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宁家人忙着摘核桃,一定会发现三人早出晚归,晚间睡觉还会失踪一会儿,干啥去了,跟踪人去了。

八月中旬,唐氏阵痛,生下一女,取名宁清乐,因为宁清江亲事将近,不办满月酒,一大家子人开开心心地吃一顿饭。

唐树宝暗中拉扯唐永生和黄氏的衣角,唐永生和黄氏明白唐树宝的意思,有了定亲之意,“这事是这样的,我们有心请人前来提亲,我家树宝和清多年岁相近,正好合适呢”,自己儿子满意,黄氏只能出面帮忙说道,场面乱成一团。

宁清依好久没吃过辣椒、茄子和葱、蒜还有姜了,摘这些东西毫不手软,“肯定能吃,一会儿让清月姐姐和清多姐姐做着吃,你吃了一定会再想吃的”,宁清依又摘上几个茄子放进篮子。

在宁清河的陪同下,宁清涛和宁清依很快出门,他们的目的地是山上,所以很快就上山了。

全家当晚吃了顿团圆饭,男人酒都喝高了,好在大家高兴。

卖钱一事,宁庆志是签下字据的,下午他没必要去开会,直接带着宁有才、宁庆天、宁清江上山去。

“依儿,你别跑”宁清多自问比宁清依大,跑得却没宁清依快。

唐氏没想到子女胡闹还给弟弟制造了赚钱的机会,不住乐乎。

“涛儿、依儿,走,爷爷今天陪你们上山去”宁有才大手一抱,俩孩子尽入怀中。宁庆志无奈,背两个背篓,装几个袋子跟在后面。

宁庆志面皮薄,不好意思麻烦人,吞吞吐吐地将几种野味给展大夫,展大夫收了,才将玉米拿出,说是帮忙看看能不能吃。

在众人的羡慕和嫉妒下,宁有才和宁庆志请来村长和村里几户关系好的人家一起吃顿饭,商量好盖房事宜,大概是工钱20文一天,他家管饭。

宁清涛想了半天,想出来四个字,“抓猪和鱼”,两人就这样说得不亦乐乎。

“爹爹,我们抓猪猪,猪猪笨笨,掉下去”宁清依只得更加明显地出言提示,宁庆志看着陷阱,脑袋转过弯来了,几乎是跑着出偏房,找宁有才商量去了。

李氏是婆婆,按理是有说话的余地的,岂会放过,“老二家的,总得拿出几条给大家熬点鱼汤喝吧”李氏看不惯黄氏行径,语气生硬。

宁有才和宁庆志也跑过来,一看鱼就知道准是孩子又淘气了。“你们怎么抓的鱼,下河了”宁庆志惊奇地问。

在宁清依用手搅得地上到处是水时,唐氏实在忍不下去了,“依儿,别闹,来拿小木碗给娘去舀点水来”唐氏将一特小号的木碗给宁清依,宁清依兴高采烈地拿着木碗走开了,找到粗面粉舀了一碗,再放进点盐,倒进唐氏洗好的猪下水里。

其实宁清依不说,宁庆志也是会去买的,既然清依说了,那就更得去了,“好,咱们依儿,要吃肉肉了”宁庆志哄着宁有才怀里的女儿。

他们来的时候,宁庆天和宁有才聊得还算愉快,宁庆天已经将陈氏让他带的200文交给宁有才了,说是份子钱。

宁清依仔细观察这些所谓的家人,二伯父和四伯父家是不能亲近的,大伯父一家还不错,眼见着就要站起来吱声,的确是个孝顺的。他沉寂半天,为难的不就是大哥和大姐姐要成亲了,没什么银子养二老吗,可以理解。

在地下干活的爹娘午时回到的家,除了身上干净些,衣服上的补丁比宁清涛有多不少,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宁清依心想,她穿到贫民窟来了。

王家的聘礼是不多,只有2两银子,两匹粗布,宁家的嫁妆为了不招眼,摆明处是6床被子、两口箱子,6两压箱底的钱,实际上宁有才给了宁清月100两的银票,三个叔叔各20两,陈氏也给了100两,这样一来,宁清月是个暗地里的富婆,宁晴依这样想,实际也是如此。

王家那边的酒席办得怎么样,宁家不知道,只是后来听说可以说是没办。

水稻收下来,村里人算了一下,往年一千斤,今年能收一百斤,宁家居多,收了整整五百斤,不交税,跟往年留用的粮食持平。

玉米和红薯经过宁家人泼过几次粪,收成不错,都上了万斤。

只是苦了村里人,明年的口粮没了,街上的商户又全部散去。

附近几个村子也是遭难的,宁有才吩咐四个儿子将200斤土豆和一百斤红薯给李氏、陈氏、黄氏、唐氏、刘氏娘家还有宁庆春、宁庆兰和王家村王虎子家各送去一份。

眼见村里人也坚持不下去了,宁有才找来村长,捐出一万斤土豆、五千斤红薯给乡里,村里人对他们千恩万谢,每天都有人上门道谢。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