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请我转达先生,希望先生能在他收拾完蔡锷和辰冰的西南军之后保持南方的政局稳定,他说他这一次完全没有想要进军南方的意图,所以他不希望看到南方的各方势力倒向蔡锷和辰冰这方。而且他还要我説服先生联合其他的同盟会和国民党的领导人物共同一个通电,支持中央政府的讨逆行为。另外我自己也有一个要求,希望先生给蔡锷和辰冰各去一个电报,劝服他们放下武器,不要再和中央政府对抗了,毕竟无论蔡锷还是辰冰都是同盟会的成员,先生作为同盟会的领袖应该好好的劝劝他们,要他们千万不要成为内战的罪臣。”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辰冰,是四川都督,也是你们袁总统的死对头之一,大家现在一定有点心神不定,毕竟昨天我刚刚把你们当中的各级军官都抽调走了,而现在又把你们这些俘虏里面的领头的都召集在这里,呵呵。不过大家放心,虽然我们和袁总统现在的情况有了些恶化,但是我还不至于那你们这些已经放下了武器的人出气。至于为什么把军官调走,为什么把你们召集起来,我是另有原因的,原因就是我希望你们能加入我们西南军这个系统。”辰冰边笑着边看着下面的人的反应慢慢说道。

陈宏亚躲在一处隐蔽洞里,不顾洞顶上掉下的灰尘用潜望镜看着外面的情况,边看还边骂道:“妈的,北洋军这帮孙子就不怕打到他们自己人吗,不过这帮孙子的炮打得还真准,看样子一定要俘虏些他们的炮兵回来。”

做完一点防御工事的北洋军开始集结起来,打算正面冲锋了,虽然还隔得老远,但是陈宏亚甚至能感觉到这些久经沙场的北洋军身上的精悍之气。他转头向旁边的副官问道:“各团都准备好了吗?炮群都准备好了吗?”副官无奈的点点头说道:“都准备好了,师长你已经问过好几遍了。”陈宏亚啊了一声,讪讪的转回头去,然后又一下子转回来“让炮群一定要隐蔽好,等北洋军的火炮开打之后再开火,争取把那些北洋军火炮给都打了。”副官苦着脸说道:“师长,这你也交代过了,早上你视察炮兵阵地的时候已经又仔细的交代过炮群指挥官了。”

杜锡珪接到徐振鹏的后就命令后就立即和大副和炮长一起赶去了徐振鹏的司令部,走在路上杜锡珪想着自己的心思,徐振鹏应该是到下决心的时候了。杜锡珪现在是海筹号的舰长,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加入了同盟会。现在袁世凯和蔡锷打了起来,他也是倾向于支持蔡锷的,这些天,驻上海的徐杰没有少和他联络,希望他能説服徐振鹏起来反正,实在不行的话也要把海筹号给起义了。这些天,他就一直动员着自己舰上的水兵和军官,还没忘和其他几艘上的以前一块起义的军官进行秘密联络,他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实在不行的话,他至少也要拉走舰队的一半走。

被辰冰拉住的这个年轻的作战参谋也才想到了安安静静的司令部,才向辰冰敬了个礼小声的说道:“学兵连一营一班班副宋汕杰向司令报到。”

就在袁世凯在为这些通电伤神的时候,无数的人目光都聚集到了这座胡同里的总统府,这些人几乎都是北方的各种保守势力,他们本来依附于清政府,在清政府倒台后他们又依附上了继承清政府的袁世凯和北洋的身上。他们之所以依附袁世凯,就是因为袁世凯手里掌握的这十几万北洋军,现在本来被当作中国第一强军的北洋军居然在南方吃了那么大的一个大亏,三万人居然就这么的被人包圆了。北洋军的神话破裂了,他所拥有的威慑力也就减弱了,所以这些把自己捆绑在袁世凯身上的人着急了,他们都在等待着袁世凯的反应,一旦袁世凯不能继续的维持其权威,他们也只好另谋出路了,但是如果袁世凯还能向一年前一样,把民军打下去的话,他们也不会吝啬一点支持的,毕竟袁世凯被南方的民党更能符合他们的利益。

蔡锷看着两个如斗败的公鸡一样的坐在那里对自己的话不理不睬,心里面也还一乐,他不以为意的接着对王士珍说道:“早就听说过了聘卿兄,如果这一次我不是为了湖北乃至全天下黎民的切身利益的话带兵来调解的话,我说不定还能和聘卿兄好好的聊聊军事呢。但是现在我实在是不行,毕竟我们两方的军队还在对峙,这样吧,我恳请聘卿兄为了天下大义,让你的人全部的投降,不,准确的说是缴械然后让出防区。这样双方的面子里子都能保全,聘卿兄,你觉得怎样?”

吴兆麟紧张的带着一百来号人簇拥着黎元洪慢慢的靠近着王士珍的司令部,至于第一团的大部则在他们接近孝感,打出了黎元洪的招牌后就被拦在了北洋军的军营外,只有让这一百来号充当黎元洪亲兵的士兵进了里来。远远的,吴兆麟就看见了一大群人站在一处民宅前等着他们,吴兆麟就猜到了这就应该是王士珍的临时司令部了。他稍微的加快了一下脚步,手里藏着的手枪又顶了顶黎元洪,他不希望在最后的时刻因为黎元洪的原因而功败垂成。

看着在坐在那里默默不语的段祺瑞,袁世凯就知道了他的回答,袁世凯苦笑了一下才说道:“这样吧,你先去把杨度、士琦他们叫来吧,对了也顺便把梁燕荪叫上吧。等人都来齐了,我们再好好的议议,去吧。”

防守信阳城北城门的是北洋军的一个步兵队,王士珍也知道信阳的重要战略地位,而本来防守信阳的鄂军也已经被抽调了上了前线,为了保证京汉铁路的通行安全,王士珍特意的在信阳留了一个步兵标,用于保护自己的后路。

锷与辰都督窃以为如若双方在不停手,战火即可能弥漫中原大地,神舟内战再起,故此,为苍生记,为天下黎明百姓记,为中华振兴记,锷与辰都督不才,愿为中人,调解南北双方之难解之矛盾,消弭战祸,遏止内战与摇篮。

彭光列的猜测没错,那座小山上确实有很多的小石块被雨水冲下了山,一直延伸到铁路上,他让工兵连仔细的研究了这座小山的地形,然后在山上打孔,他就是要把这座山炸开,然后让被炸开的石块冲到铁道上,伪装成泥石流。这样即完成了辰冰要的既不太短又不太长的阻延时间,又不容易暴露自己。

蔡锷站在一旁,叫了一声:“辰都督,不要担心,虽然谭畏三和柏文蔚都缩回去了,但是我们本来就没有对他们报太大的希望,我们自己的西南军没有他们一样能把这件事做好。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我怕李烈钧撑不住了,本来我们打算让他和北洋军好好的打一场,但是现在英国人参合进来了,如果北洋军又赶在他之前到达武汉的话,我怕他就会缩回去了,那就麻烦了。”

欧阳武在围墙上看的分明,知道这次严重了,他立刻的下了围墙,然后拿过了卫士手里的大砍刀,带着人冲出了督军府,前往第一线阵地。当他冲到第一线的时候,北洋军已经冲击了阵地,正和防守的生力连厮打在一起,虽然生力连这几天一直没有上战场,保持着充足的战斗力,但是面对北洋强军也是疲于应付,短短时间已经呈现败势。幸好,欧阳武带着人的加入使得双方的形式才得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