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兼垂道:“正是。”

站出来附议的一众官员顿时面露喜色,行列中没有表态的人也有不少眼中露出喜意。

玄烨又问道:“说起来,这次的大选怎么样了?”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8世纪是海上争霸的时代,资本积累的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以后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在这个时代奠定的,而他们资本的积累的基础,就是海权。以后的世界可以这么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玄烨放下茶盏,轻按住他的肩膀:“胤礽,无论你想做什么,皇阿玛总是在你身边的。”

胤礽仰脸笑吟吟道:“哪有单薄,还是这个样子。皇阿玛去年离开的时候是冬天,那时候是我穿着冬衣看着显壮实。况且瘦点也没什么不好,人家不是说吗,世间两大憾事:美人迟暮,帅哥福。儿子绝对算得上是美男子了,若是真福了岂非让人遗憾?”

容若被这个变故打击的险些崩溃:母亲被刺身亡,凶手却是自己一意孤行一定要娶的外室的下人!

韩大家指年前刚邀天下名伶齐聚京师,排演长生殿的梨园魁侠伶韩相思,胤礽与他有一段渊源,他时常进宫请安,这估计是撞上胤禟又生出什么事儿了。胤礽直接问道:“在哪里?”

年轻俊美的皇帝出现在众人面前之时,李去非明显看到排在身前的谢紫舟浑身一震。

胤礽微讶地扬眉。

李去非煞是新奇,道:“他们也不怕掉进河里?”

李去非敏锐地问:“笑儿,有人欺负你了?”

诚亲王即康熙第三子胤祉,胤礽与之感情甚好,闻言喜悦地道:“哦?又添了一个儿子?”放下筷子站起来,饭也不吃了,“小三倒是好福气,朕看看去。”说着就要向外走。

案边侍立的一个锦鸡补服的青年官员平静地躬身道:“皇上息怒,这帮海盗迟早是要彻底收拾的。”

钱某把酒杯一放,不屑地道:“你们知道什么!你们想一想,纳兰性德是哪一届的臣子?让他掌关外兵权的又是谁?”

众举子风雅地吟诗作对,见他这个样子,很是看不上眼,故意讽刺地问道:“李兄,好吃吗?”李去非一脸真诚的奇怪,反问道:“菜就在跟前,诸位自己尝不出来味道吗?”

暮色降下来,街道两旁的店铺人家次第亮起灯来。两人经过一座灯火荧煌的大酒楼时,仰起头来听楼上飘下来的阵阵笙歌,一不留神和路对面急匆匆走来的一群士子撞在一起。当头的当即破口大骂:“怎么走路的,不带眼睛吗?”

张口正要再说别的,他们身后竟也嘿嘿传来两声冷笑,道:“原来竟是这样!也合该兄弟我财啊!”

书生将钞票藏好,朝看过来的人们笑了笑,掩饰地扶了扶桌子前的幌子,见没有人再朝这里看,略松了口气。小童看他面色和缓下来,接着整理纸墨的动作靠近,低声高兴地道:“公子,这下钱够做一身细布衣裳了吧?”

康熙也连连点头,十五岁的小姑娘,能有这份儿才气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出身不高,也算难得了。

石氏见二人都满意,便留了牌子。德太妃眼中露出些微喜意。

宁微脸上也不由露出些羞怯的喜悦来,但仍规规矩矩地站起来谢了恩,规矩一丝不错。

复选惯常的规矩是一日阅选两旗,两旗能过初选的秀女并不多,正黄、镶黄两旗是天子亲领的上三旗,通过初选的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人,两个时辰不到就挑完了。宁微的表现似乎给秀女们带来了点压力,后面没有再出现更出挑的,有四五个人被撂了牌子。7788小说网7788xiaoshuo

这次复选,三十五个秀女,留下了二十三个。

康熙对这个结果倒很满意,选完之后胤礽陪他回乾清宫,他道:“这次正黄、镶黄两旗的秀女都不错,有两个德容言功、出身都不差,那个乌雅氏·宁微也甚出色。”

胤礽道:“乌雅氏·宁微是德太妃娘娘的侄女,德太妃娘娘想让她指给胤祚。”

康熙想起来:“哦,是了,德妃也跟朕提过。”仔细想了想,道,“这姑娘才学出众,更难得性子柔中带刚,虽然出身有些低,但也堪为胤祚良配。”

胤礽并不赞同,倒不是认为那秀女怎么样,而是她跟胤祚是亲表兄妹,这血缘实在是太近了。只是这理由他却说不出来,因为姑表联姻姨表联姻在这里实在是太常见了,姐妹共侍一夫、姑侄共侍一夫都比比皆是,康熙本人的后宫里就不只一对姐妹姑侄。

因为他跟胤祚太亲近,胤祚已经二十岁了还连个侧妃都没有,宫中已有尘嚣流言,乌雅氏是德太妃自己看中的儿媳妇,求到了皇后跟太上皇跟前,他无故驳了,更不知要被传成什么样子。

限于选秀制度、祖宗规矩和满汉不通婚的禁令,清朝皇室宗亲挑选媳妇儿的范围其实很小,只能在八旗挑选,历届秀女的人数都多不到哪里去,整体质量自然也很有限,因此这一届在胤礽看来只是平平的秀女已经让康熙很满意。

“这届秀女都尚可,我看到复选的名册里还有皇后的堂妹?”

胤礽略微有点印象,道:“是。”

康熙点了点头,道:“石家的家教是好的。”石氏十五岁嫁给胤礽,从太子妃做到皇后,为人行事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不”字,长辈同辈小辈里更没有一个不喜欢敬爱她的,连胤礽有时都免不了会做错些事情,但她竟然从来没有出过一丝差错。

胤礽以为康熙想把那个秀女指给哪个兄弟,略微有些迟疑:“皇阿玛的意思是……”

石家一门公卿,先辈就是清初重臣,石文柄本身曾历任福州将军,现在是都统,叔父华善是内大臣、定南将军、和硕额驸,石琳是两广总督;兄弟辈中,石文晟是湖广总督,石文英、石文昌是都担任过都统,石文焯是礼部尚书,出了一位皇后,要再与皇子联姻,权势就太过了,只怕不利于制衡。

康熙看出他在想什么,瞥了他一眼道:“你怎么这时糊涂了?皇后一直没有生育,石家是想送这姑娘进宫来的。”

胤礽这才恍悟,又有些不豫。皇后是石文柄嫡女,石氏没有生育,往嫡亲的女儿丈夫身边送人,即便是为了家族,这样的行为也不免让人寒心。

康熙却以为这样的行为再合情合理不过,理所当然地道:“那姑娘要是真不错你不妨便留下来。”又说了两个通过今天复选的蒙古秀女的名字,“这两个秀女也当留下。”

这两个秀女今天表现只是平平,连汉话都不大会说,但却是蒙古勋贵之女,不用说也知道,这也是为了平衡。胤礽应道:“儿臣知道了。”

康熙见他情绪不高,以为他是不满意今天的秀女,安慰道:“前几日的秀女都是蒙古与咱们满人姑奶奶,等后面选到汉军旗的时候,就有出色的女子了。”说着又严肃起来,“只是你却要记得自己的职责,不能沉迷于美色。”

胤礽有点好笑也有点无奈,道:“儿臣明白,儿臣不会的。”

康熙深知他的性格,只是顺口一嘱咐,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