劣行径。

还没有铁路的影子。

出了王叔家,正是家家户户做饭的时间,烟囱里炊烟袅袅,牛羊的叫声和狗叫隐隐约约,一派农家安和的气息,深吸一口气能感到整个身心都非常的满足安稳。

“老乡!我呢展成团员一开始我自己也觉得很惊讶!”

当然有正面典型的同时便会有反面教材,马康庄提起游手好闲的知青独一份就是高建晟。

马队长也把工分簿拿了过去,内行看门道么!他很快现这样的记录方式条理清晰,日期和人口都一目了然,最后的小计也很是便于统计,满面笑容夸奖:“小卢啊大上海来的知青就是比我们侉子厉害,好啊!”

除了姓马的,崔姓、王姓也还算人多,剩下的都是些零碎的小姓组成。

许丽英平时总会说些风凉话,什么干个农活还要带草帽,施肥还带袖套,连里当时有个女知青为了更加贴近贫下中农下地就是不戴草帽资本主义小姐作派云云,今天路过她旁边又开始念念叨叨,卢秀贞平时是懒得理她,可总这样没完没了谁也不是好脾气的,拦下她:

而真正的底牌就是知道这样务农的日子终将有机会结束,命运转折的关口就在不久的将来,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够在噶梁被人揭污蔑时能够坚定立场的真正原因。

活计不算复杂,不用雕花上漆的话很快做完,关节部位都订好,再用砂纸打磨下就行,用手再次摸了一遍确认没毛刺了才归置好。出来正好看见卢秀贞在洗菜就顺手接过来了,“水太凉,有什么要洗的就拿过来吧!”

“没什么了,今天随便将就下,明天一早比较忙,要剁饺子馅,还有好多菜要洗,鸡也得现杀。”

“这样吧!你就把面上,其他都等我来就行,上次买的杂碎和猪爪弄了么?”

“还没有呢!一会吃完饭弄,不然饭都吃不下去!”卢秀贞想起大肠就皱皱眉头,以前这些都是阿姐弄得,她习惯性买了才想起来今年不在一块过。

“行啊!先吃饭,一会看我的吧!”

这一晚,张磊把活都包圆了,卢秀贞只能在旁边给递个调料、盘子什么打个下手,酱油色的猪蹄在砂锅里咕嘟嘟的冒着香气,旁边卢秀贞正在揉面,张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馨,暗下决心,明天必须把事挑明!穿越之平淡年代

———————————————————————————————

第24章浑然不觉完,您可以返回indexhtml

穿越之平淡年代最新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