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距大营不远处,终于有人拦住了三桂等人,只是看其虽穿着军服,可却没有一点军人的样子,火铳竟被他当做拐仗一般拄在地上,一脸流里流气的样子。见了三桂等人,大声喝问道:“来者何人?竟敢在大营中纵马,不知营中军律吗?”

所以三桂见到这客氏时,只觉这客氏确如月里嫦娥般美貌,白净红润的莺蛋脸,插入双髻的两道柳叶眉,光彩迷人的双目,鲜嫩的鼻子,樱桃般的朱唇,银白的玉齿,让人难以相信眼前这人竟是四十的少妇。

说话间,来人已进了小院。对此人三桂倒也认得,正是昨日曾有一面之缘的吴府副总管魏清。三桂虽看得出这魏清没有武功,可一听名字便知是魏忠贤的狗奴才,当然得处处防着点。

碧艳等了半天,没想到这三桂竟只说出这句话,气得不行,暗道:真是个不解风情的呆子,可总不能让他一个姑娘家再出口挽留,只好默默看着三桂匆匆远去的背影,呆立门前,久久无语。

没想到却被碧艳拉住袖口,碧艳一脸幽怨看着三桂,道:“大人,奴家就这般惹你烦恼?大人莫不是以为奴家已是残花败柳,才如此厌恶奴家?”

这一觉一直睡到天近黄昏,三桂才睁开朦胧睡眼,自从关外起程,一路来风里雪里,那有时间好好休息,直到今日才睡了个饱。

那客氏又道:“若无将军,这关外宁远、锦州两地怕也难保,我等怕也难安稳于此地,万岁爷即赏了你官职,哀家便再赏你黄金千两,以资鼓励,望将军不要辜负哀家一片心意。”说着一双媚眼轻眨,真个勾魂夺魄。堂下众臣早知这客氏是何等人物,也都明白这客氏是看上这个吴三桂了。

三桂心中不解,为何堂上竟有女流之辈,可既可在这朝堂之上,便绝非等闲人物,自己是得罪不起的,只得依言抬头,向上观望。

熹宗帝由魏忠贤扶上了宝殿正中那金光灿烂、雕刻精美、九龙盘绕的龙椅,文武百官按班级朝见,三呼万岁,六部九卿依例赐坐,武官参将以上,六部九卿皆得赐茶,三孤三公例不上朝,非天子有旨相如,咨询国玿方共同入朝,其余如大元帅、亚公孤衔的,同三公三孤一般,平常不需每日朝议。

艳姬美酒相伴,只觉时光飞逝,众人一直笑闹到午夜时分,魏忠贤见已差不多了,才宣布散席,众人依次离去。

有了魏忠贤这番话,想来过了今晚,三桂必将盛名雀躁,天下将再无人不知他吴三桂的大名。

对魏忠贤的这个狗奴才,三桂却不得不万分小心,自己在这京城中可是无依无靠,而此时的魏忠贤却已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如今的朝庭已经成了他魏忠贤的天下。

这赵将军一听来人是吴三桂,竟连与其称兄道弟的勇气都没有了,三桂的威望由此也可见一斑。吴宇抻手入怀,将令牌取出,交与赵将军验看,那赵将军仔细看了半晌才还与吴宇,拱手向三桂赔礼,道:“不知是吴将来此,耽误了大人行程,请大人恕罪。”

这些守城士卒虽然没什么本事,可却都是些老兵油子。每天进出城的亲王大臣,各地来京的知府、将军见得多了,可不论是各地将军的亲兵,还是那些亲王大臣的卫队,虽然动辄千人,甚至万人,可却都没有眼前这队仅有百人的骑兵来得威严,他们甚至可以从这些人的眼神中看到几丝杀气,这非得是杀过人、见过血的人才会有的。

这六人入狱不久即被酷刑至死,后人即称六人为六君子。六人死后不久,即有御使李应升为六君子鸣不平,拼死上章,细数魏忠贤七十二项大罪,魏忠贤见过,咆哮如雷,恨道:“死不尽的贼徒,还是要来讨死不成。”很快这李应升也被入狱,又因其为东林党人,遂牵扯到其余东林党人,与他同时入狱的还有苏抚周起元、御史周宗建、黄遵素、员外郎周顺昌,及已致任的高攀龙、赵南星,共七人。这七人被魏忠贤编排罪名,判了腰斩,可畏冤狱七君子,与前案左光斗等六君子,可算前后辉映。

要知后金战马可都是百里挑一的好马,后金虽以骑兵著称,可此次来打大明的二十余万大军中,骑兵也不过仅有八万,其余全是步兵。这些战马就算是在后金也值上五十两银子,在山海关附近,这等好马至少八十两,要是运到南方就更不得了了,这等高头大马就算是一百两也是难得一匹。这两千匹战马可是价值十六万两银子,更难得的是有价无市,用来换二百万斤粮食,这些粮食已经达到了千斤粮食,八十两白银的恐怖价位,由此也可见这皇太极真是急了。

三桂却不火,瞧了一眼阿敏,才回道:“抢?抢的风险太大,不如做些买卖来得稳当。”

来人仍然是那付表情,道:“救你,及你这十几万大军!”

众人顾不得寻马,全凭两只腿拼命逃跑,可又怎么跑得过快马,多尔衮此时却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跨上战马,撤出大营。只苦了后面的几千普通士卒,被三桂从后又击杀不少。

三桂听到此处,真是好比睡觉有人送来枕头,正愁实力不足,这不,马上有人送来人马,四千装备了新式长枪,并久经战场的精卒,足顶得上后金一万兵马,这下子终于可以与后金大军打上一场了。

那老头道:“军爷,我们只是些普通百姓,吃得再饱也不能上战场杀那些后金贼酋,只要给我们点吃的,不让这些孩子饿坏就行,他们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我们这些大人在这山中找点东西也饿不死,只盼军爷们吃得饱饱的,上战场多杀几个贼兵,早日将他们赶回老家,我们就高兴了。”

代善也不敢轻举妄动,忙令万五大军原地止步,不到一刻钟,这队溃兵已经来到代善大军眼前。领头的正是多尔衮,他此时却是一副狼狈,头上铁盔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身上甲胄也是破烂不堪,上面还有几道刀痕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