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在毛泽东去世后,把“照过去方针办”改成“按既定方针办”,并说成是毛泽东“临终嘱咐”。他开动宣传机器,把“按既定方针办”作为毛泽东去世后的宣传“主题”。

谢静宜,河南商丘人,生于九三七年。九五三年初中毕业,进入中南海,任中央办公厅机要员。在文革中,她成为中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以至成为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她也是江青的“嫡系部队”。由谢静宜和迟群领导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是江青手下的“炮队”——林彪的“小舰队”是拿枪的,江青的“炮队”是拿笔杆子的,

十月十九日,江青又给毛泽东信:

张春桥王洪文把毛泽东席言转告江青,江青如获至宝,凭藉毛泽东的力量和威信,向来是她的“法宝”。既然毛泽东批评周恩来郭沫若,批孔尊法,这正是她可以借来“做文章”的好机会。她嘱令手下的“写作组”抓紧“做文章”。

江青看了文字稿甚不满意,嘱令作修改补充。她自己也动手改。

两本画报都以单页篇幅刊登了毛主席的照片。刊登了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照片,这张照片把林副主席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了人们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谢富治是九七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病死的。据其家属记载,谢富治病重期间,在九七年九月二十日曾说:

为了“证实”如此荒唐的故事,就从王光美当年求学的辅仁大学下手了

打倒了陶铸,“中央文革”的顾问只剩康生了。

江青和叶群还觉得不解气。她们扬言:严朴虽然已死了快二十年,要掘墓鞭尸!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亦即“十六条”初稿为“十五条”,刘志坚提出对军队的“文革”应列条,于是成了“十六条”。

1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九八九年版。

两位“大秀才”为江青捉刀,前前后后改了八稿,内容从最初的三干多宇增至万字。

在浓密的大幕遮掩之下,江张姚次次讨论,回回修改,终于把那篇“宏文”炮制出来了。

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作了修改之后,京剧沙家浜的名声就更响亮了,成了全国文艺界学习的“样板”。

李干卿未能住进中南海,只在毛泽东九五九年底路过济南时,在专列上见他面,算是给了江青点面子。

驳俞平伯的两篇文章附上引者注:除山东文史哲九月发表李希凡蓝翎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外,十月十日光明日报又发表他们的评红楼梦研究〉文,请阅。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次认真的开火。作者是两个青年团员。他们起初写信给文艺报,请问可不可以批评俞平伯,被置之不理。他们不得已写信给他们的母校——山东大学的老师,获得了支持,并在该校刊物文史哲上登出了他们的文章驳红楼梦简论。问题又回到北京,有人要求将此文在人民日报上转载,以期引起争论,展开批评,又被某些人以种种理由主要是“小人物的文章”,“党报不是自由辩论的场所”给予反对,不能实现;结果成立妥协,被允许在文艺报转载此文。嗣后,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栏又发表了这两个青年的驳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书的文章。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事情是两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他们同资产阶级作家在唯心论方面讲统战线,甘心作资产阶级的俘虏,这同影片清宫秘史和武训传放映时候的情形几乎是相同的。被人称为爱国主义影片而实际是卖国主义影片的清宫秘史,在全国放映之后,至今没有被批判。武训传虽然批判了,却至今没有引出教训,又出现了容忍俞平伯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的很有生气的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九四九年月三十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傅作义率部起义。

1左舜生著,近三十年见闻杂记。

值得提到的是,那位美国的维特克在江青同志书中,没有说“约法三章”,但提及了:今后二十年或生之间,江青只能专心家事,不准干预公事。

1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九八六年版。

她并非后来成为江青成为“旗手”,这才说大话假话谎话。她年轻时,就已经大言不惭了!难怪连她自己也说,“处于言行不的深深的痛苦之中”——这倒是句老实话。

您既陶醉在电影,

沈钧儒诗兴勃发,于塔前口占首:

“祈对于田汉陈瑜沈端先即蔡叔声丁谦之卜万苍胡萍金焰等所导演所编制所主演之各项鼓吹阶级斗争贫富对立的反动电影,律不予放映,否则必以暴力手段对付,如对艺华公司样,决不宽假。”

她遍又遍读娜拉。她发觉,娜拉那“叛逆的女性”跟她的性格是那样的相似!她以为,娜拉是她,她就是娜拉——她成了娜拉的“本色演员”!

天天住在起,徐明清跟江青慢慢熟悉起来。当时江青头短发,身蓝布旗袍,从不涂脂抹粉。徐明清记得,江青那时教唱歌演戏,很活泼,可是回到小阁楼里,往往判若两人,常常独自唉声叹气,久久地凝视着北方,言不发。徐明清看出她有心事,又不便于问她。有时,江青从身边掏出封信,细细地看,看罢收了起来。

“我原来的名字叫李云鹤,我很喜欢这个名字。你想,蓝天白云,仙鹤飞翔,多美!你听说过中国有句成语叫‘鹤立鸡群’吗?鹤不仅站在那里比鸡高,而且鹤能从鸡的头顶上飞过去。鹤是出众的!”这是江青在路易斯女士面前絮絮叨叨说过的段“台词”。

他们带来好几个米色拉链包,凡是写有文字的纸头,尤其是信件,全被装进包里。就连黄晨的工作笔记,儿子的成绩报告单之类,也都囊括空。

陈女士到美国在联合国工作,唐纳亦随往美国。

陈女士发觉,唐纳为人善良,富有才华,富有人情味。据云,唐纳每天给陈女士献上束花,送上封用蝇头小楷端端正正写成的情书。

陈女士终于为他的痴情所感动。九五年,他们在巴黎举行婚礼。迄今三十五年了,夫妻白头,恩爱如初。唐纳终于有了幸福的家庭。

在巴黎,这两位记者弃文从商,开起饭店来了。从最初的“明明饭店”,后来的“京华饭店”,到后来的“天桥饭店”,生意日益兴隆。

陈女士为人能干,善于经营,成为唐纳的贤内助。自九七九年起,唐纳退休,饭店交给陈女士经营。

唐纳与陈女士婚后,生女儿,取名马忆华,想念祖国之意。如今,马忆华已大学毕业,亭亭玉立,成为唐纳夫妇的掌上名珠。

远在异国他乡,唐纳过着小康生活。

据说,那位为江青立传的美国维特克女士得知唐纳隐姓埋名于巴黎,曾两次前去找他,愿以二十万至三十万美金为酬,与他合作写江青。唐纳坚决拒绝。

也有的海外报纸曾载唐纳在饭店二楼举办江青照片展览,以招俫顾客。唐纳断然否认。唐纳坦诚地说:“我这个人,不但不念旧恶,而且旦绝交,也是不出恶声的!”

直至粉碎“四人帮”之后,唐纳才得以几度返回中国大陆,重游上海,感慨万干。不过,他几度回来,行踪保密,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笔者看过他在各地旅游时所拍的照片,他的交际困仅限于几个当年的亲密朋友而已。

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唐纳因肺癌病逝于巴黎,终年七十四岁。

据云,他晚年曾计划写部自传。他曾找人寻找当年他在济南写给江青的长信,以及江青当时写给他的两封信,寻找当年各报的报导。只是他几度提笔,未曾写出这部自传,使病重了。

徐明清为江青吃冤枉官司

徐明清也是与江青有过密切关系的人物。

解放后,徐明清担任中央某部人事司副司长,跟江青没有什么来往。毛泽东的地位不同了,江青的地位不同了。他们住在中南海,门卫森严,再不像在延安时那样可以串门似地步入毛泽东的窑洞。

黄敬在解放后成为天津市第任市长。他遇见徐明清,还是亲热地喊她“阿徐”。

在“文革”中,江青跃而为“中央文革小组”的副组长,在政治舞台上“露峥嵘”。林彪江青伙为了打倒刘少奇等大批老干部,在全国掀起了抓“叛徒”恶风。于是那些过去曾被捕坐过牢的老干部,下子都成了“抓叛徒专案组”审查对象。徐明清在九三五年四月曾被国民党特务抓捕,成了“审查对象”。九七二年,徐明清被定为“叛徒”,开除出党。

徐明清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于九七三年六月二日六月十九日十月十六日,三度写信给江青,希望得到申辩,推倒不实之词。徐明清在信中写道:“三十年代我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总的情况,想您是有印象的。我的生所作所为,想您大体上是了解的。”徐明清本来以为,江青会如实为她作证。不料,江青不予置理。那些日子,徐明清过着换斗受批的生活。

王观澜在“文革”中被打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受到几十次的批斗。九七二年四月十三日,他参加陈正人追悼会,遇见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握着他的手,上上下下打量,说道:“身体不错,没有浮肿。能工作!能工作!”紧接着,周恩来便安排王观澜为国务院业务组列席成员。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王观澜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担任农业部顾问组组长。

然而就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之际,徐明清却蒙受了场历史的误会:

九七六年十月六日,“四人帮”被捕。

审查江青的历史和罪行立即开始了。

查江青的档案,马上查到徐明清在延安时所写关于江青历史情况的材料。那份材料清楚地表明,在三十年代,徐明清与江青有过密切的工作关系——诚如所有的江青传记都要提到徐明清。

于是,就在江青被捕的第四天——十月十日,中央专案人员便来敲徐明清家的门了。在作了审讯式的谈话之后,便要徐明清写材料。

徐明清所谈所写,大致上跟在延安时所写的材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