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现在最最安全的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什么都按照往年的来,该赚得不会少,不该赚的不要动心思,不然让福晋看出来就不好了。到时候桂嬷嬷回来了也不好交代。

兰欣压根忘了自己好有个哥哥,其实在现代还一直都想有个哥哥的,所以兰欣还挺好奇,自己这个哥哥长什么样子。

所以兰欣当仁不让得承担起来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做为一个坚定的历史爱好者,她喜欢给大格格讲历史,当成故事讲,由于兰欣总是讲得很生动,大格格也喜欢听。

所以呢,她只能像现在这样,对着福晋房间的灯火,一只手托着腮,眼睛盯着四四映在窗户上的影子,流口水,嗯,这影子真好看,那脸部的线条好美啊。身材也不错,虽然瘦了点,但是还是很精壮的,就是不知道手感怎么样。

请原谅她,此女现在正处在青春期,生长育之重要阶段,吃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不对不对,这肯定是什么地方搞错了,虽说看上去应该是三百年前的大清朝不假,但是这个肯定不可能是乾隆的老妈钮祜禄氏的闺房!

但是在二月河老师的努力下,他成功转型。历史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特别是广大女青年心中,完成了一个惊天大逆转,四四一跃成为了清穿粉丝当中人气最高的第一男主角。写四四的文多得让兰欣看了大半年才看完,估计还有很多漏网之鱼。所以她把自己很不客气的归入了四爷党的行列。

因为这个年代服务业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的阶段,当然还没有理店的概念。所以剃头的师傅们只能在路边摆摊儿或者走街串巷,但是这样其实是很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谁愿意大冷天的在外面剃头呢,于是兰欣决定开启大清的理店新时代!

说干就干,她在前门大街租了一个门面,兰欣找到几个手艺好得师傅合作,雇佣他们来自己的店里,这样他们就不用风吹日晒,而且还保障他们的收入。然后她开始招收学徒兼职服务员,他们负责招待客人。

店的名字很响亮,充分体现了杜兰欣的个人特色:杜氏理店。

布置也是非常人性化,椅子都是兰欣亲自试验以后最符合人体学的定制椅子,其实是她画了一个图找木匠打的,有点像现代在理店坐得那种后背微微向后靠,再在椅子上铺上软软的垫子,在上面小憩一会儿都没问题。

冬天非常冷,但是杜兰欣的店里装上了改良过后的壁炉,还有持续供应的热水,热茶,和热毛巾,一进去就有一种春天般的温暖。

兰欣在店里空出一块地方,摆上一套茶具,放上几本书,这样在客人等待或者理的时候可以招待他们喝茶,看书。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小吃,瓜子招待。当然这些对于经常来店里视察的杜老板也是很重要的。

杜兰欣原来是做企业培训的,现在派上用场了,兰欣开业之前,给她的员工训话:

“从今儿起,我们杜氏理店就正式开张了,以后进入杜氏的每一个客户都是大爷,咱们一点要尽心尽力给人家伺候好了,让所有人享受一把当主子的感觉。”

她得小店很快就开张了。开业那天,为了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兰欣让学徒们举着杜氏的招牌,上面系上大红的绸子,在城中转了一大圈,前面还有人鸣锣开道,而兰欣自己则在门口又是放鞭炮,又是零食吃的,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围观。

兰欣还在门口贴出布告:杜氏理店开业大吉,因此每天到店里理的头1o名客人将得到免费理的大奖!

此消息一出,每天杜氏开门前,门口都排起来长长的队伍,甚至有人根本不需要理,也为了体验一把被人伺候的感觉,赶来捧场,为杜氏增加了人气。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得折腾,兰欣成功得把杜氏的名号在京城打响。

在此之后,虽然杜氏的理定价肯定比路边的小摊高上好几倍,但是大家都很愿意花钱尝试新鲜事物,况且京城的有钱人也很多,于是很快不断有生意上门,而且越来越多。

看其中有个师傅脑子比较灵活,但是手艺一般,兰欣就任命他做店长,帮兰欣收账管理人员,所以兰欣很开心的做起了老板,过段时间就去店里收钱。以前都是给别人打工,兰欣也终于可以过资本家的瘾了。

四爷府中,一次八卦茶话会上,冬梅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八卦。

“你们知道吗?京城最近开了一个什么,理店,专门剃头的,里面还有免费得零食和茶水供应呢。”

“怎么还有这种事,那老板不是亏死了。”秋菊一脸的不相信。

“不知道呢,不过到那里剃头还是挺贵的,前些日子我一个亲戚去了,花了不少钱,但是据说生意还挺好的。”春兰也附和道。

兰欣虽然没说话参与讨论,但是她的心那叫一个美啊,好有成就感啊,她的店都传道四爷府了,看来宣传效果灰常好。

其实她也就用了一点现在普遍的营销方式,谁让她大学里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呢,这些方法一箩筐,她才小试牛刀,结果这里的人就当成新闻了,真是没见过世面,嘿嘿!(作者说:废话,人家早生了3oo年呢。)

店里的生意好到要排队等待的时候,兰欣决定还要提价,改为一两银子剃一次头,没想到来店里剃头的人不降反增,因为京城里因为这天价剃头店又刮起了一阵风潮,大家都以去过店里剃头为一种身份的标志。

这就对了,杜兰欣的店,就是要面对高端客户滴,兰欣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做生意天才,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她肯定是太缺德了。

面对着还是供不应求的状况,兰欣很快就开了第二家店,然后是第三家,很快杜氏理连锁店冲出前门大街,称霸北京城。

升了原来总店的店长做兰欣杜氏理店的总经理,当然这里都称为掌柜的,这位宋掌柜称为了兰欣的得力助手,负责三个店的管理。然后从店里挑了三个最得力的员工升任店长,没人管一家店,这样领导班子就建立起来了。

然后兰欣在店里开始了对员工们的绩效评估,每个到店里理完的顾客都要对店里的服务,和师傅的手艺满意度打分,得分最高的师傅和服务员可以拿奖金,还可以有升职的机会。

而且得分最高的师傅,会成为下个月店里的头牌(怎么感觉像是妓院的称呼),就是写着他名字的牌子会挂在店里师傅名牌的最上面,下个月找他理的客人需要二两银子。这些都是兰欣的明创造,这叫引入竞争意识,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啊。

很快,店里涌现出了一批明星理师,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们开始喜欢找杜氏的师傅去家里专门为他们服务,当然,如果明星师傅要跑外勤的价格更加贵,五两银子一次,而且要提前十天预订。

渐渐的,店里的客人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但是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慢慢流入自己的腰包,兰欣心里那叫一个爽歪歪啊,真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赚了钱再投资,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生意的规模,这叫做资本积累。可惜的是中国人由于长期的小农经济思想,一般即使是赚了钱,也会用来买地,所以说明朝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还没怎么长大就没了。

兰欣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但是她终究还是个没有大志气,小富即安的人,没有能够脱离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于是她开始用赚来的钱在京城置办房产,没办法,谁让她还是中国人呢,中国人的字典里,买房两个字永远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京城新贵杜老板在城南买了一间大house——四合院一个,把其中几间房间租出去,这样她又可以做包租婆了。然后留一件正房做自己的大本营,平时和店长们开个会什么。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银票,书籍,以后得了什么宝贝也可以放在这里,在四爷府里是不能太招摇的低调做人,在外面就可以高调一点。

于是兰欣开始过上了有双重身份的生活,在四贝勒府,她还是那个丫头,在外面,她就是杜老板,一般她在去店里之前都会到自己的家里换上一套华丽的衣服再出来晃荡。这种感觉就像是电影里的特工一样,就差手里没拿把枪了。

自从成为了杜老板,兰欣走路的时候都感觉脚下带着风,头总是抬得老高,这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后总结成一个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