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旁边一个绣墩上坐了,随手取过一把竹柄纱地堆绫加绣花蝶扇,轻轻为洛太太扇着,含笑答道:“婉娘睡下了,乳娘看着呢。”

秀筠口干舌燥,把手中的茶一饮而尽,说道:“是该下雨了,都快到中元节了,还是那么干热。”

“那怎么还有卖了你呢?”

钱二家的怒道:“三太太和赵大娘也来过,你们怎么不去搜她们去?”

红梅拉过红菱的衣袖,只见红菱如雪的皓腕上满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红梅忍不住垂泪,又是心痛又是气愤地对秀筠道:“小姐,你看看红菱姐姐的伤,她们怎么能这么狠?”

赵大娘听她求着自己,面上就添了几分得意之色。唇角却只是轻微地向上抬了抬,仿佛十分为难似的说道:“亲家,你知道我如今在三太太身边忙得很,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帮三太太张罗着。不过,既然是亲家开口,又是二小姐的事情,少不得我辛苦些,陪着你去碰碰运气了。”

赵大娘答应着,周氏又关切了秀筠两句,便带着众人离开了清华苑。

周氏闻言叹道:“让她吃素是为了修身养性,这本是我的一片好心,谁知道底下那些奴才也敢跟着作践主子?这么着,你去厨房告诉陈妈妈,就说我的话,二小姐虽然禁足,仍然是千尊万贵的嫡小姐。谁敢给二小姐吃凉的、剩的,一概打二十板子撵出去!”

钱二家的如此一想,便又转回身继续听动静。

秀筠暗自叹了一口气,一抬头不经意瞥见了旁边放着的一本《汉书》。

“所以太太就派钱二家的去看着二小姐了?我看她不一定是二小姐的对手。“

周氏也不理她们,径直走到院子中间,对红梅等训话:“老太太说了,二小姐秀筠在外面举止失当,败坏家风,有辱我们诗礼之家的脸面。从今天开始,令二小姐禁足在清华苑,抄写《女四书》一百遍。没有老太太的话,二小姐,包括清华苑里任何一个人,都不得走出清华苑半步,违者家法从事。

二房得势的时候,钱二家的到处托人使银子,把自己的女儿桂姐儿安排到了二小姐秀筠的清华苑里做活儿,指望着桂姐儿在秀筠那里得了脸,好拉扯自己一把。没想到桂姐儿竟是个不争气的,偷了秀筠的首饰,被红菱发现,要赶出去。钱二家的闻讯在清华苑里大闹,被红菱和红梅好一通训斥,回了当时管事的黄大娘,钱二家的只好带着桂姐儿灰头土脸地回了来。

不过穿越过来这么多天,她也知道,在这样的大家族里,她势单力薄,鲁莽行事无异于以卵击石,只能暂时忍耐,以退为进,从长计议。

钱二家的不情愿地候在院子里,看着碧巧带秀筠进去。

红菱只好和红梅每天轮流坐在秀筠身边扇扇子去暑,秀筠不忍,也懒得为这点儿小事纠缠,干脆把美人榻搬到外面长廊上来,也省去了红菱两个扇扇子的麻烦。

在路上听兰儿说起楚浩辰,孔知非先是担心楚浩辰认为兰儿不守礼法,后来慢慢知道了后面的事情,才松了一口气。如今见到楚浩辰本人,孔知非一边替妹妹赔罪,替梅香表示感谢,一边上下打量起来。

“小婊子,还挺厉害。大爷我还就喜欢你这个厉害劲儿。”

兰儿心里质问,嘴上柔声答道:“听你的。”

“马车?”孔知非突然抬起头,瞪着眼睛吼道:“马车丢了!车夫和梅香都不见了。”

“哪里?姐姐玩笑了。要说炸巧果,咱们家里姐姐才是最好的,祖母年年点名要吃你做的,今天你和兰儿姐姐出门,我才有这个机会呢。”

秀筠抬眸看了哥哥一眼,李晏平垂首不语。秀筠望着哥哥和母亲,眼前氤氲一片。

兰儿到底没有勇气再继续直视楚浩辰的眼睛,垂眸轻轻点了点头。

兰儿一撇嘴:“你不说还会有谁知道?我还从来没看过曝书会呢,那么多好书和字画难道只许你们男人看,就不许我看?”

李晏平见洛清鸿看秀筠也愣住了,心想有戏。便指着秀筠介绍说:“这是舍妹。”

李晏平叹了口气,回头吩咐车夫:“就去南门大街。”

殊不知最柔软的东西,才是最坚韧有力的。

那对金累丝嵌白玉梅花的耳坠只有一对,是祖母送给我的,秀棠难道也有一样的?还是她看见了洛公子拾起耳坠,才故意冒充的?

出了大门,才看见哥哥李晏平骑着马等在那里,旁边停着一辆马车。

两人说着便回到了远香榭,告诉梁老太太等秀筠已经睡下了,众人才放了心。秀箬本来也是嚷着要去看姐姐,被梁氏劝住了,才答应先自己回屋休息,等秀筠醒了再去找她。

“据我所知,三哥哥十分宠爱这个妹妹,筠儿想要的东西,只要是三哥哥能办到的,都会给她的。”

孔太太微笑了一下,便不再说什么。

至少,也不得不像玩话那样听。

“怎么没关系?你病了以后,父亲请来了好多有名的郎中,都说活不长了。急得祖母也病了。后来说媒的孔太太再来,祖母就让婶母和孔太太说,现在家里邪气重,谈婚论嫁不吉利。再说二小姐也还小,订婚的事情放一放再说。”

秀筠欢喜得几乎要叫出来,可还是咬住了嘴唇,垂着眼转身回里间去了。

正巧前面垂花门旁边伸出一枝青梅,花色雪白,秀筠便站住了脚步,捏住一朵梅花,低头轻嗅。其实哪里是在嗅梅花?秀筠连花瓣的颜色都没看见呢。眼睛早偷偷瞟向前面的那个少年。

梁氏是三房的少奶奶,也是梁老太太娘家侄子的小女儿。刚进门不到一年,却没有一点新媳妇忸怩的样子,开朗爱笑,又极会说话,女红刺绣也是一流的,深得梁老太太和婆婆周氏的欢心。

苏苏问:“那你能让我去见见李清照吗?”

接到圣旨以后,她便与李典和商议,阻止李秀筠参加这次考试。

李典承和王氏都是饱读诗书,学通古今,李秀筠自幼才学出众,不让须眉,让她参加习艺馆考试,岂不是给了二房一个天大的翻身的机会?

到时候洛太太可就不用再以病为借口,而是有理由直接选择李秀筠了。八一中文网启用新网址81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