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刘氏的娘带着刘氏的大嫂早早地来到,知道宁庆志家富裕了,修了大房子,搬出去住着,以为这次宁庆志家送的礼肯定不小,怎料到才送200文和20个鸡蛋,出言损了李氏和唐氏一顿,说李氏偏心,唐氏也不是个好的,他们怎么就不想想自家也只送了200文,鸡蛋也没个,两人这才心情不好,陈氏心里明了,劝两人别生气。

唐氏理解李氏的意思,有苦无处诉,孩子肯定不是随她的。

宁清依见达到目地了,吐了下舌头,“爹爹,胡子”再不出言,爹爹和爷爷要看到什么时候啊。

第二天,陷阱只抓着几只兔子,宁庆志和宁有才怕再这样下去,圈里放不下,即使不是赶集,将大野猪抬去卖了,中午回来,说是掌柜要鹿和獐子,坐的是掌柜雇的牛车,这次伙计带走鹿和獐子,顺便剥削了宁清依5只兔子,当然全是公的,宁清依和宁清涛天天喂兔子,对兔子再熟悉不过,只怕再过几天,就有小兔子,有几只母兔子都有仔了,肚子大大的,宁庆志大概也知道,没抓肚子大的。

初六,唐氏和宁庆志将宁清涛和宁清依都带回娘家,唐氏那边的亲戚有好有坏,外公外婆慈祥,大舅不错,大舅母抠门,三舅和三舅母小器,表里不一,小舅舅还好,他们还遇到了大姨母和表哥许大志,两人都很好。舅舅家的表兄弟姐妹太多,宁清依也认不过来,只有小舅舅家的大表兄唐树宝和他们玩。

宁庆志忙着呢!抱抱女儿是忙里偷闲,不代表他有时间陪女儿玩耍,“依儿,乖,爹爹忙哈,自己去玩”,宁庆志放下宁清依,继续埋头苦干。

“好呀,那让清里哥哥和清正哥哥跟我们一起吧”,宁清里是宁清河最好的朋友,是村长宁庆泰的小儿子,七岁了。宁清正是村里唯一的一辆牛车的主人宁庆中的大儿子,今年九岁了。

红薯很快被放入地窖里,唐氏怕两个孩子饿坏了,用锅煮了几个红薯,才开始做饭。

“爹爹,甜的”宁清涛趁几人商量之际,拿起宁清依敲断的另外半边红薯,咬了一口,说到。

当他们赶到集市也就是镇门口时,抬野猪的几个男人还没到他们就在那等着,好一会儿几人才满头大汗地赶来,再抬去徐记酒楼卖,老板见野猪肥,多肉,给了9两银子。

宁庆志左右为难,找大哥还成,找二哥和四哥,他心里没谱,但还是慢慢站起身去了。

黄氏一开口,宁有才有心说九月再分,刘氏立马插嘴,“是啊,爹,您说好谷子收完分家的”,刘氏彻底堵住宁有才的嘴。

她最先见到的人毫无疑问是那个小哥哥,家里的大人在地里干活还没回家呢,就是清多姐姐和清河哥哥也在挖野菜吧,睡梦中听到他们的任务就是天天挖野菜,清月姐姐呢,应该跟四婶在做饭。

“哥哥,那个是不是啊”宁清依也指着一处。

三人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开始挖宁清涛指的,再挖宁清依指的,宁清多也发现一颗,五颗人参,快乐得他们找不着北了。

宁庆志合计一下,不敢将人参放家里,立马下山,赶牛车上集,宁有才带宁清江等人继续逛。

“哥哥,我要那个”宁庆志一走,宁有才等人兴奋地四处观看,就想再找着颗人参,没找着也不见气馁,这下宁清依要什么那是有求必应,宁清江见宁清依指的是一带刺的果实,捡了几个放在宁清依的小篮子里,宁清依不依还要,宁有才让帮忙捡满,还不行,宁清涛和宁清多的篮子也捡满了,用布盖上,再不行,捡了两袋子,宁有才背下山。

因着宁有才家靠山,没遇着什么人,也没人问他们摘了什么,宁清江回家跟陈氏说一声,在宁庆志家等消息。

“哥哥,这个”宁清依将剥好的栗子给宁清江,让宁清江帮忙剥,一家人等得心急,想找事做,全都帮忙剥起来,几下子剥了两篮子。

家里的栗子剥完,宁庆志也回来了,带来的还有个大惊喜,一千二百两银票,他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子,给宁清江五百两,让宁清江好好收着,回家给陈氏,不能让人发现,宁清江和宁清多听话,乖乖地回去,脚步有些不稳,发大财了。

“怎样,江儿,卖了多少”陈氏不顾还在月子,一把抓过宁清江,细声地问,还不忘用手比划嘱咐宁清多关门。

宁清江不说话干脆将银票拿出,递给陈氏,宁清月和陈氏用手拧自己大腿,发现不是在做梦,这才相信他们家有五百两银票了。

兴奋过后,陈氏想起他们拿了五百两,三弟家应该也不少,“你三叔有多少”陈氏依旧细声地发问。

宁清江说了下,宁庆志给自己奶奶三百两,自己拿了四百两。

陈氏嗯一声,缓缓下床,将四百两银票藏好,一百两银票放入怀里,宁清江知道娘亲的意思,只怕这一百两是娘让爹一会儿给爷爷奶奶送去的。

宁庆天累死累活干了一天,赚了20文,回到家累到虚脱,可面对家人依然笑脸盈盈,直到发现一家人都不太对劲。

宁庆天去到陈氏房里,陈氏交代了下今天发生的事情,将一百两银票递给几乎痴呆的宁庆天让将银票送去给宁有才和李氏,宁庆天还没反应过来,半天没收,最后陈氏叫了几声,宁庆天才反应过来,接过银票。

宁庆天家无声地吃了顿晚餐,全都心里感叹,幸好宁庆天今天心软,答应了宁清依,否则,好处哪有他家的,宁庆天思及此,出了一身的汗。

晚上,宁庆天带着宁清江去的宁庆志家,宁庆志家才吃完晚餐,听到狗叫声,将宁庆天二人迎进屋。

宁庆天坐了半天不知怎么开口,干脆将100两银票,递给李氏,说是孝敬二老的,李氏不想收,宁有才让收下。

宁庆天这才激动的谢了宁庆志一家,说明天让孩子跟着他们继续进山,如果需要他去,也可以去叫他,然后就走了。

宁清依大概知道他们会说什么,没听,偷偷将栗子丢了一大把进锅里,唐氏早见惯了家里的锅里要不时多点东西,将锅里的东西捞出来,用水冷着,大家洗完脚,坐在一起聊天,宁清涛和宁清依抓着栗子过来,坐在一边。

宁清依咬开栗子壳,黄黄的栗子肉露出来,满屋香气,将栗子丢入嘴里吃,又去抓第二颗,宁清涛也吃了颗,来了兴趣。

俩孩子寻的吃食多了,宁庆志没什么担心的,闻着刚才的香气,跟米饭差不多,定是能吃的,剥了一颗丢进嘴里,嚼了几下,瞳孔放大,剥第二颗。栗子本就不多,一家人一人几颗,一下子就没了,宁清依撅着嘴,不服气,李氏宝贝儿地将她抱入怀里,好在没哭出来。

第二天,宁庆志又去趟城里,将栗子送给展大夫检查,说全家已吃过,不错,展大夫检查没毒,宁庆志将剩下的送去酒楼,徐掌柜正愁没点心,这下好了,让尽快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