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子,小姑娘,是你们两个!”盛春堂掌柜见到罗立松出来与他们交谈,再一看,是昨天猜谜之人。两个小孩子,一个有聪明才智,一个又活泼可爱,当然有印象。也出来打招呼。

一想,先想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没敢用,这词的意境绝对有,但是让全词升华的那句“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那人却在,火阑珊处。”还不适合他这个小孩子写出来。否则,众人不仅要惊艳他的才学,更会惊艳他是个小色棍。

“小郎君,这酒楼有意思,要不要再来试一下呢?”那名学子还不服气。也是,猜草药太偏了,不认识的话,怎么能够猜出来。尽管认输,却不服气,以为自己倒霉,没有遇到合适的考题。

“这盛春堂的灯谜有意思呀,你们快来看,这要猜什么呢?”王澹还在考虑时,已经是有人围过来,

对于这么一个在众人面前露脸的机会,那人当然不会放过,清了清嗓子,便将他知道的事情讲出来。只一会的功夫,一个美好的故事便新鲜出炉。

穿越已成事实,自己要做的也只能是尽力生存下去,以自己这比古人多了成百上千年的见识,生存下去,活出精彩来,还是非常可能的。

看王澹的身体果然好转,再加上天色已晚,众人便吩咐王澹要多休息,又吩咐小丫头小玲照顾好王澹,这才离开王澹房间。

刚迈出门,小丫头又返身跑回来,后面跟着走进来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这两人年龄大约在三十五、六岁,同样的也是古装打扮。进门后见到王澹果然是醒过来,他们的神情激动非常,那女子甚至是捂住嘴,看着王澹,泣不成声。

儿子攀诬他人,有恶劣影响,枷号示众半日(三个时辰)。又因为他孝顺,还需要照顾受伤的母亲,减一个时辰。再因为母亲深明大义,为表彰她,再给儿子减一个时辰。天才只需3秒就能记住如此,儿子枷号示众一个时辰。将他的行为写在纸上贴出去,让过往行人都知道随意攀诬他人的后果。

看着李知县断案,王澹心中暗自称赞。不在于查明真相,真相很简单,又有证人,一听便能明白。最主要是李知县作出判罚。本来这事没有太大影响,不必处罚,可是李知县却是果断地进行处罚。以暴力维护道德,让道德惠及更多人。以后要是有人再想攀诬他人时,想到处罚就会犹豫不决,甚至到最后不敢行动。再以道德抵消处罚,让人知道有错就认,及时悔改,也能得到原谅。

看案件判完,众人都散去。王澹也领着小玲和王安回家。

王表已经将王澹到郑公书院学习这事办妥。等到王澹回家,向他说过这事,让他明天就开始到书院去。

郑公书院在淄川城郊,东北方向,离王澹家有十四、五里路。虽不远,却不适宜每日回家。毕竟那时没有合适交通工具,只靠两条腿走。

知道王澹要到书院去,母亲林氏先舍不得。但是知道这是儿子要有所成就的必经之路,也就忍住悲伤,为他收拾行李。两个妹妹也舍不得,大人还好说,小孩子听到自己亲近的哥哥要离开家,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便哭哭啼啼。好在王澹前世有对付侄女的手段,施展出来,一通哄,好不容易让两个妹妹不再哭泣。

其实王澹也舍不得。自他穿越来,虽然只在家中待了两天,却从这个家庭中感受到无限温暖。好在书院每个旬日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到时就可以回家。

第二天一早,王澹就醒来。吃过早饭,王表带到他郑公书院去,王安挑着行李跟在后面。因为到书院去要住在那儿,小玲就无法跟着去。为这事,昨天晚上,小丫头哭了一整晚,却也没办法,只得在家中。好在林氏知道小丫头对王澹好,也没安排她做别的,只让她跟在自己身边。

到了书院,王表直接领王澹去找山长叶志。送下王澹,王表就赶回家中。

郑公书院有六个班,近二百名学子。分为甲乙两个等级,甲级有两个班,乙级四个班。王澹初进书院,自然是分在乙级班。甲级班的学子,都是参加过县试,获得参加解试资格者。

叶志向王澹问了几个问题,王澹虽然知道一些诗词文章,知识却并不系统,而叶志所问问题,涉及到科举的各方面知识,王澹并不能完全答上来。

问过后,叶志明白王澹的水平,虽然有睿智,基础却薄弱,带着他向乙级三班走去。

三班先生是一位老者,此时正在上课,见叶志领王澹进来,停住讲课,问他们的来意。叶志讲明情况后,老者点下头,将王澹安排在后排一个空位上,再继续讲。讲完后,安排学子们诵读,自己坐在那翻看书籍。

“你怎么现在才来书院?”看老者自顾在看书,坐王澹左边一人转过头来,看着王澹,小声问他。

听到那人说话,王澹看了他一眼,那人肤色黄,眼睛睁得大大的,两道浓眉向上扬着,显得英气逼人。鼻梁高挺,嘴巴微微有点上翘,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看年龄有十五、六岁。

因为甲级参加解试的时间是在秋季,所以书院中也形成了惯例,就是在秋季才会大规模地招收学子。王澹这个时间才来,当然让人觉得奇怪。

虽然年龄小,但王澹灵魂却是成年人,对于与这人交流也不觉得有什么障碍。笑了下,不去解释,却小声问道:“在下王澹,不知兄台如何称呼?还有,我们先生怎么称呼呢?”

似乎那人只是随意一问,对王澹不回答他的问题也不在意。听到叶风问,回答道:“在下6浩,至于我们的先生,姓唐名晋。”

见6浩很好说话,王澹又向他问过很多关于班里的问题,得到回答后,也算是对乙级三班有了基本了解。

两人谈话间,王澹便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看。转了下头,看过去,果然是有人在瞪着自己,就在前方靠左边的位置。看了两眼,不认识那人,也就没在意。

唐晋抬手止住学子们的诵读,又讲解一番。一直讲到中午时分,才停下来,让学子们下课去吃午饭。又让6浩带王澹熟悉书院,并给王澹安排了住处,与6浩住到一间宿舍。

“走吧。”6浩对王澹说道,“你刚来,对书院还不熟悉,我带你四处走走。吃完饭我们再回宿舍。”

王澹点了点头,跟在6浩后面。王表虽然是书院的东家之一,但他为人持谨守礼,并不愿为王澹特意安排,除了为他申请入学之外,其余全部让山长叶志按对待普通学子一般来随意安排王澹。叶志虽受聘于郑公书院做山长,却不是趋炎附势之辈,自然按照书院规定来办。

“这不是傻小子王澹吗?”

就在王澹跟着6浩即将迈入饭厅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他的身后响起。王澹一听,心中冷哼一声。自己初来,又没有招惹到别人,却是有麻烦落到自己的头上。

回转身,看了那人一眼。正是在课堂上,自己与6浩说话时,瞪着自己看的那人。

“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王澹语气冷淡,问道。任谁听到别人喊自己傻,也会心中不高兴。更何况这人从一开始就用一种仇视的目光看他。

“哈哈哈哈!”听到王澹的问话,那人却是大笑,“果然是傻子,我们见过无数次,你竟然不记得我,这不是傻小子是什么?”

听那人的话意,竟然是认识王澹。

“傻小子,你跑到书院来有什么作用?难道以为读点书就能变聪明吗?真是傻瓜!”那人继续嘲笑着王澹。

“你是哪个东西,竟敢来嘲笑我?看你长得样子,尖嘴猴腮,跟那猴子也没有什么区别!就你这副尊容,根本就是没有进化完全的猿猴,说你是人那都是在抬举你!……”王澹被那人左一个傻子,右一个傻瓜地叫,心中憋着一股火,一张口,就狠狠地骂了那人一通。

“哈哈,哈哈哈哈!”一旁的6浩听到王澹骂得有趣,笑得前仰后合,冲着王澹直伸大拇指,“王澹,骂得好,这个马奎就应当这样骂他,我也是早看他不顺眼。”

“哼!王澹,你这个大傻瓜!”被王澹骂,马奎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直想骂娘。但是好歹是书院学子,算是文人,骂娘的话有辱斯文。不骂娘又不会骂别的,像王澹那样骂人不吐脏字,他还不会。气得浑身抖,翻来覆去只知道一句话,骂王澹是个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