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化脸上挂不住,骂道,“妈的,你怎么长得这么败性!”

易执淡定地道,“他就是白雪。”

陶化疼得抽冷气,“滚,痛得很!”

办公室里只有个研究生,特拽,“这病人个月查过,我上级医生说不用再查。”

第13章

没有照顾他的小兄弟,只是味地按摩他的前列腺,易执这是在给他下马威,他如果只靠刺激后庭就射了陶化紧紧地咬住胳膊,让疼痛唤回些理智。

桃花自然不叫桃花。

陶化总算明白过来了,心猛地跳了下,幸亏他脸皮厚,看不出红色,故作淡定道,“易主任是我老师。”

“那易老师怎么样?”

陶化已确定眼前两女是资深腐女,笑道,“哎,你们俩到现在还没对象,不会是看上易老师了吧?要我帮忙不?报酬便宜得很,两顿饭就行。”

姑娘们正想回话,陶化手机响,来电显示大大的“易执”两个字。

“呀,是易主任的电话哟?”

“心有灵犀点通是什么意思呀,许蓝?”

“哎,你问我我哪知道呀,这要问陶化。”许蓝脸笑,“陶化,教教你牛姐这七字是啥意思?”

陶化假装听电话对这两人的话置若罔闻,大步走出休息室,看似淡定,实则落荒而逃。

“突然发现,在本院工作真美好。”两腐女对着陶化背影冒粉红泡泡。

易执让陶化来办公室趟。才九点钟,办公室里只坐了易执位闲人,边看手机边往嘴里塞巧克力豆。

“找我有事?”陶化坐在对面,伸手拿了袋嘉顿。

“嗯。”易执抬眼,“刚刚主任说研二的开题报告要提前,你也准备下,我希望你今年跟他们起把题开了。”

陶化差点被饼干哽死,瞪着易执,“凭什么?”

人家二年级的开题,他年级的新生凑啥热闹?凭什么人家二年级要干的事,要他在年级的时候就做了。

“这事早晚都得做,你没文章怎么毕业?国内核心期刊发文周期是半年到年,你早点做完实验,文章才能早写早发。还是说你真计划发?那倒好,发文周期短。”

“我要求不高,发校报就行。”陶化抵死不从。

易执漫不经心地喝茶,“我从不知道发国内核心期刊也是高要求。”

中华牌期刊,国内不少牛人都瞧不上眼,纵然易执对陶化要求不高,却也见不得他落魄得发校报,怎么说也得对得起他申请的那些经费。

“我能力有限。”

“我知道,所以我也没要求你发。”易执笑咪咪,半点面子也不给。

陶化知道这事逃不过,但还是有些郁闷,起身道,“我去手术室。”

整形科的手术多半很快,很快就接台了,肝胆外的,上台人员中有位是熟人,陶化叫了声师兄。徐庆同的的确确是陶化师兄,本科时与陶化同系,高届。两人初识是在学生会举办的考研交流会上,徐庆同以389的高分占据台上位。两人熟识是半年前陶化被逼着来医院干活,有个月陶化都在做肝胆外的手术。

想到开题报告的事,陶化便请教了徐庆同些常识问题,徐庆同讶异,“你不是才研么,这么早就想着开题的事?”

“这种事,与个人意愿无关呐。”陶化长叹。

“万恶的老板制!”徐庆同共鸣。

“哎,师兄何出此言?”陶化刚问出口,就听主刀问徐庆同,“怎么?你那开题报告什么命运?”

“死无葬身之地。”徐庆同泪流满面,“老板说我那指标是人家二十年就用滥了的,毙了,让我重新弄。”

陶化心中动,赶是问道,“师兄你做什么?”

“我们老板自己没课题,所以让我自己想,他又说我之前出身中医,对中药熟悉,不如就做中药。做中药就做中药吧,我查了堆文献,找了两个指标,他又说不行,让我做到分子水平,操,他没经费还想做分子。”

“那师兄你这开题报告就废了?”

“谁让咱们是小人物咧。”徐庆同满心抱怨。陶化却是舒心不少,想起易执,何必把老禽兽这种生物的话太当回事?

由于与易执住在起,做起假来有难度,陶化借口回家,然后买了飞云南的机票,把大理丽江等有名的地方又玩了遍,回来后交给易执篇文档。

翘着二郎腿悠哉游哉地荡着,端起易执刚泡的茶,浅饮口道,“虽然回家了,但是学习之心从未放松,这可是老子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之作。”

“银杏总黄酮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组织与含量的影响”易执扫了眼文档,慢悠悠地读出题目,问道,“这是你做的?”

“不是我做的,难不成是易老师做的?”陶化理直气壮,半点心虚愧色也无,从电脑里拖出个文件夹,点开给易执,“你看,这百多篇文献都是我查的。”

当时向师兄要这开题报告时,师兄就担忧过,“先不说我这篇能不能过关,就说这内容,我肝胆外的,做肝保护是理所当然,但你搞麻醉的,做这个也行?”

“我博学嘛。”陶化丝毫不以为意更不以为耻,拿了徐庆同的开题报告,同时要了徐庆同所有的参考文献,以防止易执不信,这下果真派上用场了。

易执没说话,只是盯着陶化。

作者有话要说:把之前的42改了。唉,那章太仓促,惨不忍睹,想结束实在难以为继,姑娘们容我慢慢更吧。献花!

第43章

43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个经典的课题,来,跟我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想做这个?”易执脸虚心求教。

陶化被易执的态度弄得恶寒,心里却也虚,他压根儿连文档都没打开过,道,“我的看法都在开题报告上,你仔细看看。”

“为什么选银杏总黄酮?”

“我学中医出身的嘛,对中药熟悉些,自然就做银杏总黄酮了。”这是师兄的原话,陶化原汁原味地传给易执,“至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你也说是经典课题喽,我想再现经典不可以吗?”

易执诚恳地点头,“那监测指标呢?为什么做和?”

什么是,陶化自然不清楚,至于,他最初听到这三字母还是从电视里,小时候大宝天天宣传蜜,但究竟是啥玩意,陶少爷要是追本溯源刨根问底的精神的话天上都能下红色毛爷爷了,只能硬着头皮死撑到底,“开题报告上不是都写了吗?你认真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你准备怎么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开题报告上写了。”

“你准备做几组?”

“开题报告上写了。”

“你准备用几个剂量组?分别是多大的剂量?”

“开题报告上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