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孝负责留守后方,是不会中途出战的,只有留下来的楚然坐立难安。

“守城将士出来相见,不会是缩头乌龟吧!我方安元帅亲自上阵,你们跑不了了”换大庄国叫阵,西图国将领聚在大厅议事,带兵前来的是前沙将军的儿子沙伦,沙老将军已与他们会合,将安杨的武功大致说了一遍,朝中唯一武功可能高过他的钟元帅已死,那么能敌过他的人朝中就没有了,他们只能智取,想不出办法前,不能出战。

“好吧!我们休息一会儿,下午进城看看百姓,能帮些忙就帮些”宁清依他们昨晚劳累一晚,安护已经休息下,他们也该休息了。

“元帅,您来了,我还以为,我们今晚逃不过战死沙场的命运”李将军见到安杨如见到救命稻草。

“大哥哥,好久不见”宁清河和宁清涛在何志文面前还算规矩。

“很好笑吧!我爹取的,他种了一辈子的地,老是说粮食是百姓的生命,所以就……”他人很老实,名字却很滑稽。

一个人先哭,其他人的眼泪都被逗出来了,屋里没有人不掉眼泪的,可以用泪流成河来形容,“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三叔、三婶、四叔、四婶,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不要哭了,我跟哥哥会和依儿他们安全归来的,你们放心”,他们伤心,宁清河和宁清涛何尝不是。

要说大军出征的气势,征兵的士兵动容,可惜他无法一睹大军风采。

有妙计,原来是有备而来,“有何妙计,安老太爷尽管到来,否则朕迫于压力不得不收回成命”,皇上不是想收回成命的,不过如果可以套出作战之法,正合他的心意。

“是啊,比起安老将军和安将军,二位少将军武功不比他们差”

“皇上,前三名出来了,是安将军府安杨、何志文侍郎、郭孝将军,下午怎么比,请皇上示下”兵部尚书总负责整场赛事,请示皇上。

他们要挖的沟渠贯穿九个县城,三个人每人要负责三个县城,可以运用的军队又只有六万人,要想尽快挖通沟渠得大肆召集村民帮忙开挖才是。

宋氏让姚氏回家商量,姚氏选定这片良田,迟早会回来的。

云腾也觉着计策可行,克妻之名对当朝太子只是开始难堪,等他选定太子妃人选,成亲无事,恶名就过去了。“好,按计行事,后面说的人选陈大学士嫡女陈韵婷,陈大学士无兵权,陈韵婷小姐又是无人见识,只有我俩见过她,是太子妃的不错人选”。

李大宝家里此刻坐着很多人,吴氏的娘家人,吴小草家的人,还有就是李大海的兄弟和妹妹家的人,他们是来要好处的,三天不断的上门,何志文给吴氏留的一千两,她用去了二百两,这些人还不知足。

“你找海大叔,大叔和大宝哥去地里干活去了”,李大海的邻居看到何志文,好心提醒。

云腾他们要大吃大喝怎么少得了安将军,连安护的浪荡大哥也来喝几杯。

在宫外还有一个大惊喜等着他。

徐掌柜他们刚才顾着说话,菜吃得少,宁清依做的火锅,他们刚好吃得下,宁清依没让他们等多久,做了一锅羊肉锅底,用小火盆煨着,下面是宁清依自制的木炭,菜荤的素的都有,一盘一盘装着,蛮养眼,宁清依教大家将菜放一些在锅里,就这样煮着吃,吃得大家欢畅无比,徐掌柜是含着菜答应宁清依的提议的。

众人哈哈大笑,安护又一次被当猴耍了。

何志文是不待见他,又怕他老是缠着宁家,说开了也好,在悦来客栈开一间贵宾房,用以表明态度。

“四弟,你……,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宁庆天在看到张媒婆时,浑身发抖,他以后都不想跟媒婆说话了。

宁清依两耳不闻窗外事在水果铺子忙了六天,制得了枣糕和冰桃红枣,还有枣干,同时学会了制酒,有了一整套制果酒的计划。

坐车回来的时候睡了一路,晚上的时候,宁清依根本睡不着,翻来覆去想着何志文能不能将她要的东西带回来。她要的是石膏和苏打粉,要是有这东西,酒楼和烧饼铺可以多几样吃食了,特别是石膏,没苏打粉,直接发酵她也会。

不睡觉就开大会,何志文提及的,他想让宁家人去镇上开铺子,他手里正好有几间铺子,现在就是让大家想一下怎么去开,年后再行动。

土豆已经长出来,宁庆天他们挖出来看过,现在着重要浇灌的是玉米和红薯,几家的粪池是新的,没多少粪,幸好老房子的粪池没填,粪便充足。

许氏大概介绍下几人的身份给王虎子,王虎子深入打量几人,不好意思了,小舅子和小姨子嫌弃他不爱干净,这啥事啊!

要依宁清江的性格,一晚上不和小陈氏说话是可能的,小陈氏不得已,先开口,“弟弟妹妹很调皮吗”,几乎肯定的语气。

这次,唐永生一家没急着走,他们要留下来,把亲事定下来,宁清依躲在一旁,不敢近前,她只是说要将树宝表哥和多姐姐凑一对儿,她那缺根筋的哥哥怎么就说出来了,虽然是干了好事一桩,挨揍是必须的。

做饭有宁清月和宁清多,宁清依他们不用在家里呆着,他们只要抓两只野猪、野兔、野鸡回来加菜就行了,所以他们快成了专业的猎人。

为了不惹人耳目,上山挖土豆的全是孩子,宁清月也去了,他们负责挖在一旁堆着,天快黑了,众人回家吃饭,几个大人一个来回将土豆全背回来,晚饭炒着吃了一顿,真挺好吃,第二日按原定计划,小孩子上山挖土豆,大人继续去地里。

李柱子和宁清河跟着尝了鲜,才明白棉果是这样吃的,非要摘几个回去家里吃,那看着就蛮有食欲的水晶晶果实,吃得胃口大开,当天带着宁有才和李氏进山摘上无数的棉果,第二天送进镇上,三文钱一个,宁有才他们本准备回家的,这下留下来帮忙摘两天棉果,村里人在第三天也上山开始摘,李家最先开始,赚得银子也最多,起码五两银子,宁有才他们回家,李家送了10个给他们,还要回几斤肉,李氏拒绝了,说是兄弟姐妹,不必见外。

村里人有了钱,欢笑声不断,今年注定是个欢乐年。

“怎样,江儿,卖了多少”陈氏不顾还在月子,一把抓过宁清江,细声地问,还不忘用手比划嘱咐宁清多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