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个月后,道人固定一周出去的时间,李乾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敢从黑珠中出来透透气,并且放肆的吸收空气里飘荡的阴气。

那道人走得近了,微微俯身打量李乾……的尸体。

毕竟是黑店,做了太多亏心之事,闹鬼是十分正常的。

只有痴迷进去,才有可能入道,李乾的字就有入道的痕迹。

金三娘撇撇嘴角,终究是绿林道上混的,又开着人肉包子铺,心血早就冷到极点,只是略微惋惜一点,既然事不可为,也就不在意了,朝墙角蹲着的少年喊道:“蠢儿,过来,把这些尸体都拖后面去剁了做陷。”

李乾看着边上的人都吃得热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将包子悄悄放下。

“客气什么,哈哈哈!”花当拍了拍李乾的肩膀,豪爽的大笑。

前方一片模糊,天色越的暗淡。

可是刚才一路被刘敢拉到刘二小姐面前,整个人就浑浑噩噩,跟丢魂了一样。

“这又怪得我什么了,我不是实话实说么,那李拓家世样貌人品哪一样不出众,我要是刘媛,握着这个金龟婿不肯放手哟。”另一个妾氏细眉凤眼,嘴唇消薄,面向上看着就泼辣了些。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弓马射义”,尽管不及道德文章,但也是读书人的必修课,李乾现在还徘徊在士林圈外,一旦他真正进入中上层士林圈子,这些东西就变得尤为重要。~~~~

7788小说网

正说着,已有家丁赶着一辆马车到前院。

李乾边走边不住拱手,多谢各位,多谢各位。

它在村庄上空盘旋了一遍,稍一踌躇,还是掠过了那些肥鹅。

“果然没有错,我如此修炼应该是对了。”李乾心中默默的猜想着。

原来自李乾随黑珠被带到这洞府之中,三个月内,李乾不断观察道人的行为举动,又趁着道人每周固定离开的时间,他偷窥洞府内的书籍,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似乎也看到了一线复活的希望。

这道人收藏的书籍不少,除了有《玄要篇》、《大道论》、《玄谭集》之类李乾闻所未闻的古籍玄典,还有《黄庭经》《百字碑》、《鼎器歌》、《真经歌》、《采金歌》、《敲爻歌》等五方杂集。

李乾本来就是一个好书之人,秀才出身,算得上博览群书。

所以这三个月里他倒把这些书籍囫囵吞枣都看了一遍,其中尤以一本《玄典》给他收获最大。

也渐渐了解,这世间存在一个神秘古老的玄门,这玄门虽然修的是道,却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江湖小道,而是修长生大道,甚至连李乾听说过的世间三大道教派“天师教”“红莲教”“太平教”都不属于玄门。

这复姓公孙的道人正是出自神秘的玄门。

至于这道人更多的讯息,李乾被困在这洞府里,自然无从得知。

这世上练道之法都出自玄门,所修道法,终归于一,就是得长生,脱轮回。

玄门之所以神秘,少有出世之人,也有原因。

李乾记得《玄典》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后面又有一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简单说的就是“不看不听不想,就不损神,于是可以长生。”

长生之道如此简单,却又是如此难得,人一出生,就进红尘,沾因果,怎么可能不看不听不想,久了必损神魂,不得长生,此是死胡同,其一不能为也。

天有阴阳交替,人有生死轮回,此乃天数,其二不可抗也。

但人又是万物之灵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况上天有好生之德,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唯留一线生机,玄门就是因此而来,上古有大神通人士修天道,创出玄门,争这一线,数万万年来终有得道长生之人,飞升成仙,与日月同寿。

正因此,真正的玄门修道之人虽然有入世修,但终究要归于山林,于静中求道,所以入世之人极少,也非常低调。

毕竟沾染因果太多,必然劳神损魂,不得长生。

李乾本就聪慧之人,平日里道人在洞府里他也只能蛰伏,空闲的时间太多,于是参悟那些书籍,也领会不少心得。

“这公孙道人手段神通广大,简直就是神仙之辈,假如一个凡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早就聚敛亿万财富,或者掌握庞大权利,整日美食美女,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他却甘愿在这简陋的山洞里一周只出外三个时辰,平日更没有任何享受,连食物都只是一周吞吃一颗小拇指大的药丸,简直比我在李家村的生活还要清苦,果然长生不是那么好证的,非忍受得了大寂寞,吃得大苦头,才有丁点希望。”

李乾结合书籍,瞬间就能领会到公孙道人的苦修,与《玄典》开章契合,虽然和这道人是敌对,甚至有杀身之仇,但是也不得不佩服玄门中人这种精神。

“这种长生之法,就是摆在凡人面前,又有几个人能修得,听说京城的皇帝经常请太平教的道人帮他炼丹,也想求长生,我看也是落个画饼,也没见历代有哪个皇帝真的长生了,相比下来,玄门的长生法倒是更实际一点……只是这种长生法就是送到皇帝面前,哪个皇帝又会去修呢,放下大好江山,三宫美人……嘿……嘿嘿……”李乾冷笑几声。

大道三千,玄门数万万年来演化至今,也分别演化出各种大大小小不同宗门流派。

玄典》却是诸多宗门流派唯一共通的一门法典,据说也是玄门最初的创始人天玄上人所留。

此法典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修炼之法,只讲大道,论阴阳,明心见性,至于领悟多少,却是各花入各眼,所以也不是什么无上宝典,反而是玄门中人人手一本的大路货。

虽是普通,但《玄典》之中每一句话都被玄门中人奉为金科玉律,就是无数玄门流派,无论宗派之间分歧多大,甚至是死仇,也不会对《玄典》持有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