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你可以不生气 > 第9章 多为拥有的庆幸,别为得不到的郁闷(1)

第9章 多为拥有的庆幸,别为得不到的郁闷(1)

强烈推荐: 妈妈是爸爸和缚主的奴隶 情虐瀚月关 心肝宝贝 枯仙 瞳尊 桃花小姐莫上勾 商道仕途 超越万界 春光乍泄

到目前为止,一定发生过很多令你感觉很不好受的事情,对吗?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了不少挫折、打击、失败、病痛,但你仍然坚强地活到今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不必为自己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而生气,那不过是点缀你人生的风景,走到现在,活到现在,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最致命的创伤来自我们自己心灵深处,因为我们死抱着残缺不放,所以我们越来越痛苦,那些看得开的人则活得自在坦然。赔了钱又怎样?不能再赔了好心情。被针扎了手指又怎样?还好没扎到眼睛。被上司批评了又怎样?回到家,还有家人温暖的关怀,而且这批评也可以帮助你提高。所以只有看得开,才能活得好。

如果你想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就不要往坏处想。想着事情会向坏处发展,事情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很多,但是快乐的事情也很多,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乐和有成就的一生,那么你就需要首先从意识里积极地肯定起来,那么你眼里的事情就会美好顺利了。

“噢,我还在喀山当了几个月的合唱团员。”高尔基说。

一天,商场里发生了争吵,引来了许多人驻足观看。一个中年人要求退电饭煲。他态度强硬地说:“我上个月才在你们这儿买的电饭煲,这才多久就坏了。你们这个电饭煲明显是质量不过关嘛!今天你必须给我退掉!”

也许你在哀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也许你正在承受难言的不幸,也许你还在这样的不幸中委靡不振,你的目光只停留在自己身上,而不幸的人不是只有你一个,有很多人和你一样身处逆境。

“还有,我爸爸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不少道理。我爸爸20多岁就开始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终于创出一番不小的事业。不过有一次,很少查看账目的他忽然心血来潮查看了账目,发现公司少了一笔10万元的账。管账的是他的合伙人,因此父亲开始怀疑合伙人多年来是否都有‘吃账’的问题。就因为这笔去路不明的账,我爸爸开始睡不着觉,后来又开始喝酒,有一天晚上应酬后开车回家,就发生了车祸。

“生活就是源源不断的事件。”当你认知到小事常常发生,生活中原本就充满了冲突性的选择、要求、渴望与不可预期的事时,你就会变得平静,不会再浪费宝贵的精力去为鸡毛蒜皮的事争斗。

明明已经过上小康生活,却总把自己当成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明明已经升到管理层,还是觉得不满意;明明有车有房,却总爱在朋友面前唠叨自己是穷人。到底什么才叫富有?年薪千万?家中有豪宅别墅?还是买辆车跟买手机一样随便?不满足,你永远感觉不到自己富有。

富有其实就是珍惜已拥有的一切。如果你想生活得快乐,那么就学会知足吧!在沙漠里,拥有食物和水才叫富有,它们远比成堆的金钱更管用;在大海上,对于在一艘即将下沉的船上的人来说,拥有救生设备才叫富有;在贫困山区,能拥有一支完好的铅笔和一本干净的作业本,那就是富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所认识的人中,最贫穷的,就是那些除了金钱之外一无所有的人。”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却并不等同于富有,尤其无法等同于精神上的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发不了财,哀叹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富翁,终日愁眉不展。于是,他就去找一位智者请教。

青年向智者诉苦道:“为什么我的朋友个个都比我有钱,而偏偏我却总是这么穷呢?”

“穷?你一点也不穷!”智者由衷地说道。

“我不能买昂贵的衣服,不能买豪华的跑车,不能去各地旅游,我什么都没有,难道我还不穷吗?”青年一脸愁容地说道。

智者反问道:“假如让你入狱一年,给你1万元,你愿不愿意?”“不愿意。”年轻人回答。

“假如让你失去双腿,给你10万元,你愿不愿意?”“不愿意。”

“假如让你失去你最爱的人,给你100万元,你愿不愿意?”“不愿意。”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元,你愿不愿意?”“不愿意。”青年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智者终于笑了:“这就对了,你拥有自由、拥有健康、拥有爱情、拥有生命,你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元的财富,为什么还觉得自己不够富有呢?”

青年听了这番话后,突然什么都明白了,于是他不再整天愁容满面,不再发牢骚认为自己一无所有,而是认真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很多人盲目地把金钱多少作为衡量是否富有的标准,的确,钱是可以让人获得物质上的富足,但精神上的自由、快乐和幸福却是钱买不到的。

富有来源于内心的满足,怀着无穷无尽的贪欲的人,即使腰缠万贯,也不是一个富有的人。平安是富,无病无灾是富,和睦温馨是富,顺利快乐是富,这些都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记住,其实你已经很富有。

2别以为每个人都该喜欢你

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即便你做得近乎完美,就算你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满分,也总还是会有人不喜欢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想法和观点,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保持统一的思想。

无论怎样,我们其实都不能得到他人百分之百的肯定。所以不要因为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而生气不已,也不必苛责自己,更不要在别人的言论里迷失了自我。

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好后,他拿到市场上展出,并在画的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任何一位观赏者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做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幅画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的。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第二天,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按那幅画临摹了一张,再拿到市场上去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个观赏者把认为最好的那一笔作上标记。当画家再取回画时整个画上又涂满了标记——所有曾被指责之处,如今都画满了标记!

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

人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比如,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听到别人的赞美会乐滋滋的,若是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新衣服,有时也会主动问别人:“看,这是我昨天新买的,今年流行的新款,漂亮吗?”

如果是得到了一片清一色的赞扬声,那还好,若是其中有人表现出不屑,或者指出了缺点,那么本来愉快的心情,就会因此而低落下来,甚至迁怒于那个说了缺点的人,从此在心中埋下芥蒂。

其实,我们周围的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经验现实中,别人不可能完全认识你的本来面目和完整形象。别人对你的认识或许如同多棱镜照出的不同侧面,甚至有可能像照哈哈镜般扭曲变形,你怎么能期望人人都对你满意呢?

有一个人是某大公司的职员,可是他却整日发愁,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比如,他和新来的女同事接触,就有人怀疑他居心不良,于是他就不敢再与新同事接近了;到某领导办公室去了一趟,就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议论,所以他没事就很少去领导办公室了;开会的时候,他说话直言不讳,就有人说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于是他就闭口不言;默默地努力工作,又有人说他死心眼、太傻……凡此种种飞短流长的议论和窃窃私语,可以说是无处不生、无孔不入,搞得他心乱如麻,都快崩溃了。

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对你感到满意,你必然会要求自己做得尽善尽美。但你认真努力,去尽量适应他人,就能做得完美无缺,让人人都满意吗?显然不可能!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只会让你背上沉重的包袱,顾虑重重,活得很累。

有一个士兵当上了军官,心里甚是欢喜。每当行军时,他总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一次在行军过程中,他的敌人取笑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军官听后,便走在队伍的中间,他的敌人又讥讽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的中间去了。”军官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敌人又挖苦他说:“你们瞧,他带兵打仗以来还没打过一次胜仗,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军官听了,腿就不听使唤了,在别人的指手画脚下,他连路都不会走了。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常常为了讨好别人,而在不觉中迷失了自我。你不会赢得所有人的喜爱,而且也没有任何人能赢得,所以请允许有人不喜欢你,这很正常。

歌德曾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吓倒,不被他人的观点所牵制。”只有常听听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别人的想法,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3为失去太阳流泪,也将失去群星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失去群星。”我们总是执着于、感伤于曾经失去的,以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惊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得不偿失。

也许没有人不会为失去太多而感到生气和痛苦,但是失去的已经永远失去,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投注在已经过去而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过多的留恋只会让你失去更多。让昨天的失去永远定格在昨天,是你活得快乐和成功的一种优雅的心态。

波尔赫特是一位着名的话剧演员,她在世界戏剧舞台上活跃了50年之久,但当她71岁时,却破产了。更糟糕的是,她在乘船横渡大西洋时,在船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部伤势严重。医生认为只有把腿截去才能使她转危为安,但又怕她受不了这个打击,因此迟迟不敢告诉她这个消息。

可事实证明,医生想错了,当医生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平静地说:“既然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就这么办吧。”

手术那天,波尔赫特在轮椅上高声朗诵戏里的台词,有人问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回答:“不,我是在安慰医生和护士。他们太辛苦了。”

后来,波尔赫特又继续在世界各地演出,又在舞台上工作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