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东汉秘史 > 第五十四回 郡守陈章夺虏 权表请诏辞

皇太子疆,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讳之。其以疆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曰“庄”。

言讫,遂罢左右将军,悉以列侯就第。

却说吴汉闻知述兵至,急引众将,分作两队出敌。大战一日,斩万余,吴败阵回走入壁。丰等赶上,分兵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与汝等逾越险阻,转战千里,志所在于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吾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合兵共御。汝等能心同一力,当锋决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元曰:“鹊在深林而笑孤凤。吾先王虽丧,后主犹胜天下。国家世承相继,岂能长于汉哉!汝今早罢战,不失功名之望。倘若抗顽,分尸碎。”

寇恂下拜,百姓遮道俯伏驾前,告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以清黎庶。”

马援即别,上马而往。回至府中,令人赍书与隗嚣之将杨广,使其晓劝于嚣。书曰:春卿无恙。前别冀南,寂无音驿。援问还长安,因留上林。

留十余日,令与妻、子同还西夏而去。有诗为证:别君征战已三年,夜梦升朝奉圣宴。

弇曰:“然也。”

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异曰:“将军故反言乎?

使者答曰:“帝令小人先回,随后兵来助。”

十万军兵齐出,四下夹攻。李松将寡,遮抵不住,勒马回走。樊崇率兵赶上。王匡兜弓搭箭,望李松奋射,中马而倒。樊崇急近拿住,令军绑缚,囚陷,余卒皆降。祟等乘胜率兵攻城。

隗嚣大喜,曰:“吾亦有是意,但未会公等约议,不敢决行。”

遂谢恩而出。再令冯异镇守孟津。各吩咐讫,萧王亲送邓禹至野,王分别各往。邓禹既西,萧王亦北。

邓禹曰:“千秋者,谓军多也。”

答曰:“吾主刘子瑜,被刘秀赶急,特来二将军处求借精兵。倘成功后,将军皆有王爵之报。”

恂曰:“司马刘秀使吾投往渔阳太守处,求借救兵。”

光武等走出其城,邓禹曰:“为此一餐小食,险失国家大事!”

光武急令鸣金收军,入城安歇。邓禹谓众将曰:“今虽胜此一阵,王兵未曾伤折,倘若聚会,必乘势败来攻,使吾不备,汝等务宜谨守。”

光武览书读罢,大喜,因令邓禹常宿帐中,与定计议。每使诸将等军要,皆询访于禹,以当其才。邓禹复进曰:“臣闻邯郸城小,枪贼果系汉室宗枝,若主公到彼,其人必降。”

忽太尉李清走至,将吴公打倒,拿下王莽,出见光武请赏。

遂令军卒开门,亲出关外迎接。望光武伏于马前,告曰:“小将接迟,恕臣万死!乞主公恩宥。”

言讫,遂邀入城。马援急令设宴,筵会三日,马援点军三千,同光武等行至昆阳,入城而去。有诗为证:末入飞熊兆幕帷,已求贤士拯时危。

再至西山过河,老牛皆投入水。众将束手无言,空回营塞而去。

复曰:“吾乃光武部下降将贾复是也。”

光武曰:“将军休罪,吾以军师之计使汝等无伤于义,非有他说。且岑彭新降之将,未得宠爱,吾与将军布衣之交,情意相投,心无疑虑之怀,故以彭为先锋。”

文叔曰:“敢问军师,计将安出?”

常曰:“彼言西鲁胡人,则无姓名,叫俺众人叫他十哥便是。主公今日往投借军,除俺和十哥二人,其下八个,只好杀人放火,劫掠财物,岂有安天下之志?主公休往。”

杜貌曰:“急早下马拜降,免遭擒捉!”

岑彭曰:“莫非妖人刘秀乎?”

答曰:“臣等盖延、景丹是也。”

遂选日起程,攻击胡阳

祝罢,倏觉一阵风过,见一红牛降下,生得独角雄壮,立于其前。文叔即上牛背,抡刀跃出,遂脱其围。后窗士诗言光武之迍:才脱兵围又困围,恍同秋雁失南飞;皇天若不垂青象,安得红牛跨紫微?

遂引于后花园内,开一室与看。都是盔甲枪刀,谓文叔曰:“此器乃王莽着令修造,暗藏于此。”

通曰:“此乃吾弟李铁,有始无终,主公休怪。”

文叔曰:“吾兄刘縯、刘仲是也。”

光曲暗思:“不干百姓之事,乃王莽出谕,故使人如此。

后写:南阳胡阳县马武谨题。自后有人题者亦多,不似此人胆大,和姓名书下。王莽读歌大怒,急令苏献出街捕获。

言讫,将水盆于前,乃披仗剑,望天密念。众人并不知所道何事。须臾,只见一星落于盆中,各夸其有神异。

帝曰:“今在何处?”

帝闻奏,急召众臣廷议。日中未决,皇太子刘庄奏曰:“南单于新附,北虏惧于战伐,故倾耳而听,争欲归义。今未能出兵,而反交通北虏,臣恐南单于将有二心。

北虏降者,且不复来矣。乞陛下详察。”

帝大喜,曰:“太子之言,甚合吾意。”

众臣皆羡其当。遂遣使回报武威,勿受其使。使者领旨,叩拜谢出回而去。

忽朗陵侯臧宫、阳虚侯马武诣阙上书,陈言匈奴之事。书曰: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内国忧其抵突。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之力,不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悬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久堕武事者乎?今命将临塞,厚悬购赏,喻告骊、乌桓、鲜卑攻其左,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也。今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臣臧宫、马武顿谨上。

帝览书,微微而笑,乃曰:“二子岂知我乎?”

遂下诏,托黄石公之说,以自诫而固却之。诏曰:昔《黄石公记》云:“柔能制刚,弱能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