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下半年,范文照游历欧洲,进一步加强了对欧洲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从而促使他完成了从思想到手法,都彻底转向现代建筑。用很时髦的话说,范文照的现代建筑活动,对现代主义思想在近代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后,他开始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3o年代初,北平地区一些重要古建筑维修工程,委托基泰工程司主持,他当时正在那里供职。他的设计作品,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也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在中国有相当影响。当时,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都是出自基泰之手。杨廷宝和建筑工匠们,直接参加了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著名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他设计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具有我国的建筑风格。

如果提起中国艺术家徐悲鸿,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既是艺术理论家,也是著名的画家。同徐悲鸿一样,梁思成不仅只是研究建筑学,他同时也是建筑师。他的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他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设计。

海外数年,他回国后,到了北京的五城学堂求学。他曾受教于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因此,在接受祖国灿烂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学了不少西方科学知识。当然,这又对他扬民族文化,融东西方艺术为一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自立"时期,中国人的建筑活动居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6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逐渐成长,建筑设计活动兴盛;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吕彦直以南京中山陵彪炳史册,基泰工程司作为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而在全国产生影响。中国建筑师学会、上海市建筑协会、中国营造学社对中国建筑的设计、建造和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当然,这样一来,无论怎样,林徽音也不能再回美国去养病了,因为她知道,梁思成不可能没有她做助手。也只有她,才能帮助梁思成绘制那些古代遗留下来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的草图,使丈夫的著作更加贴近实际。

也许美女都会有浪漫的往事,林徽音也不例外。据说她与诗人徐志摩之间还有过一段罗曼史,并令她们终身难忘。事情往往都有碰巧的时候,她们之间那段情,竟会使徐志摩生了意外而丧生。据说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搭乘的飞机撞到山岩而葬送了生命。

为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情,走了一生却未完结,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当然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的私人感情也很理解,始终保持着缄默。听说徐志摩遭遇不幸,梁思成还亲自捡了一块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林徽音一直把它摆在案头,以示纪念,直到她病逝。

在那些怀念的日子,林徽音还继续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她临终前,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也没说出。张幼仪却明白了,那是她对徐志摩的爱。

林徽音年纪活的不是很大,但她一生的贡献还是值得我们记忆的。她被誉为新月派女诗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胡适先生称赞她为“中国一代才女”。建国后,她在美术方面做过三件大事: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1955年4月1日清晨,她与世长辞,年仅51岁。她与疾病顽强斗争达15年,有关建筑的论文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与梁思成合著)、《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与梁思成合著)、《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等。

在文学方面,一生的著述也很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书信等,均属现代佳作。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美术作品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梁思成著作中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