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之中,茹嫣开了电脑,一个个网站看去。她很久没有去“空巢”了,打开来一看,就见原来论坛左上方自己和孤鸿两个版主的名字,只剩下孤鸿一个了。坛子里的内容又回到当初风花雪月那种,春天来了,有人就贴出一些花卉摄影,说一些往昔旅游踏青的故事。还有春夏饮食保健之类。前一阵子那种刀光剑影唇枪舌剑被一派温馨取代。一些熟悉的名字又出现了,只是她茹嫣已经不复存在,仿佛一阵清风,从这小园子里掠过之后,没留下任何踪迹。往前翻,就连前些日子那“我是狐狸精”的帖子以及那许多跟贴也不见了。就像早年读过的阿拉伯神话中,一夜醒来,昨夜的城堡变成一片沙漠。再看看自己的文集,倒还是在那里,证实着自己曾在这儿存在过,这也像那些神话,城堡消失了,沙漠中却留下宫廷中的一盏灯,证实着昨夜的一切并不是虚幻。

赵姨哭的时候,达摩将那提袋剪开,从里面一样一样将卫老师的遗物取出来,放在茶几上。有几本书,一个笔记本,一副老花镜,一个cd随身听,几板没来得及用的电池,一只半导体收音机,一个电动剃须刀,还有数十块钱。

达摩说,很正常啊。看不到才不正常呢。

走到小区大门口,量体温,填表,就看见门卫墙上贴了一张通告,说是即日起,严禁在小区内饲养各种宠物,违者罚款五百元并由相关人员前往就地处置云云。茹嫣的心一下就凉透了。

江晓力说,这种时候,按常规出牌,怕是不行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十个坛子八个盖……这种时候,应该有新招,奇招,险招,才行。

卫老师说到这里,达摩说他也记起来这套邮票,三角形的,三张一套。自己当时用硬纸板和玻璃纸做了一本邮册,它们就c在第一页。图案都是一样的,一只展开翅膀的很壮实的鸽子,每张的颜色不同。可惜那套邮票和那本邮册一起,不知在什么时候没有了。

卫老师说,人只能自救,在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没有谁能救你。你今天说到这里,我就觉得我们已经无须再说什么了。剩下的,你自己能解决。我对你说,你面临的一些诱惑,我也曾经有过。我也算是做了几天高官的人,也有过很显赫的资历,特别是和今天那些人比,我知道这种诱惑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很坦率地说,海根对我教育很大。

儿子说,我们这儿也有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守仓库,当家教,跑外卖,街头给人画画,都有。

声名,地位,权势和财富,常常会让一个人失去正常判断力,增加心理承受力。尽管毛子昨天就已听出达摩锋芒人的讥诮,但是他并没有太当一回事。如果这些话是从一个高官或一个学界泰斗口里说出来,那他会第二次发疯的。

达摩说,你一边去,该干嘛干嘛。我干活喜欢一个人。

茹嫣说,能开点窗吗?

有一种东西在茹嫣身上躁动,那是许多人在1966,1976那些个年头早已躁动过也早已归于平息的东西。那也是她父亲在1937年,她母亲在1948年早已躁动过也早已驯服了的东西。茹嫣在许多方面都要慢上好几拍。就像她喜爱的一种迟桂花,别的桂花树早已当时当令地开过了好久,花香被人赞美过,花荫被人流连过,花x被采过了蜜,花朵酿成了桂花酒,它却悄没声地又开了起来。她常常忍不住,在人家这一类帖子后面跟上几句,感叹,追问,评价,支持,义正词严的呼吁,都有。茹嫣不是一个有理性、善思辨的人,她的这些反应,更多是基于情感,就像看戏看电影那样,容易被情节打动。茹嫣坚决地相信,实事和细节,比那些吓人的大话,更有力量。

何其业出国之前,几个“青马”成员到卫老师家来聚,说到时局。

茹嫣问,你怎么知道是我写的?

这个话题,在达摩以后的网络生活中,被正式提了出来,并引发过一场激烈又饶有意味的争论。

一江春水:如今都过去了。一个笑脸

儿子大四了,她一直希望听见儿子说这一句话。可一旦这话来了,她又酸酸的,惘然若失。她装着见怪不怪地问,好啊,妈就等着这一天呢。哪儿的?

这些,都是茹嫣极喜欢的,还没谈价钱,便一个劲说,太好了,太有意思了!我就睡地铺。

山寨的人很得意,说,我们这地方,是那种有品味的,才喜欢。我们有电,就是不想用空调,喝泉水,吃野菜,烧柴火,绿色旅游,就是这个意思。

谈好了房钱饭钱,达摩签了一个协议,交了一千元定金,事情就算办妥了。

等待下一班车还有两个小时,山寨的人便留他们在自己的食堂里吃了便饭。吃完饭,达摩和茹嫣下到停车场,在山口边一块岩石上坐下,等车,看风景,看蓝天,看远处的云山雾海,一大口一大口呼吸山里的好空气。达摩静静地坐着,坐得也像一块石头,像在想什么,也像什么都没想。

和达摩在一起,茹嫣很踏实,很宁静。仿佛是一个可以依赖也可以熟视无睹的兄长,尽管感觉中他比自己还要矮小半个头。达摩是那种初初看起来全然不会引人注目的人,但是相处时间久了,你会觉得他哪儿哪儿都很让人舒服,就像山里的风,无形无影却爽然适意。在他那儿,没有不可消解的愁苦,也没有不知轻重的骄狂,只有一种淡定超拔的沉静,一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通透。你不说,他也知道,你说了,他也懂得,他不给你火上浇油,也不给你隔靴搔痒,他会不经意地用极简略的方式,给你化解掉心中的块垒。就像一个好的按摩医师,谈笑间,就给你将扭了筋淤了气的地方疏通了。茹嫣便想起那个本来为男人发明的词儿,红颜知己。对于女人来说,可不可以叫做蓝衫知己呢?茹嫣想,不论网络给自己带来多少烦恼苦涩,结识了这样一个人,也值得了。

卫老师的追思会依然在紧张筹备当中。茹嫣从达摩那儿接过了一些活,自己在家干着,收发邮件,校改稿子,有些手写的文稿还须录入,然后拷盘拿到外面去打印。一边干着,一边读着,就觉得卫老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那些写稿的,不论是卫老师的同龄人,还是年轻后生,也是一些了不起的人,他们的思想,常常像暗夜的电光,让人震慑又让人炫目。他们想着那么多自己不曾想过的问题,他们用那样生动犀利又那样美丽的语言,叙说着自己曾认为是那样坚硬生涩的话题。她发现,这个世界上是有两种诗的,一种是情绪的,一种是精神的,前者像海涛像流云,后者就是电光与惊雷。

66

临到开会的一周之前,达摩说要印一张纪念卡,需要卫老师的一张照片,让茹嫣去赵姨那儿找一张。

赵姨拿出几本相册让茹嫣挑。茹嫣一下就看中了那次卫老师八十大寿照的一张,是抓拍的,卫老师和赵姨两口子不知为什么正在笑,那笑意特别的淳厚,特别的沉静,又有一丝年轻的调皮与羞涩。从窗外s进来的侧逆光,在他们的脸上投s出一道道岁月刻下的皱纹,白发像太阳一样耀眼,衣衫像火一样燃着。茹嫣说,就这张!太好了!

赵姨说,还是找一张老卫单人的吧。

茹嫣说,您看,还有比这好的吗?

赵姨说,那就把我去掉,我知道我在旁边就行了。

茹嫣收好照片,就问赵姨,您和卫老师结婚的时候,多大岁数了?

赵姨说,快六十了吧。

茹嫣问,那卫老师呢?

赵姨说,他大我一轮。

茹嫣暗想,真是巧,又是一个大一轮的,便想,年轻时,读《简?爱》,觉得一个那么老的姑娘,再爱上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老男人,总觉得不可思议似的。其实简?爱当时也就三十多吧?

茹嫣笑笑说,挺佩服您的勇气的。

赵姨说,爱是没有年龄的,我以前也不懂这一点。

茹嫣问,在那以前,您一直独身?

赵姨说,是。

茹嫣问,就没有恋爱过?

赵姨故作嗔怪地说,来清查我的情感史?

茹嫣脸就红了,忙说,我是在想,一个这么丰富的女性,如何独自一人度过那样漫长的岁月,而且又是那样险恶的岁月……

赵姨说,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在于她得到了多少东西,而是她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一件东西。

茹嫣问,您得到了?

赵姨说,是。

茹嫣问,您没有因为得到得太晚而惋惜过?

赵姨说,那怎么会?我倒是为自己在临近晚境的时候,能够得到而庆幸呢,一直心怀感激。一个人的幸福,不在得到的时间有多长,而在终于得到,从此不再失去。

似乎被茹嫣触动了什么,赵姨像一个少女一样回忆了那一次与卫老师邂逅的会议。她说,她遇见卫老师几乎是一种天意,一种命运的执著安排。本来,有无数因素在遏止他们的相逢,但是这一次,折腾了她大半辈子,也折腾了卫老师大半辈子的命运,终于坚决地垂青了他们。先是她的会议通知被系里秘书弄丢了,临到开会前几天,接到电话,她的课调不开,剩下一天的时候,没买到火车票,上车前夜,又发起烧来……但是鬼使神差的,她竟然还是到会了。由于迟到两天,她被安排到男宾的那一层楼,与卫老师对门,和卫老师同一房间的那位先生,又是她的熟人,那位熟人因事提前离会,第二天一早就走,就是在那个晚上,茫茫人海之中,悠悠万世之隙,她和卫老师相逢了。一周的会议结束,她对卫老师说,我回去准备一下,来和你一起生活。卫老师笑着说,我就等你这句话。你不说我也要说了。

至此之前,他们两个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小于一公尺。

茹嫣听了当然是非常感动,说,您应该把这些写下来,与此相比,如今那些男欢女爱的东西,是太过轻薄了。

赵姨说,有些东西,只能是两个人拥有的。等我也死了,你怎么写,我就不管了。

赵姨说完,别有意味地盯着茹嫣,兀然问了,你在恋爱?

茹嫣一下就慌乱了,支支吾吾说,您怎么看得出来?

赵姨笑笑说,在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呗,就像生病的就爱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