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腾以腾云身份入住,宁家村人并不知道云腾身份,以为是何志文生意上的朋友,所以云腾住的分外舒畅u5

宁家生对何志文那是崇拜得呀,“何大哥,你要娶小小姑,那我是不是要叫你小小姑父吗”宁家生叫着拗口。

张媒婆岂是善类,“哎哟,这儿女的亲事做父母的做不了主,这可是一大趣事,你放心吧,我说的那家可是大户人家,还是个嫡女”张媒婆开始将女方夸得天花乱坠。

一个下午宁清依逛遍酒楼、水果铺子、烧饼铺,铁人也被累趴下了,为了躲她那个爹爹,在宁清月家窝了一晚。

路过烧饼铺,宁清依好奇地往铺子里面瞧,宁庆志带着她进到烧饼铺,王虎子赚的钱更少,刚好保本,‘嗨,赚钱不容易啊’,宁清依只能在心里感叹。

有了昨天的成功,今天要上山的人有一百多个,几乎每家一人,没派人的就是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可以原谅。何志文将他们分成五队,每天一队上山,带下来的东西平均分配给村里。

一开始,河里水多,没人拦着宁庆志他们挑水浇地里土豆和玉米,河水一少,村长亲自出面阻止他们挑水浇地,只准他们用点水灌溉水田。

几天跟踪下来,发现王虎子没啥缺点,又不放心,要是个好人,干嘛家里盖房子,大哥成亲都不去宁家村,不见大姐,他们也该见见啊。

陈氏二嫂是个小心眼的,嫁妆给得不多,五床棉被、两口木箱、六两银子压箱底,还是陈氏的娘加了一对银镯子进去,与宁家的聘礼一比,差到哪里去了,还说家境不错,宁清依有计较,记下了。

有跟宁家关系好的,进厨房跟陈氏商量,陈氏的娘也暗中闪人。

“哦”宁清月不再怀疑,按着宁清依的指导,炒了红烧茄子、辣子肥肠、炒土豆片,再煮一锅红烧鱼,菜香四溢,飘香万里。

宁清河上山玩得多,多是挖野菜,宁清依今天走得急,他怕宁清依走丢,不急着挖野菜,不一会儿,土豆找到,这季节找土豆很简单,山上外围就很多。

他们玩的地方无非是上次带宁清依玩的河,还有后山,抓了一下午鱼,有十几条,提回去,大人夸了他们一通。

山上栗子多,全村子一百多家,每家摘一百多斤,宁庆志怕卖不完,将糖炒栗子的方法教给徐掌柜,徐掌柜一尝,所有栗子全收,再有也可以送给他,宁有才和宁庆志早送了信给李氏和唐氏的娘家人,两家竟都摘下五六百斤。

“哥哥,那个是不是啊”宁清依也指着一处。

李氏那边也一样,这次来的是李氏的小弟,一来就说,谢谢宁清依教会他们捕鱼,卖了些钱,自家吃食好了些,宁清依教侄孙子捕鱼的事她早知道,只笑不语,弟媳妇又夸她分了家跟三房日子好过了,遥遥望去那栋房子就不凡,李氏乐开了花,不停招呼他们坐。

宁庆志家买了牛,卖野物不再自己抬,直接装车上,一个时辰便到,宁清依和宁清涛因此多次被带着去赶集,每次不是买糖就是买饼、吃面条,黄氏和刘氏老是想搭便车,宁有才只让搭了一两次。

展大夫在检验东西上是能手,先闻一闻,香甜味,不刺鼻,摘下一颗一舔,味道不错,无毒,吃了一颗,点点头,又喂了家里的狗一些,无异常,再吃了剩下的玉米粒,满嘴留香,等了两炷香时间,脉搏强劲,定了,能吃还挺好吃的,留下五颗熟的、五颗生的做研究。

宁庆志帮忙找了半天,没有,回旧房子看了一下,实在找不着,让宁有才用竹子再编一只。

这是宁清依除了从电视上,第一次看见海,一望无垠的海面,不由得人心情澎湃,几条小船破落地停在岸边,看来这些人不太会打渔,沙滩上无数的贝壳和螺,宁清依觉着自己进了一个大宝库,不停地捡螺丝和贝壳,人小,捡一个掉一个,许大志和唐树宝以为依儿喜欢,帮忙捡。

只一百多斤红薯,卖肯定是不够的,宁庆志家里可有几千几红薯在地窖里,两人一商量,定了,徐掌柜雇2辆牛车第二天去拉。

“既然娘想吃,儿媳就送两条给您便是”黄氏挑了半天,挑了两条最小的。

这次赶集宁清涛和宁清依没去,唐氏负责带孩子,李氏背了一筐鱼坐车去赶集,宁有才和宁庆志一人挑了约两百斤红薯天没亮就走了。

唐氏无语了,怎么女儿突然不认识水了,想揍宁清依一顿吧,偏偏宁清依笑呵呵地看着她,手不停的揉搓,让她不忍心下手,又将洗好的猪下水丢进木盆里。

“爷爷,你带依儿上山,咱又去找猪猪,卖了给爷爷买酒,好不好”宁清依还想进山,时刻不忘让爹爹和爷爷带她进山玩一次。

这时,唐氏已经回屋了,宁庆谷和宁庆洪看到宁有才旁边的银钱装作没看见,他们的娘子早跟他们说好了,不准出钱,连力都不准出。

粮食干得快,三天就干透了,交了税剩近五百斤,陈氏称了一百斤,黄氏和刘氏是狡猾的人,称的时候至少多称了10斤,给宁庆志家大概就有170斤。

事实也是如此,她醒来后,家里不再给她买糖,她吃到了这个家里的第一顿吃食,稀得几乎只有水的粥,两个细小的鸟蛋,还说是专门给她补身的,她哥哥则是拿起两个粗粮饼在啃。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