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菇房最后取得了5oo多斤的产量。十七世纪,冬天的蔬菜是很贵的。菠菜,荠菜这些都要卖到一斤二钱五分白银以上。5oo多斤的平菇卖到刘家港,崇明县城,松江府,足可带来一千两百多两的纯收入。

黄复华利用不易透气的陶罐品种来代替玻璃罐,用木塞封口。把食品放在罐内,盖上塞子。高温蒸煮消毒后,罐内气体从木塞缝隙里蒸。然后再用蜡密封罐口和木塞。

“这样的恶人,你们怎么不去告官啊。”

这两条沙船是同一型号的,全长约3o米,宽约9米,型深25米,水线长约22米,水线宽约66米,吃水15米,装船容量约为13o立方米,相当于4oo料。

当然,大伙平时听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那个诸葛孔明好像也有这个本事。

“府外有个本县治内的年青人求见。这是礼单。”

每个小陶瓶加个木塞,用蜡密封,成本不到两文钱。黄复华提供原料,让十户黄家寨的人帮忙,依他教给的法子加工。每户每天加工12o瓶左右,每三瓶给工钱一文。这样每户每天轻轻松松就能赚到4o文铜钱,一年下来就能赚近十五两的银子。

不管什么枪,都要用子弹。子弹里的核心部分无疑是火药。不论是为了在现代保持低调的需要,还是从大明时代的技术可行性分析,黄复华的最佳选择就是搞黑火药。当然,少量地采用其他合适成分,提高一下火药的威力,还是必要的。

因此,护卫队就是军队,要象以前戚继光将军的戚家军一样,纪律严明,所向无敌。

“他二叔,这红纸上都写着啥?”

“我了解一下那几亩地的情况。这一亩地,一年能有多少粮食啊?”

这个时空机器不用黄复华提供能量,不限次数,除非遇到核爆炸,否则也不会被损坏!而且传输时也不会对光圈周围的物体造成任何损害!更绝的是,到达的那个时空点的两米直径内,和现在时空出的地点的电磁波信号能双向传输。这就意味着网络和手机还可以在古代的一定范围内使用。

在明末的苏州府太仓州崇明县东北区,今天崇明岛上的合兴乡的位置,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叫做黄家寨。

侯继高率领官兵悄悄来到嵊山岛旁边的枸杞岛,随时准备出击在嵊山岛的倭寇。两岛之间只隔一道海峡,风向好的话,木帆船只须半个时辰就可到达。侯继高请来几位老渔民,向他们打听嵊山岛的地形情况。正说着,忽听得船桅上的鳌鱼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一位老渔民说:“这回倭寇要倒霉了!”

原来嵊山岛有两个可以泊船的海湾,一个叫箱子岙,一个叫泗洲塘。箱子岙朝西北,而泗洲塘朝东南。所以船只到嵊山避风,总是东南风停在箱子岙,而西北风泊泗洲塘。现在风向转了,刮起了东南风,倭寇的船都在泗洲塘,如不及时转移,肯定会生危险。

侯继高听老渔民这样一说,连忙点起战船,带了硫磺、硝石等火器,朝泗洲塘猛扑过去。倭寇头领正喝得醉醺醺的,现风向转了,连忙命令倭寇转移泊船地方。正忙乱间,忽听得海面上响起一阵喊杀声,一团团火球直朝船上射来。风助火势,大火迅蔓延,倭寇的船队顿时成了一片火海。风,火,浪,三路夹攻,不一会,倭寇全军覆没。第二天,风过天晴,侯继高乘兴登五里碑岗峰顶,环望壮丽的海天景色,欣然命笔,写下了“山海奇观”四个大字,令工匠刻于此处。

按下这边的黄复华意气奋不说,在海上离他不到百里的地方,另一支队伍的领头人也正在豪情万丈地畅想未来。

李锦制,原是金山卫的一名普通军户,祖上三代都是从军。

李锦制为人豪爽,在普通军户中也很有人缘。但是,二十来岁时,李锦制参与了一次闹饷事件,起了不大不小的领导作用。事后,李锦制就被追究了,上头派人抓他。有朋友事先通知了李锦制,于是他先一步领着三个参与的好友,驾驶一艘小船,就逃亡出海。

后来,机缘巧合,投入了盘踞于灵龟岛(嵊泗列岛最南边的其中一个小岛)的一股海匪势力。李锦制和伙伴们经历多次战斗,在狂风险浪中数度生还,积下许多战功和人脉。终于在这个冬天,前老大因为年龄大,身体弱,旧伤复,加上感染风寒,病情延绵不起,没挨到过年,就去了。经过大家推举,李锦制成了这股近百人的海匪的新头领。

今天,李锦制领着大伙儿在年后第一次出海。大家心里也清楚,正月还没过完,出海跑船的很少,没指望做上买卖,也有着陪新老大巡视自家地盘的意思。

从崇明出,经过近八个小时的航行,黄复华和他的船队离目的地只剩下一个小时多的航程,不到二十里。

远处,一艘小渔船驶来,看到这么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船上的渔民估计心里害怕,马上就掉头远去,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李锦制领着手下们到海贸航线上平常的几个伏击点转了转,没见有什么目标,吩咐大伙儿掉头返航。

这时,边上的一个眼尖的手下,杨早,大声叫了起来:“老大,小孙他们的哨船回来了!度这么快,肯定是有情况!”

“大伙儿迎上去!”

两边不一会就遇上了,这边哨船上的小孙大声通报:“李老大,现崇明方向来的一只船队,三四百料的大船三艘,还有不足百料的小船三艘。打着黄氏的旗号,船上好象还有水军随船保护。”

周孔徒是跟着李锦制一起从金山卫出来的老伙伴了,这时近前对李锦制说:“大哥,这目标有点大啊。咱这回出来的也就六十多号人,两三百料的船两艘,其它各色小船不到十艘。恐怕是吃不下呀!”

“哈哈。三弟,这就是你不如大哥的地方了。这块肥肉,对我们正合适。我们没必要把肉都吃下去。只要我们集中所有力量,盯住并拿下一艘大船,然后划走。到时哪怕上头没货,就这船不也值个几百两银子的!”

“再说了,就崇明那里,张死人(指千户张四正)的手下有什么厉害角色?他能有佛郎机炮,或是火箭来攻我们,还是我们怕他来剿吗?!”

李锦制的一番话,说得一众海匪都兴致高涨,大声叫好。于是,跟着那只哨船,海匪们就向黄氏船队扑去。

“长,现有十多艘船向我们快驶来!”

黄复华听了报告,马上拿起自己的现代军用望远镜向着现情况的地方观察。在这晴朗的海上,高倍望远镜下,一里外的船只情况看得非常清楚。黄复华甚至看清了有个挥舞着大刀,兴奋喊叫的海盗是个独眼龙!

“所有船只加快度,保持当前方向继续航行,别掉队!”

虽然船队开始加,但有着几艘小船的拖累,还是被海匪的船队更靠近了,现在两支船队相距都不足一里地了。

不过,在追击过程中,海匪的队伍也自然地拉开了距离,两艘大船和两三快船在前,其余的被拉下了百十米。

第一次参与海上作战的黄复华,心里自然也很紧张。不过,对方实力并不占优势,自己还有利用便携时空门金蝉脱壳的最后保命手段,紧张感小了不少。

努力控制着双腿不再微微颤抖,对着同样有些紧张的一众部下喊:“贼寇真是狗胆包天,这么几个就赶着来送死。都别用燃烧弹,人杀了,给我把船留下!”

“是。”大伙儿连声应和。领头的说得轻松,看到自家实力确实强过对手,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