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获悉二路兵败的消息,大吃一惊,根据以前的作战经验,唐军不可能这样穷追不舍,难不成他们吃了啥猛药,变得这样凶悍,这样不要命地攻击义军。王仙芝不知道李儇已经委任曾元裕负责指挥中原唐军,对曾元裕完全缺少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王仙芝对唐军主帅不了解,但曾元裕却对王仙芝的作战风格了如指掌。曾元裕熟读兵书战策,从军多年,作战经验丰富,治军又十分严苛,远非宋威可比。在晚唐的将帅群里,曾元裕属于一流水平的大将。王仙芝遇到曾元裕这样的强劲对手,在粮草断绝、兵力薄弱的情况下,想取胜,完全不可能;想突围,也是难上加难。

王仙芝的东进计划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展战略,但是连续作战、长途行军,义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大下降,二万多人里,将近一半是伤病员。只好在长江北岸走走停停,因为义军曾在这一带活动过,所以百姓们对义军非常友好,有不少百姓参加了起义队伍,这样,到达蕲州时,王仙芝所带的人马增加到了五万多人。但仓促之间,很多义兵没有刀枪,就用简陋的农具当作战武器,也缺少进行训练的时间,战斗力不强。原来的军需物资都在申州大战时丢在战场上了,所以此时的王仙芝义军,粮草断绝,幸亏靠当地百姓的捐助,才勉强打着过日子,义兵只得用树皮草根充饥,很多人面黄肌瘦。

纪忠得令后,马上向义军各部作了传达,义军连夜拔寨而起,向安州进,王仙芝亲自断后。因为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雪,夜间从城楼往外望去,义军的动向,唐军看得一清二楚,但申健、庞虎没有开城追杀,依旧龟缩在江陵内城,等待援军。

申健、庞虎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的主力在内城,虽然外城被贼寇攻破,但我们江陵的内城防御工事固若金汤,堪称中原一流的城防工事。请杨大人放心,我俩一定全力组织内城防御,确保杨大人安全!请杨大人将兵符交给我俩,我们好调动全城兵马。”杨知温是个文人,根本不会指挥打仗,所以申健、庞虎才这样说。

老陈连连点头:“李将军,小人是在柳老爷那里做长工的。”李尽忠点点头,说道:“看你跑得这样辛苦,这样吧,这三两银子作为奖励,拿去吧!”

“吴老伯,我是君立,快开门!”汉子急促地说道。

曹全晸是一个特别爱面子的人,在他心里,名誉比生命更重要。曹全晸点了一万五千人马,几乎倾巢而出,出至阵前,曹全晸举着双鞭大骂:“黄巢,你算什么好汉,偷抢我的粮草,有本事咱们真刀真枪干一场!”黄巢哈哈大笑:“曹全晸,你死到临头还睁眼说瞎话,你难道不知道三十六计里有釜底抽薪这一计吗?你现在粮草被夺,就像瞎驴撞槽,乱蹦乱跳。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念你是忠勇之士,何必苦苦为腐朽透顶的李唐王朝卖命呢?到我这里来吧,黄巢决不亏待你和你的部下。”

此时一轮红日西沉,天色渐晚,曹存实看着这些残兵败将,都无精打采,不禁悲中从来,他带着哭腔对李承佑说:“承佑啊,这次我被黄巢杀得一败涂地,三万只剩下二三千,怎么有脸去见郓州军民啊?”边说边掉泪,突然,他一拍自己的大腿,仰天狂笑:‘“我看黄巢徒有虚名,如果在这里布置一枝人马,我命休矣!”曹存实笑声刚落,只见对面卷起一阵尘埃,当先一将,手提枣阳槊,胯下大红马,率领一彪人马如飞而来,黄巢厉声高叫:“曹存实,听说你要掘我和仙芝大将军的祖坟,你好大的胆子!”曹存实此时吓得魂飞魄散,他问李承佑:“承佑,现在如何是好?我们还能不能杀出去?”李承佑叹了一口气:“弟兄们二顿饭没有吃了,如今人困马乏,只有听天由命了。”曹存实出至阵前,“扑通”一声跪在黄巢面前,央求道:“黄将军,下官言语粗鲁,得罪了黄将军,我听闻黄将军爱民如子,从不滥杀无辜。存实奉旨征剿,也是迫不得已,看在大家都是齐鲁弟兄的份上,请黄将军手下留情,饶恕我们这一次。存实必定永远感激黄将军的恩德,保证以后不再冒犯黄将军的虎威,黄将军,饶了我和我手下这些可怜的兵士吧,好看的小说:!”

乔钤、牛锋在楚丘严阵以待,杜慆、曹存实提兵前来,连攻了几次,一点便宜也没有占到,反而折损了三四千人马,二人一合计,还是保存实力吧,干脆扎营观望,就在楚丘北面原地不动。

杨复光一方面派亲信骑快马火赴京呈上奏章,另一方面准备了很多金银财宝,派家人亲自送到田令孜府上,央求田令孜一定要为他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一口咬定宋威谎报军情,纵敌成患,必须革职查办。田令孜收了厚礼,杨复光又是他一手提拔的,当然要为杨复光说话,卢携虽极力为宋威开脱,毕竟田令孜是李儇的“干爹”,李儇不但没有查办杨复光,还听信田令孜之言,在狗脊岭斩了楚彦威、蔡温球,这二个叛徒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并下诏严厉斥责宋威,命令宋威马上出兵,剿灭王仙芝、黄巢。宋威接诏后,等宣诏宦官一走,气得他大骂杨复光,狂砸府里的古玩,泄心中的愤怒。

尚君长知道自己身份己经暴露,不可能再隐瞒下去了,索性立起身来,似一棵青松一样,顶风迎雪,大义凛然,宋威、张自勉等人望着尚君长喷火的双眼,不由得往后退了一下。尚君长仰天长叹:“这次被擒,乃是天意,非君长不为!仙芝哥,您多保重,君长先走一步了!天补平均!杀光贪官!”话音刚落,尚君长一头撞向墙壁,血流如注,壮烈牺牲。

柳彦璋率领一百多艘战船,自己亲自当先锋,站在一条大船上先开路,直奔江州而来,此时正好是顺风,船比平日快了好多,真个是劈波斩浪,浩浩荡荡。彦璋此时感到江州己是囊中之物,心情十分舒畅,在船头上唱起了家乡民歌:“一对对那个飞鸽来,白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百花来开放来万紫千红,五谷丰登好收成,万众来个奔向锦绣前程楞楞楞……“义军将士听了,都大声喝采。

王仙芝和众将经过周密部署,果断从蕲州出兵攻打唐军,接连占领鄂州、安州、随州,活捉了随州州长崔休徵,襄州唐军将领李福派他的儿子增援随州,被王仙芝率军中途截杀阵亡,李福悲痛欲绝,上表李儇要求增援。李儇这次可真是急了,亲自升殿点将,派大将军李昌言,率凤翔特遣兵团增援李福,并严令宋威、曾元裕、崔安潜围剿王仙芝,否则一律革职查办,决不宽赦!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蕲州府衙里,王仙芝品着龙井茶,和众将说说笑笑。一名亲兵进来禀报:“大将军,杨复光来信。”说完,呈上书信。王仙芝接过一看,心里乐开了花。信中大意:大唐天子答应言和,请王仙芝遣使到洛阳谈判,议定军事分界线。王仙芝招招手,示意将领们过来看信,尚君长等将领挨在仙芝身边,看了书信内容,议论了起来。尚君长第一个言:“言和主张,大方向不错,我军也正好趁这个机会扩充实力,整顿军队,安抚百姓。但我担心黄大哥不答应和朝廷讲和,仙芝哥还得派人请黄大哥前来商议才是。”王仙芝点点头:“贤弟所言极是,我即刻派人请黄大哥到蕲州商议此事。”

王镣走进中军帐,一见王仙芝,他连忙点头哈腰,奉承起来:“大将军威不可挡,不久定能统一天下,王镣愿鞍前马后,惟大将军之命是从!”王仙芝哈哈大笑,心情特别愉快,他示意王镣坐下,问道:“王镣,你说有要事禀报,说吧!”王镣赶紧说道:“大将军,用兵之道,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蕲州剌史裴渥是我的朋友,如今蕲州己被大将军围得水泄不通,唐兵插翅也飞不出去。大将军对我有情有义,我愿冒着被杀的危险去蕲州劝降裴渥,十有裴渥会听我的话,放下武器,开城纳降。大将军兵不血刃而得蕲州,威名远播,中原可传檄而定,天下也必将归属于大将军!”

长安大明宫宣政殿里,李儇在龙椅上二眼通红,自从知道王仙芝攻占汝州后,他一连几日茶饭不思,别看他平日嘻嘻哈哈,游乐无度,那是因为他觉得天下太平,有玩的本钱。如今义军的烈火快要燃到京城了,他焉能不急?唐僖宗李儇的智商绝对不低,他其实是挺聪明的一个人,只是聪明用错了地方。此时的李儇,一改往日的浪荡,而是脸罩寒霜,诘问众臣:“众爱卿,朕闻乱民王仙芝起事于鲁南,大闹于中原,如今攻陷汝州,兵锋直指洛阳,可有此事?”宰相卢携出班启奏:“陛下,确有此事,如今洛阳人心惶惶,百官纷纷外逃,朝廷不少命令,无人执行。请陛下委派朝廷大员赴洛阳理事,同时调遣精兵强将拱卫洛阳,追剿王仙芝,则社稷可保无虞。”

不久,王仙芝和黄巢在郏城胜利会师,出榜安民,扶危济困,百姓衷心拥戴,积极参军,义军队伍迅壮大,楚彦威、蔡温球等名士也前来投奔,王仙芝、黄巢的威名,传遍了黄河二岸!

田令孜一副奴才相,讨好地说:“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快处理,嘉奖有功将士。”

宋威一字一顿:“有再言增援沂州者,斩!”

王仙芝看了黄巢使者送来的书信,又得知黄巢攻克了曹州,十分高兴。他和孙梅、尚君长商议了一番,决定和黄巢合兵一处,继续招兵买马,整训军队,迎接更大的战斗。他和黄巢约定好日期,二位起义领袖决定在曹州会面,商定合兵后的大计。

在场的所有唐朝兵将都惊呆了,战场上一下子寂静下来,连风吹枯叶的声音也清晰可闻。良久,曾元裕长叹一声:“王仙芝纵横齐鲁、中原,历时三年,其魄力、能力、战力均很出色,可惜这样的人沦落为草寇,不能为我大唐所用,可惜啊!”

公元878年2月,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在黄梅力战而亡,黄梅之战,义军阵亡五万余人。唐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和义军相差无己。后人有诗叹曰:唐末盐民王仙芝,长垣抗暴举义旗。南征北战历三载,丹心碧血映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