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君主获得军队转化卡一张。”

“陛下,臣等不是有意惊扰陛下,实在是近来各项支出过大,国库已然支持不住,还望陛下定夺!”

金钱:90万(南征军军费开支60万,北军30万)

南部危在旦夕,如此一来帝都江宁只能引颈受戮,所以杨靖心情可见一斑。

“望陛下保重龙体!”群臣跟着高呼道。

“恭喜君主获得人才转化卡一张奖励。”

“楚通乱臣贼子耳,你难道不知本侯之功足以封王拜相,再巧舌狡辩,定取你的狗头以慰本侯之心。还有,经不经陛下旨意,需要你来多言?陛下托本侯总领朝政,何须请旨,本侯所言不错吧,陛下?”

“君主,转化系统的要点必须给你说清楚。第一,只能转化本国内的人口;第二,每次转化需要获得转化卡,文臣武将、人才是一卡换一人,军队是一卡五千人,百姓是一卡十万人;第三,不能转化任务目标的敌对首领,比如此次任务的窦屠;第四,系统可升级,现在为初级系统,还会增加各种功能。”

杨靖从沉思中醒来,理了理衣冠,朗声说道:“朕知道了,领三上卿去文华殿,摆驾文华殿。”

至于经济恢复,杨靖又在文华殿与议政台大臣商议着。

“陛下,如今各处战争已经偃旗息鼓,所以臣之前的战时三法已经不能再用,否则将得不偿失!”商正司尚书桑鸿言说道。

杨靖点点头,“不错,即刻停用,而且还要及时偿还那些买爵的大臣们的钱,不然朕成了无信小人。”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国库依然不足以正常运作,所以臣希望陛下能进行经济改革。”桑鸿言说道。

“桑卿如此说,便是心有对策,且说来听听!”

“诺!”

“臣任尚书之日尚浅,不过在澧水时尝深入了解过我国的诸多民事、赋税、商业等问题。

臣以为朝廷对百姓的赋税太过严苛,按丁口纳税,百姓经济来源尽皆在土地之上,然而地多在官僚贵族手里。百姓活不下去许多便依附贵族成了佃户,因为朝廷对官僚贵族的佃户不征税,还有的为了逃税躲入深山不入户籍。

如此这般国家哪里还能征到税,只有不断压迫百姓,恶性循环,故臣以为当进行变革。”

桑鸿言说的很对,但是杨靖也很无奈,这是涉及阶级矛盾,他不能不考虑特权阶级的感受,因为他是特权阶级中最好地位的一员,稍有不慎会动摇统治。

“那桑卿有何法可解?”

桑鸿言看了看其他人,说道:“臣此次经济改革有三条。其一,均田均输法。所谓均田,查天下土地,规定官员贵族、百姓的土地多少,不得超额买卖,即使民有地可耕,勿附于贵,勿走于野。

另外规定贵族阶级土地、奴仆、佃户多少,不得超额。所谓均输,国家按规定时间向百姓定量征税,不容随意变更。免除贵族及其附属的赋税,但贵族对佃户的征税由朝廷统一征收再发放给各贵族。”

桑鸿言才说完,虞信等大臣就坐不住了,虞信赶紧进言。

“陛下不可,桑尚书对朝廷官员、贵族之势力多有不解可以谅解,然陛下深知其力量庞大,均田均输法万不可施行,这直接是挑战根深蒂固的门阀世家的权益。

这不仅仅是姜国一国的问题,而是挑战整个天下诸国的贵族权威,臣不愿姜国特立独行,为天下仇视,请陛下三思!”

杨靖听得一阵头疼,而桑鸿言冷笑连连。

“我看虞尚书是为一己私心而已,就是因为你们这群所谓的门阀世家为了私欲,占着国家财富,压迫百姓,国家才发展不了,陛下才会整天为财政烦恼。你的一句特立独行说的好,古来变法哪个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桑鸿言就是敢去做。”

“你……你这是害了姜国,害了陛下!”虞信一老头被气的上气不接下气。

杨靖不敢再让他们吵下去,赶紧说道:“你先说后两条。”

桑鸿言继续说道:“其二,军屯令。军队的军费支出过大,陛下可设置军田,各军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自给自足。

其三,重视商业发展。臣以为农为本、商为末的思想应当转变,就连陛下也曾说臣不过逐利忘义之辈尔!”

说到这里,杨靖尴尬地摸摸额头,示意他继续说。

“所以臣以为当农商并重,姜国的贸易不发达,商业死气沉沉,陛下要用国家力量去控制商业发展。官营控制盐、铁、粮、马等主要商业的经营,留下如纺织、食住、茶水等给民间发展,提高商人的积极性和地位。

开通边境贸易,扩大商业发展区间,这样一来定能国富民也富,国家殷实强盛。”

桑鸿言的三条法,其实杨靖打心里赞同,可是第一条却是很难施行,于是问道。

“虞卿以为如何!”

虞信缓了口气,脸色好了很多,“陛下,他的后两条臣无异议,然第一条臣纵死不答应。”

“那便去死,让陛下看看你的忠心。请陛下让臣主持变革,一切后果臣一人承担,决不牵连陛下,死亦无悔,别人死得臣亦死得。”桑鸿言同样不甘示弱说道。

见两人针锋相对,杨靖顿感无奈。

“你们别吵了,让朕耳朵清净会儿!”

二人怒目而视,互不相让。

杨靖仰头闭着眼睛思虑着,过了片刻,对众臣下令到。

“桑鸿言、虞信及各司听命!”

众臣跪下。

“命桑鸿言主持变革,不过第一条不在全国施行,朕许你在南部三县试行,若成则推,不成则废。其余各司不得干扰,虞信为督察官,违者皆斩。”

南部三县才遭大变,自是改革的好地方,又不触动江宁贵族的多少利益,二人只能说陛下考虑周详,于是只好接受陛下的安排。

“臣等遵旨!”

桑鸿言怎么去施行且不说,之后日子里,杨靖与炎国、冯国互派使者往来,重修于好。

毕竟冯国在与姜国的战争中损失惨重,所以也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而炎国一直以来就是联合姜国抵抗较为强大的冯国,又派使者修好。

而且炎国用了三十万赎回被杨靖俘虏的三千炎国士兵,杨靖当然开心。三国开通了边境贸易,设置了许多市所。

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姜国进入了一段和平稳定的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