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学着猴儿攀在他身上,两只长腿紧紧夹住细腰,指挥道:“去把蜡烛灭了,我们生孩子去。”

听话听音,她如今这般走运,撞见了大户人家丫鬟计划做阴私勾搭,南风此时是走不敢走,留不敢留,幸而站在墙后面,遮住了身子。她竖起耳朵细细听着。

“敢情好啊,我就知道梁四姑娘寻的名医话儿。

“那个,就是,你能陪我去吗。”

时至午后,正是夕阳西下的时辰,落日的余晖将街上的石板路烤的发烫。南风慢慢走在屋檐树荫处,特意又绕到那日撞见的地方,上面盖满了大大小小的药渣,野狗在里头翻叼,苍蝇嗡嗡乱飞,一股恶臭让人避而远之。她捡起枯木枝,捂着鼻子调减了会儿,根本分不出来还有没有那副药。

月娥果然不依不饶摇着亲爹的手臂,娇声软语道:“爹您看您,说话声忒大,我耳朵疼。这是好事,您想岔了,不是广集哥哥说的,这是我自个想的。您想想,这每年秋闱考秀才的读书人得多少啊,广集哥哥每日苦读,才学出众,可是再厉害的人没人搭梯子上不了高山啊。我已经打通好了,只消给葛先生送上礼,先生自然会另眼相待。”

56

那样强烈的欲望,想要吞没彼此的欲望,她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耐,胡乱扭动着,就是不得其门。他就是不给她,却是耐心的戏弄她。

王氏抓起南风的手,帮她茶杯倒了一杯水,道:“可是吓着了,方才你胆子真大。”

“胡说,莫非鸡染病还会染的人身上不成。”

南风不禁头疼,月娥从小就小气,他们俩姐妹一起多少年,南风就抢过一根簪子,还是肖融安送给他们的,其余的,她穿不上的衣衫,除非是太破太旧,才施舍给南风。怎么一遇见薛广集,和狗吃了脑子一样,完全大变样。

融安错愕看着眼前眉飞色舞的娘子,险些咬破舌头,状元娘,亏她想的出来。“娘子志存高远,夫君当然要满足,来来,给你看看我们家银子。”

嘴皮上挂油瓶,这句话好久没听到了,南风小时候就是个受气包,最爱生气,一生气嘴巴嘟起八丈高,黄氏经常取笑道是嘴皮挂油瓶,重活一世,学会了隐忍,很少生气,再也无人这么说了。

“啊,”南风回神过来,屋外床单和心里一样飞舞凌乱,“怎么外头挂了怎么多被子衣物啊,大宝又尿床了。”

未来夫君是怎样的人,前世偶遇几次,竟是连样子也没记住,今生是误打误撞结了姻缘。前世的命运是自己的选的,却是悔不当初,今生的路是家里定的,好坏都要走下去。

25

孩子的小肉爪摸到她脸上两渴清泪,动作轻柔起来,好像也会哄人。

南风推辞了一番,还是接受了,簪柄油光发亮,可见平时也诸多喜爱。

南风点点头,大宝现在一岁多了,见风就长,食量好,胃口大,独独爱吃肉。谢家就是再宝贝儿子也不是顿顿能吃的起,村里人家请客都有鱼肉等荤菜,大宝平时不理人,有人给好看的,便是叔叔婶婶甜死人,自个爬上桌子不肯走。

南风是个闺女,大人一般都不会当着闺女的面谈论。黄氏明白了南风的意思,不过脸皮厚惯性了,把炒的油乎乎的猪耳朵一股脑盛在碗里,拎着最大最肥的一块就往嘴里塞,含糊不清道:“你这丫头,婶娘不是为你打算么,怎么说婶娘也是半个娘,总不会害你。”

南风先去柳二家的肉铺转了转,柳大穿着油光发亮的衫子,手起刀落给猪脚剃毛分骨,他抬头看了一眼南风,露出两只硕大的鼻孔,里面长长的黑毛看的一清二楚。“还是要一斤瘦肉。好嘞,你等着,我给你垛。”

柳青好似早就知道她会问一样,皱着眉头道:“你就别操心了,一天都问百八十遍,听着耳朵都长茧了。信早就送出去了,少爷有事缠身,得闲了定会赶过来。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肖大夫扶着黄氏的脉,摇头道是无碍。南风这才放下心来看戏。

“是谢某教女无方,还望亲家海涵。”谢长生起身作揖,续道:“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夫妻缘分乃天定。贤婿是谢某看着长大的,当的起是一表人才,人中龙凤。我儿能嫁与你为妻,是修的八辈子的福分。小夫妻过活,哪有牙齿不碰舌头的,小女纵有百般不是,还请看在她肚里孩儿的份上,饶过这一回。贤婿高榜得中,谢某愿摆酒七天相贺,另有贺礼。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贤婿前途远大,还望承某的情。”

谢长生的台阶给的这般低声下气,十足给了薛广集面子,面子有了,好处有了。

薛广集惯会说话,他立马起身扶住岳父,道:“爹,您老起身,我受不得您的礼。月娥嫁来我们薛家,本以为能给她挣个好前程,都是我无能。下半生只怕是在村里开个私塾教书谋生。不忍她吃苦,顾出此下策,是我的不是。”

好一个重情重义的秀才郎!谢长生拍着胸脯道:“委屈贤婿,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寒暄推辞一番,便事了了,待出门的时候,薛大舅和谢大伯勾肩搭背冒着寒雨相约喝酒去了。

有些事跟约好似的,当晚月娥痛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生了个大胖小子。这次生产极险,产妇血崩差点救不回来,后来在床上瘫了大半年,才能下床行走,身形不复窈窕,腰粗肉糙,宛如肥猪,生养艰难——

作者有话要说:后面就要揣包子了吼吼吼

82

最近清水镇最出名的人物乃是头名秀才黄文正。南风他们一踏回家门,就收到了黄家的帖子,是黄家人亲自送来的,道是务必要去。一般来说,村里中了秀才,那是全村乃至全镇的大喜事,不用人请,大伙蜂拥而至去道贺。南风和融安因在三家村耽误了时日,还未来的及抽身道贺。黄家派了小辈来请,这是请长辈的礼节。

肖金柱听说有这门亲戚,高兴的合不拢嘴,正愁没关系攀呢。亲自去自家的布铺子里选了几段好绸缎,并上美酒银两,带着周氏和融安两口子亲往道贺。便是在路上禁不住可惜:“可惜我们家姑娘定的早了,黄秀乃是一表人才。”

俗话说寒窗十年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黄家落魄的时候,亲戚都借遍了,就连多年无来往的肖家,小舅妈也咬着牙开口。如今都是赶着趟儿送钱,只怕人家不在乎。

肖金柱是惯会说好话的,南风曾亲眼见过他变脸绝技,让人叹为观止。人就是这样,喜欢和聪明人说话,爱和单纯的人交好。公爹的弯弯肠子呢,她猜不出,也不好接话。

偏周氏也不搭话,肖金柱自说自的没意思,便把目光对准了儿媳妇,用亲切和蔼语气问道:“媳妇知道黄秀才定亲了没有,老爷我在清水镇上还有几分薄面,帮他相看也成。”

问她,愣了一下,随即回道:“以前是没有,现下就不知道了。”

其实问也是白问,不管定没定亲,这会怕是媒婆把门槛都踏破。肖金柱能想到的,其他乡绅富户能不想到。

一旁背着绸缎美酒的肖大夫插嘴道:“爹,这事自有秀才爹娘操心,不管咱家的事。”肖家三个儿子,老大在外头狠,在窝里怕,肖金柱一瞪眼,他就要哆嗦。老二是个老实人,不敢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陪着长辈说话不故意掉书袋子,句句到人心坎,话话谦卑至极。就是周氏,也笑的合不拢嘴,真心喜欢黄秀才。

南风陪长辈坐在一旁,偶尔接话两句,也得到这位秀才的青眼。更出于意外的是,融安同他也能说的上话,看样子是老相识。

堂内诸人其乐融融。

陪着说了会,黄秀才和融安相约到到隔壁同众人说话去了。便是舅妈刘氏也不得闲,要忙着招呼客人。

“亲家母真是教出个好儿子,不仅书读的好,这人做的更好,日后的前程自不消说。”周氏盯着南风的眼睛,半晌,微微叹了口气,道:“你公爹还说什么融月,这哪里是能配的上的。若是你当年,或许还有几分希望。”

男婚女嫁,都已成家,周氏也就是一句玩笑话。其实黄文正起蒙的晚,到了十一岁根上才开始拿笔。刚开始是在村里的私塾念,成绩很是一般。舅妈为了儿子念书卖屋卖首饰,拼了命的供着。当时是没人看好的,就是舅舅也觉得浪费他卖酒的铜子。加上两家断了往来,黄氏后来知晓黄家的情况,也时常有救济,没往儿女联姻上想的,后来黄文正书读的好了,南风也定了亲事,这个念头便彻底打消。方才听舅妈的意思,黄文正还未定亲。

“娘说笑了,表哥往后是有大出息的,这姑娘是任由挑。到时中了举,更不一样了。”南风笑眯眯道,伸手为婆婆剥了个桔子,续道:“家里的田产挂在表哥门下,以后也少了赋税。”

周氏满意的点点头,接过媳妇奉上的桔子,道:“这孩子方才问我们来着,道省的开口了。还是你有福气,这门亲戚以后可得常来常往。”

秀才头名考进士十拿九稳,尤其是鹿鸣书院在上次大考中就进了将近大周四分之一的进士,各地考生慕名而来,黄文正中进士已经是铁上定板的事。这门极好的亲戚,就是拐着弯也想来巴结。她躬身答道:“娘说的是。”

一副乖顺媳妇的模样,大抵好坏也是比较出来的,如今周氏看南风是越看越满意,月娥的那些事让她越发冷情,只剩下点面子情。南风知进退,对公婆打心眼孝顺,对夫君也上心。除了一桩事,她不免把目光对准了媳妇瘪瘪的肚子,嫁过来也快一年了,瞧着两人感情也极好,怎的就不见动静。儿子那里也曾试探过,便被他两句堵了回来。

“多说外甥像舅,有个状元舅舅,外甥也定不差到哪里去。”周氏正注视南风,目光是掩饰不住的期盼。

“嗯……”她含糊地应了,婆婆的心事也是她的心事,人人都是成亲就传出了喜讯,怎到她这里就不对了。夫妻房事除了她来葵水,隔一天要做一次,有时夜里还不止一次。

婆媳俩在这边说闲话,那头窜来一憨头憨脑的汉子,正是多日不见的北风,南风未来肚子里孩子的亲舅舅。

周氏看这模样也知是两兄妹有话说,便摆摆手让他们去了。

“哥哥,你也来了。”南风说完就想咬了自个舌头,好像北风不该来似的,论亲疏,嫁了人的南风不必北风亲,也该来贺贺。兄妹俩站在院角的梧桐树下,北风模样没大变,就是衣衫穿的整齐多了,身上寻不到一个泥点子,到底是成了亲的人,气色都好了很多。

“唉,”牛北风挠头憨笑,“妹妹你吃了没有,最近你嫂子做了饼,我一顿能吃八个,我要她多做点给你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