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力道的反弹而向后仰去的凤舞,边抬手揉着撞痛的额头,边眯缝着双眼看向眼前的黑色。随着仰望的视角,一双似曾相识的深邃黑眸落入眼中,惊得她僵立在那里。

待东方昊出去料理诸事后,凤舞方紧皱着眉头,担忧的问道:“祖母,这是出了大事吧?皇上召父亲议事也就算了,连大哥和二哥都召进去了。”

自高夫人进了东阳公府的门,还是第一次被凤舞顶撞和斥责,心里越的慌乱,又着实委屈,只得握紧了凤蕊的手,双眸含泪的看向天太君,等着接受婆婆的教训。

那朱氏连正厢也没进,只与韦嬷嬷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喝了杯红枣茶,托韦嬷嬷转达几句对凤舞的奉承之言,便扫兴的请了辞。

就说这夏日各院子用的冰吧,都是按着份例数,由府中的冰库按月送过来,放在各院子自己的冰窖里。只是这冰库里的冰量,到底都是有数的,并不是无限量的。

内府女总管柯嬷嬷已带着所有大小管事娘子等在了天海阁外,见忘忧轩的小轿抬了过来,忙快步走过去,亲自扶着凤舞下了轿,恭敬的笑道:“大姑娘来得好早,此时府内所有大小管事都已到齐。请大姑娘进去喝杯温茶,稍作休息,再行料理事务。”

所以凡是对三个嫡子和嫡长女不利的,东方烨心里就是再疼、再不忍,也会利落的料理干净,绝不会留下后患。

以往只要她入宫来,太子定会趁机与她见面,两人似有若无的说几句相互关切的体己话。那时的她,觉得嫁过陌生人,不如嫁给天浩然。那时的她,对天浩然存有的好感,让她觉得与天浩然独处,是一件甜蜜又幸福的事情。

席氏听了这话,冷笑道:“看来高二爷和高二奶奶趁着三叔叔的兴师问罪之机,倒是做了不少的事情。这喜川伯的爵位,高大爷能不能袭上,看来是两说的事情了。”

因为距离过远的关系,那龙船上赛手们的面貌都看不清晰,凤舞只能通过东方氏的家徽,才能找到东阳公府的龙船。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位女性都希望能够穿上最漂亮的嫁衣,成为最幸福的新娘。7788小说网

只是邓嬷嬷虽然不想招惹是非,张姨娘却不愿意错过这么好的看热闹的机会。

连珠苦笑道:“夫人小产是大事,喜川伯夫人自然要赶着过来探望的。至于闹事嘛,国公爷又不是不知道喜川伯夫人的品性,抓着这种事情,自然要争几分脸面的。只是大姑娘闻讯赶去了福云轩,救了婢妾出来,算是保全了婢妾的几分体面。而且大姑娘处事的风格,国公爷是知道的,不过几句话,就打喜川伯夫人和她家的大奶奶回去了。”

高夫人当初在嫁进来之前,对这门亲事和婚后的生活,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必竟东阳公府的门第在这里摆着,东方烨的身份地位也在这里摆着,上面的婆婆又是大长公主,她填的还是长公主的房。无论从哪一条看,这都是一门好的不能再好的亲事。

李姨娘心里委屈的不行,脸上更是觉得下不来台,哭着喊道:“妾身不是有意的呀,大姑娘就饶了妾身吧,饶了妾身吧。”

说话间,连珠已随着东方烨进了正厢西里间,紧跟着进来的只有青莲一人。柯林和柯炎已回了他们兄弟所居住的东厢,那四个小丫头和八个侍卫则各自散去,该继续当差的继续当差,该回家休息的回家休息。

训也训过了,罚也罚完了。廖先生拿过昨日新挑选的字帖递给凤玲,让她学着习字、练字。待凤玲拿起了笔,她方回到书案后坐下,拿起尚未讲完的《内训》中的《景贤范》,继续往下讲解。她教书习惯由浅入深,所以讲《内训》时并非按章节顺序所来,而是挑着讲解。

说着,还讨好的将天太君面前的香茶端起,恭敬的递了过去。

虽然喜川伯府之人心里既不甘心又不满意,但却碍于东阳公府的威名,以及东方氏与皇室之间的种种牵绊,只敢在背后抱怨几句,明面上却是连提都不敢提起的。

凤舞边为天太君和席氏、凌氏布菜,边笑道:“因为两疆的战事,祖母连寿宴都没有办,孙女的及笄礼又何足挂齿。”

席氏不以为然的笑道:“大妹妹这话错了,及笄礼对咱们女子而言,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大妹妹是御封的郡主,又是咱们东阳公府的嫡长女,及笄礼要隆重大办才行。”

正说着,忽听得敲门声响起。众人忙收了声,侧耳听着双福去开了门,接着就听见她在堂屋里扬声回禀道:“老太君、大奶奶、二奶奶、大姑娘,三爷进来了。”

话落,果见东方昊一脸喜色的掀帘走了进来。

不等众人张口寻问,东方昊已先行笑禀道:“祖母,天大的喜事,北疆大捷了。大哥派人从宫里送了消息回来,说是北疆大获全胜,疆外异族送了降书。易兄和二哥已在整军,特请皇上派使臣过去签订停战议和书。这样看来,最迟二月里,易兄和二哥就可以班师回朝了。”

天太君等四人闻言,都是又惊又喜,脸上的笑颜藏也藏不住。在旁伏侍的华嬷嬷和韦嬷嬷,则笑着连声向天太君和席氏、凌氏、凤舞道喜。

席氏更是握住身旁凌氏的手,笑贺道:“二婶婶这下可以放心养胎了。二叔叔这次打了胜仗,待班师回朝,皇上定会大加封赏。到时候,二婶婶身上的诰命,也要跟着提升了。”

凌氏已是喜极而泣,边用帕子拭泪,边哽咽着笑道:“诰命乃是身外之物,只要二爷能平安回来,我也就再没有别的想头了。”

说着,又轻抚着已有些显怀的肚子,轻声喃语道:“咱们娘俩可是终于盼到头了。”

北疆大捷,振奋了大秦子民的心,也安抚了大秦子民的忧慌,让新年的喜悦氛围越加浓郁起来。

只可惜,好景不长。

大年初三,东疆也快马送来了军况战报。此次军报与以往不同,并非出自西仁公手笔,而是由太子亲笔书写。

军报内容简说,只有三点:一是西仁公与谢家大爷战死杀场,太子与谢家二爷均受重伤;二是东疆二十万精兵已折损六万,另有近两万重伤;三是请秦明帝再派精兵强装支援。

这份军报,给了因为北疆大捷,而精神略有松懈的秦明帝和东方烨,一次迎头的痛击。

太子乃大秦储君,受伤并非儿戏,何况还是重伤。吓得皇后哭着求秦明帝下旨,召太子回京华养伤。

只是,东疆战事打到这一步,召太子回京华已是不可能之事。秦明帝身为一国之君,比起太子的安危,他自然更看重战事的胜败。

于是,秦明帝一旨急召下到北疆,命易子轩和东方晨三日内整军十万,赶往东疆助战。同时,下旨封东方景为议和使臣,前往北疆签订停战议和书。

半月后,西仁公和谢大爷的遗体,以及重伤的谢二爷,被一千精兵护送回京华。秦明帝在东方烨的陪同下,率文武百官于京华正门迎接。

早已挂丧设堂的西仁公府正门大开,谢太君和谢夫人均着素衣银饰,率府内一干女眷下仆迎接西仁公和谢大爷、谢二爷回府。

陪同迎接的,还有早已抵达西仁公府的天太君、高夫人和席氏、凤舞。

当日,秦明帝下旨,追封西仁公为品护国公,追封西仁公世子谢大爷为一等护国将军,册封重伤致残的谢二爷为一等护国将军。

同时,册封谢家年仅九岁的嫡出三爷谢玉善为西仁公世子,并将年仅四岁的玉平公主指婚予他。

另,太后懿旨,封立志守节的谢大奶奶为“贤贞夫人”,册封谢大爷独女为“宁惠郡主”。

凤舞坐在床榻边的红楠木梅花凳上,看着丫鬟伏侍谢玉芙喝药,担忧的皱紧了眉头。

从八月里,凤舞在玉安公主的赏花宴上见过谢玉芙之后,至今已有五个月未见她了。而此时的谢玉芙,已无那日的神清气爽,整个人都病恹恹的歪在床榻之上,清丽的容貌很是憔悴。

待谢玉芙喝完了药,挥手让丫鬟们退下去后,凤舞方苦劝道:“姐姐这个样子,也不是办法。如今西仁公和谢大哥都已不在了,谢二哥又是那个样子,谢三弟年岁又小。谢太君和谢夫人也伤心得病倒了,谢大嫂带着宁惠郡主寡居避嫌,谢二嫂要照管谢二哥。满西仁公府看下来,也就只有姐姐能掌家理事了。若姐姐继续缠绵病榻,那西仁公府内外可都要乱成一团了。”

谢玉芙冷笑了两声,待要说话,却又因气喘不匀,引起一阵咳嗽。随侍在旁的丫鬟忙上前抚背轻拍,又侍候着她喝了两口温水,方让她气息平稳下来。

谢玉芙又挥手让那丫鬟退到一旁,方压着气喘,苦笑道:“我与妹妹情如亲姐妹,自然也就不当妹妹是外人。如今的西仁公府,已然是垮了,不过顶着尊荣封号罢了。纵然我出去掌家理事,也是无力回天。这偌大的国公府第,没有了男子顶立门户,女眷们又能成何气候?”

凤舞闻言,心中暗叹谢玉芙的不争气,又不能厉声斥责,只得耐着性子,接着苦劝道:“姐姐这话错了,谢三弟已被封为了西仁公世子。待他年满二十,行过了冠礼,就可以正式继西仁公之位。到时候,西仁公府自然有东山再起之时。况且,当今皇后乃西仁公府所出,谢太君、谢夫人、谢大嫂和姐姐、宁惠郡主,一门女眷都有诰命封号在身。纵然西仁公府无成年男子顶立门户,谁又敢小看了西仁公府?只要姐姐能站出去掌家理事,谢太君和谢夫人也就能静心休养。只要能撑到谢夫人身子康健,姐姐就算是立下大功了。”

想到年迈的谢太君、外刚内柔的谢夫人和年幼的谢玉善,谢玉芙终是忍不住的捂面大哭起来。

堂堂西仁公府,乃大秦武官之,与东阳公府向来为秦明帝的左膀右臂。却不想,一场东疆战役,给了这个百年的世家老族,一次惨重的伤本之击。

没有成年男丁顶立门户,只靠着满府的柔弱女眷,要想撑到谢玉善于十一年后继任西仁公,谈何容易?

纵然有秦明帝和皇后庇护,可个中辛酸却已是不言而喻……

凤舞见谢玉芙哭得伤心,想到世家贵女表面上虽然风光无限,却不过一辈子系于娘家和婆家的兴衰荣辱,也不禁感同身受的心酸起来。

只是她是来探望谢玉芙的,自然不好也跟着哭起来,只得强忍下心中酸楚,又打起精神,连番苦劝谢玉芙振作起来。

直待谢玉芙的心绪平稳下来,凤舞方松下口气,亲自伏侍她净面换衣,又劝了许多知心话,才辞出西仁公府,回东阳公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