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群体是以低档旅社为据点,以专业的姿态**的身躯直接躺在被窝里,连衣服都懒得穿,以“随时恭候”的高姿态迎接上门的嫖客。

婆媳通吃的故事发生在另外一个村子里。

有时就地解决。如厨房、屋后、厕所内、猪圈旁、野外等等。成功率几乎100%。因为大部分的妇女都爱面子,尤其是农村妇女,她们基本不敢喊叫,怕丢了面子,更别说报案了。

果然没过几天,县里就派人事局的人下来考核,接着是面试。不久,录取通知书就下来了。只是通知书上写明是去人武部报到的,报到的途中又被改变了,说人武部有人了,结果就去了人事局报到。最后分配到了齐远乡政府当了一名团委书记。这一年是1993年1月1日。

丁示田是个退伍军人,当了3年的武警回乡后又在镇联防队干了3年,接着又回村任村支书,是完全符合招干标准的。但他太死脑筋了,他根本不知道考场上有那么多人作弊,还有那样的作弊绝招,他觉得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了,很多人都是在开卷考,只有他在闭卷考,这根本就不是公平竞争。

二位女工作人员不敢怠慢,进去房间硬是将耍泼的陈小芹从房间拖到客厅。

只见几个同事公然把手伸进少妇的胸部蠕动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不算,同事们还得寸进尺,又把手伸进了胸罩,甚至伸进了……

直到90年代中期,农民家中没有电视的还占着很大的比例。即使有也大部分是黑白电视,有彩电的人是廖廖无几。

因为人口多土地少,人均不到1亩水田,山上的旱地也十分贫瘠,种不出什么高产的植物,即使地瓜也要施农家肥或者化肥,否则得不到什么收成。

当年在新兵连时班长就这样教导他的:到了连队,一切都要自觉,主动,要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要不怕苦不怕累,有什么脏活,重活要抢着干,给领导和同志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以后才有利于成长和进步。丁示田至今仍觉得班长的话没错,现在我虽然不再是当兵,如果按照部队的说法,多少算个“官”了,但班长的话应该还是实用的,到了这个新的岗位,必须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印象。

丁示田仔细观察了一下齐远乡政府的周遭环境,发现,“我们亚州,山是高昂的头”,东边是山,南边是山,西边是山,北边还是山。开门见山,抬头也见山,反正“环滁皆山”也。在他们这个山区县,除了山,还是山,好像全世界的山都跑到这里来开会了。就在政府前面百米处,两边座落着几座半新不旧的房屋,长不过二百米,这就是齐远乡的所谓街道,远不如大乡镇的一个自然村繁华。

第二天,丁示田拿着那张录取通知书到了县人武部,谁知竟出了意外。人武部的人告诉他这里不要人了,让他去县人事局报到。

极爱面子的邱桂英一直等到夜里十一点过后,估计干部们都入睡了,才关起前后两道门开始质问毕应滔。一贯大男子主义的毕应滔岂肯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是那种“没有当场逮住绝不承认,即使被捉奸在床,一旦穿上裤子又不肯承认”的顽主。

被老婆多问了几句的毕应滔,竟暴跳如雷,朝邱桂英狠狠盖了一巴掌,并一把将她从床上拖到地下,叫她滚回老家:“回去死。”

邱桂英原来并不想跟随毕应滔到齐远乡政府来,只因孩子都已长大,女儿出嫁,两个儿子一个在外读书,一个出外打工,家里就剩她一个人,甚感孤独,才恳求毕应滔将她带出来。

一方面也深怕当了干部的毕应滔狗改不了吃屎,照样和以前一样四处寻花问柳,让她天天处在议论的旋涡中,损坏了名声,让她当乌龟不说还毁了家族特别是市里那位亲戚的名誉。

邱桂英之所以跟着出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约束这头不检点的公猪,谁知她的担心竟成事实,果然风言风语就传进她的耳朵,并且比起在家乡时有过之而无不及。邱桂英伤心抽泣着,一夜未眠。

第二天,家属们看到邱桂英红肿的眼睛,问她怎么回事,她回答没怎么,是被蚊子咬的。

出来工作之前就成家的丁示田命中注定有一个不幸的婚姻。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么不幸的话却落在了丁示田的头上。

一步走错终身错,人生没有回头路,更没有后悔药。假如一切可以重新再来;假如时间可以倒流;假如父母可以选择孩子;假如世上可以买到后悔药……。丁示田都不会选择现在这一切。

其实造成这个无言的结局皆是缘于那次错误的邂逅。老天不该让他认识那个素质差得几乎浑身上下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让他抱恨终身的人,这个女人就是他现在这个妻子伍春桂。

这话还得从头说起。丁示田是在一个饭局上认识她的。退伍后的他在一位老所长的安排下在一个国营企业食堂代理总务,就是负责买菜,也就是现在说的打工。但在当时还没有“打工”这个词语,大家都习惯称“工作”。虽然叫“临时工”却有“转正”的希望的。又是在“城里”,所以是一份很令人羡慕的“工作”。

正当他对“家”这个概念已相当迫切、相当强烈的时候,月老适时出现了,做了上述的安排,让他遇见了她。

不知怎的,初次见面,就心有灵犀一点通,像久违似的,彼此心照不宣,甚至连语言都是多余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被对方捕捉和领会。

“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这一切,都没能逃过他的战友和她女伴的眼睛。在大家的“促成”下,接下来的事便顺理成章了。

于是“爱情”一不小心便闯入他的生活。

幸福的部分都是相似的,就跟电视、电影中的画面差不多,无非就是卿卿我我,花前月下,闲庭信步,耳鬓厮磨。

她鼓励他好好干,争取早日转正,成为当时人人羡慕的城里人和国家正式职工,端着铁饭碗;他安慰她耐心等。彼此之间有倾不尽的相思,吐不尽的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