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女人像蜡烛,甘愿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女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她需要一个偶像跟主宰,她的生命价值体现在为那个主宰所做的牺牲上,如果那个主宰有一些成就,她可能分得一点色彩;如果对方根本是扶不起的面条,那她就只有默默无闻,但这也好过她没有主宰生活一片灰色。这样的女人可怜,但也有可能被说成伟大。

人们追逐爱情,期待婚姻。但是相爱注定是要承爱痛苦的。你当然见过那一支箭射穿了两颗心。爱,会受伤害,但不爱的话,寂寞难耐。寂寞也是一件杀人利器,而爱的苦痛中,毕竟还有甜蜜。

拒绝你的爱,也拒绝你的伤害。祈求心灵的安宁,不再爱情感的煎熬。祈求风中不要有你的声音,街头也不要有你的背影,朋友们不要带来你的消息,也不要在梦中和你相遇。希望我忘了你的电话号码,忘了你身在何方,也盼望你将我遗忘……

可是爱情偏偏喜欢新鲜,再好的东西都会日久生厌,所以有人唱:只爱陌生人。

旧时的人非常看重头,认为身体肤受之父母,自己是不可轻举妄动的。痴心女子把自己的一绺青丝送给情人,就如同把自己的身子交付出去一样。现代人对此难以理解,定情物早换作钻戒了。但是遇到情变的现代人往往还会想起断。潘虹就是一例,她因为婚变剪短了头,并且声明不遇到真爱绝不蓄,断明志之心可谓感人。由此让我想起杨钰莹,她从走红到激流勇退再到悄然复出,其间的原由大家心照不宣,可是她的一头长始终没有改变,一直那么飘逸闪亮着,这是为什么,我不得而知。普通女子恋爱不顺,烦到极处便会狠心剪去一头长,要是头本来就短,那也会剪得更短。如果是男孩,就剃光头。总之是用断表示决绝。同此心者甚众,于是有了一名为《短》的歌,歌里唱:我已剪短我的,剪断了牵挂,一刀两断,你的情话你的谎话。

记得第一次在“古今”购物,第一次由旁人协助试穿内衣的情景。一件又一件颜色款式各异的精致小衣,经由售货小姐的手细致地穿戴在我身上,对着镜子反复调试,观察比较,看款式,颜色,型号,价格……费时近一个小时,最后选中两款,花费够买一张飞北京的机票。家人得知两个小东西竟这样昂贵,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内衣嘛,穿上别人也看不见,何苦花这么大代价。我却认为值得。一个女人穿着这样精细的内衣,必然觉得自己也是可爱而精致的。人家看不见你的内衣,可是能看见你的神采。

吝啬者诫

还是在初夏时候,家门刚刚可以打开通风。一个午后,邻家母女的对话传到我耳里。母亲说:到了那边,人家问什么你讲什么,不问你不要讲话。女儿不乐意了:我说不去嘛,你们非要我去,去了又不让讲话。母亲嗔道:这孩子,哪个不让你讲话啦,是叫你不要话多,女孩子家要秀气一点儿……。原来,母亲在叮嘱女儿相亲的事宜。邻家的这个女儿长相普通,性格也不活泼,已经23、4岁了,还没有谈恋爱。

6)说到底世界还是男人的,女人可以闹独立,可家庭仍是女人生活中的重头戏,这是自两性有别开始就注定了的。新好女人应该是工作上驾轻就熟,居家过日子也游刃有余的人。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理想,近不得人间烟火。俗男凡女的爱情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在欲望和亲情间摇摆。但是,凡俗的爱情也可以升华,像米洛的维纳斯,虽断臂仍不失完美,那便是:以极大的善,还爱以自由、平等和纯粹。

有的女人就不是这样,我对门的一个邻居,人称“逛不倒”,她就算口袋里没装一分钱,也能在街市转上半天,而且还不厌其烦地把售货小姐问个底朝天,搞得人家以为她是上面下来微服私访的。

一个热爱逛街的女人有着高度的生活热情,她把自己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喜欢独自逛街的女人常常是忧郁的,冷静却难免落寞;如果两个女人结伴逛街,那么谈心可能比购物占了更大比重;要是三个以上的女人集体逛街,那就有热闹瞧了,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要么什么也买不成,要么就会疯似地买上许多她们原本并不打算买的东西。有时一个女人要买某物,其他的人却历数此物的不足,于是她便放弃了购物的打算;或者,一个女人说某物如何如何好,其他人又都信服了她的话,于是人手一份。商家遇到此类情况,那真是又是欢喜又是忧。

女人集体购物也和男人宴饮一样,有攀比的心理。一个女人的购买力在旁人看来似乎与她的幸福程度成正比,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是绝大多数女人的梦想。其实呢,有时女人去疯狂购物,不是因为她真的需要那些东西,而是借购物来转移注意力,试图以对新事物的兴趣来冲淡心中的不满。

无论怎样,女人逛街需要一双好鞋,久走而不磨脚,这是实在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