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得意的事情: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

但是母以子贵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不论背景怎样,谁也该变不了那拉氏生下龙钟这一事实。载淳出生后,咸丰帝对那拉氏的宠爱更加不一般了。最引人注意的变化,就是咸丰帝渐渐允许那拉氏帮助批阅奏章。这也在情理之中。咸丰帝身子倦怠,不思理事,大清朝事情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让那拉氏批了算了,况且那拉氏从小读过书,粗通文采,倒也替咸丰帝分忧不少。可是那拉氏是个有野心的女人,让她帮忙批阅奏章,无疑让她分享皇权,这进一步刺激了她的野心。咸丰帝也渐渐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这个女人会不会干政呢?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他们要派代表到北京换约。”

1836年,洪秀全到广东省城广州参加府试,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府试。他欢欢喜喜的去了,然而却落得个失望满怀。运气并没有眷顾他。落地的洪秀全踟蹰街头,满脸沮丧,头顶的天空全是一片灰色。一边走着,他突然现脚下前边不远处,横放着一本书,封面崭新,俨然是过往的商旅新落的。洪秀全走到切近拾将起来一看,封面上赫然四大大字——《劝世良言》,原来是一本西方基督教的布道书。洪秀全当时没往心里去,随手就放在包里,没怎么翻看。

引述上面两则野史记载,旨在说明以下三方面:其一,道光帝帝在奕詝和奕訢之间的艰难选择是不容置疑的,奕詝贤而守礼,老成持重,道光帝帝很欢喜也很放心的,由此可见奕詝当选的可能性非常大;其二,奕訢深得道光帝的钟爱,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奕訢聪明伶俐,机敏好思,变通的余地大,做事情方法多,门路对头,这样的儿子怎么不叫道光帝喜爱呢?但是道光帝对奕信有所不放心,那就是奕訢不如奕詝老成,道光帝怀疑好动的奕訢不如老成的奕詝能守好家业。其三,虽说道光帝立储艰难重重,但到了最后还是决定让奕詝接替自己。奕詝即位后,猜忌奕訢,奕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郁郁不得志。

谥号:显皇帝

其三,燕王之所以胜,自有他胜出的道理。先,燕王资格老,他是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过的,无论在朝在野,都具有较高的名望。这使燕王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其次,燕王得益于朱元璋设计的帝国的格局。朱元璋的理想是“外有强藩,内有仁君”,燕王恰恰就在强藩之列,朱元璋给他足够的节制兵马的权利,使得他有条件训练忠于自己的军队。这为燕王造反提供了武装基础。再次,姚广孝使朱棣如虎添翼。姚广孝本身是个投机者,他对朱棣和朱允炆的情况可谓洞若观火,他早看出朱允炆仁慈有余,胸略不足,终难坐稳江山,而朱棣则胸怀大略,是个成大事的人。姚广孝投入到燕王的阵营,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有此三项,燕王最终胜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未曾打仗,先缚住将士的手脚,这仗不败更待怎样?大事临头,要讲大义,天子之师是正义之师,要理直气壮,而燕王之师乃叛逆之师,对叛逆之师没什么话可讲,就是一个字“灭”,岂能因为叛逆之师的领袖是自己的叔叔就心慈手软?政治斗争讲不得亲情,谁讲谁就是妇人之仁,谁就是自寻死路。这正是朱允炆的可恨之处。

历史不容许假设。真实的情况是朱棣造反了,夺了他侄儿的江山,引来后人不断的诟病。不过,真相告诉我们,诟病是没有道理的。历史不是单方面的审判,而是立体的,不能简单地以结果盖棺定论,而是要分析动机,掘本源。

朱允炆一听,当时就感到爷爷真是老糊涂了,现在危机蠢动,怎么说让我做个太平天子呢?或许他忽略了,正是叔叔们的威胁才是正经的。他小心翼翼的提醒爷爷,异族入侵,有叔叔们对付,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谁来对付?说完一双小眼睛紧盯着朱元璋的脸。

最得意的事情:朱标死后,被朱元璋立为储君

春花秋月何时了,

宋朝内部的隐患消除了,赵匡胤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开始把眼光转向外部。他和他的宰相赵普制定了一个战略。对于北方,赵匡胤无意打草惊蛇,先稳住兵力十分强悍的北汉和辽国,待南方的事情解决了,再转过头来集中兵力对其进行剿灭。对于南方诸割据势力,赵匡胤认为最难拔的钉子莫过于南唐,因为南唐是南方诸国中最具实力的国家,又凭借长江天险,占据虎踞龙盘的石头城,易守而难攻。鉴于此,赵匡胤决定采取分而击之的战略,先把荆湖、后蜀、南汉、南平和吴越拿下,对南唐形成合围,然后出重兵围攻金陵,迫使南唐国主献上降书顺表,完成对江南的统一。

最得意的事情:娶大小周后

苻坚是被宽容勒死的。

苻融对苻坚说,猛兽不可养,狼子野心,近年来天象异常,往往预示燕之余孽将起祸端,不可不防啊。苻坚一听不高兴了,反驳说,你还小啊,不懂事体,世人都说你有仁德,我看还达不到高度,要不然心中怎么会有是非呢?天下的事这么繁巨,东晋尚虎踞江表,你不思谋如何扫灭六和,反而在内部制造混乱,这是怎么回事啊?

苻坚一听,暴怒不已,大骂慕容暐失信。他心里想,哼!不识抬举的东西,桓温灭不了你,是因为我兵来救,你侥幸罢了,这次你失信于我,可就别怪我不讲仁义了,你是自讨苦吃。苻坚盛怒之下,命王猛兵讨伐慕容暐。

待到他即位以后,苻坚的政治力量已经壮大了。由于苻生无道,尽管他的恶名有着值得理解的背景,但他的行径于国于民来说,却又不容原谅。民间思慕仁慈的君主,以取代现在的暴政。朝廷内部也怨声载道,他们不希望终日活在恐怖中,希冀情况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