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象着:小鱼面对大海,在涛声渐远中伸出双臂,拥抱海风,放声歌唱,不对,小鱼应该是个文静的女子,不应该会高歌的,应该是低吟浅唱……

她最喜欢上的是一个叫“你心我心”的栏目,那里的人大多是文人,相对来说比较纯净。她把自己的心情写成一个帖子上去,她注册的Id是“小鱼”,论坛人数很多,24小时都有人在线,一个帖子一分钟之内就沉底是很正常的事。她也没管那么多,多年来,写字一直是她的一个情感出口,写完了心情就好多了,别的也就不管了。

“那你认为我们工作室所处的行业前景如何?”杜宛尽量保持着自己的从容。

“还在吗,你愿意听听我的故事吗?”

那晚,杜宛和雪谈了一个通宵。

“知道了,我的名字叫杜宛,那你先忙吧,我也忙一会。88”小鱼的头像马上处于工作状态中。

可是他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这分不安,是渴望看到虚拟的小鱼?还是小鱼的心情随笔?可是他自己都说不清楚。飞行员出身的他,工作中一直喜欢坐得笔直。可是他现在总是靠在椅背上晃来晃去。

从那以后杜宛只要是新帖,第一个回的一定是这个叫做大海的人,在大海回了她几十个帖子后,杜宛忍不住打开大海的资料来看,原来是个住在海边的人,她忽然觉得大海这个名字好温暖。大海——小鱼!这是一种巧合吗?

这种面对面的交谈比起看邮件真切多了,田宇又一次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小鱼的聪明,一句“丫头”她就能判断出自己是谁。后来小鱼和他说,从来没有人叫过她丫头!这一句丫头让她的心里慌慌的,感觉到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情绪在心中蔓延……

以后的聊天中,田宇偶尔也说起过他远在国外的爱人,每次说时,杜宛都隐隐能感觉到他自心底的那种自豪。看得出他爱她,这说明他是个有责任心的男人。说实话,杜宛最烦那些说自己老婆不是的男人。

杜宛也有自己的原则,她从不和田宇多说自己的事。她明白,他是别人的海,小鱼永远也游不到里面。她就是罗志祥歌里的那条小丑鱼,而大海只是她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也许“只要你偶尔想起来,我就往在那片海。”就已经是自己最好的结局。

但她还是在乎大海,大海也很在乎她,他们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彼此珍惜着。面对她和大海的这种感情,杜宛对自己的一切已经没有判断的能力,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田宇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杜宛精神上的缺欠,她喜欢这种被喜悦充满心房的感觉。她平时不大喜欢和人交流,而人生在世就难免会有需要倾诉的时候。有些事情常常是不能和身边人说的,连爱人也不能说。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隐瞒真实情况,只是为了能够平安过渡,和爱不爱没有多大的关系。与其把烦恼说出来让身边的人为胡乱猜测,那就不如不说。

但是田宇不同,他和小鱼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只是纯粹的精神交流。有时小鱼就当他是别一个自己。于是,所有的压抑在与大海的交流中得到释放,而她自己得到的是内心的平静。

在田宇眼里,小鱼是那种水一样的女人,善良、温柔,才气,淡定。有着一种可以从灵魂深处,对人进行软性控制的力量。田宇曾只想当她是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朋友,可是事实上他已经对小鱼产生了依赖。

田宇以前是一个看不起,甚至很排斥上网聊天的人。他在公司是高管,上下关系都要小心应对。有时难免有让人误解和受委屈的情况,大海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或是喝酒泄。

自从遇上小鱼以后,他几乎忘记世上还有酒这个东西。不开心时他想让她知道,开心时他更想让她知道。他们谈工作、谈生活、但他们从不谈他们俩个人各自的爱人。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对方无关。

他们就像人生坐标系里的两个点,相互支撑,但各有各的位置。不能移动,亦无法改变,他们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什么。

生活中,当我们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时,自然就会到网上找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因为彼此不认识,就更容易敞开心扉,仅此而已。

田宇和杜宛的交往就是如此,有时一方有什么心事,就会上网给对方留言。如果碰巧两个人都在网上,就会聊上一会。他们从来不开语音和视频,他们有着一致的共识,那就是不让听觉和视觉来打扰他们的文字交流。他们认为没有比文字更能完整地表达一个人的心情的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能有着如此的默契,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郁闷时上网和大海说说,几乎成了小鱼的一个习惯。有一次大海出差几个月没能上网,小鱼很难过。因为他们从来不通电话,所以没有对方的电话号码。她天天挂着QQ和msn,生怕大海上来时她又不在。

杜宛有的时候会想,也许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种感情:比朋友近一点,比爱人远一点,是介于爱情和友谊之间的第三类感情;乎情,止乎礼,彼此牵挂又不给对方压力;忠诚于自己的家庭,又拥有一份内心的甜蜜;因为不滥情所以更加的珍惜这难得一遇的缘分;是生长于肉体而又与肉体无关的精神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