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则呆若木鸡似地站着。“娘娘死了,娘娘被我害死了,是我害死了娘娘。是我害死了她,不,不,我该怎么办?哥哥,你告诉我该怎么办?菖蒲说那药只会让娘娘流产,我就信了,我怎么就这么笨呢?我对不起娘娘,我是凶手。”想到这里,她泪如雨落,冲到了房间外面。站在走廊里,任泪水肆意的宣泄。

两滴泪滴落在地,她忐忑不安把药给湘竹端了来。

“你要记得静贵人对你所做的一切,六月三十本是你哥哥的死期,故而选择那一天。”菖蒲说话很严肃,从她脸上看不到一点笑容。

“哥哥,你就没有想过要博取一个功名吗?”

湘竹面带微笑瞧着圆京。“若坐在亭下看看书,享受一下春风,应该很不错。”

“姐姐?”

“闭上眼睛!”

“其实您昨日已晋升为嫔,今日不应再与我同桌,您瞧,有好多人都望着我们这一张桌呢。”德贵人说话间面露难色。

“她是你表妹?那你看着她挨打,心一定很痛吧?”

“小小年纪,一小丫头,心思还甚密。你昨晚写的是什么?”

“奴才是实话实说,穿衣之前也得检查一下衣服才好。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你知道钦天监的汤若望吗?”

未几,敬记跨门槛而入,他约二十七八岁,脸上显出一份干炼。瞧着云珠哭,他面露不解。“大额娘怎么在哭?好久不见,怎么孩儿一回来就瞧见您在哭?”

气氛凄凉而沉闷,偶尔有几声婴儿的啼哭声,才让这种气氛稍稍得以缓解一下。

圆京抱着孩子一直未放下,对于圆京来说,这个孩子就是湘竹生命的延续,她一刻也不想放下这个孩子。

“皇上,奴才很抱歉,没有办法查明原因,请皇上恕罪。”贵妃欠身道。

康熙不言不语,良久,转身看着圆京。“这孩子就叫飞雪。飞舞之飞,白雪之雪。”

圆京连忙跪下。“奴才替小格格谢万岁爷赐名。”

康熙出了感叹。“夏天出生的孩子,却取如此之名,现在,朕身虽处酷暑,心却比数九寒天还冷,就因为她的降临,朕失去了一个能对朕说真话的女人。”

圆京怀抱飞雪依然跪地。“等小公主长大后,她也会像娘娘一样跟您讲真话。”

康熙闻言苦笑了一下。“流了如此多的血,虽说不上鲜血飞溅,可也忒多了,就取‘血’字的谐音。”说到这里,他不再言语,就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仿佛片刻也难以安静。

“奴才会替湘妃照顾小公主的。”贵妃插嘴说,言语带着保证的味道。

康熙望着圆京怀中的飞雪叹了一口长气。“仁孝皇后在生下胤礽后还活了几天才死去,可湘妃竟然在临死之际连孩子一面也来不及看,她比起来仁孝皇后,命显得更可悲。”

风吹云动云不动,俄顷风定云墨色,未几,又成黑色在天空中翻滚,阔地夏日向昏黑。一道闪电过后,紧接着雷声震在紫禁城上的天空,雨珠也开始落下了。

静贵人的脸比乌云密布的天空更阴沉,对于飞雪,她简直是倍感厌恶,她内心无法平静,她真是讨厌飞雪存在。但一想到要加害一个无辜的孩子,她又对这想法感到毛骨悚然。然而心里某种存在的声音在不断怂恿她,告诉她的选择,尽管做法是罪不可赦的,她就是这么害怕这个孩子长大。

“你死就把她一块带去好了,留她在这世界上干什么?我无法容忍她活着,你给我听好了,我一定不会让她有长大的一天。”静贵人咬牙切齿恨恨道:“如果你不跟我抢男人,你就不会有如此下场,都是你的错,怪不了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我绝不容忍,绝不!”

初月出不高,鸟鹊夜各归。众星尚争光。飞雪在摇篮中睡着了,圆京趴在桌上睡着了。

夜宁静得很。未几,圆京醒来了,见飞雪把被子踢开了,忙给其盖上。

“公主,您何时才会走路呢?您要是会走路,会说话那该多好啊!您已两岁,怎么就不会开口说话呢?”圆京说着就泪落如珠。这一夜,她再也没有睡着。

翌日是个大晴天,康熙和大学士纳兰明珠,索额图,高士奇一行人来到了御花园,适逢静贵人正带着容珠在放风筝。

风筝飞得愈高,容珠愈笑得欢。她的笑声如清铃般脆,她的脸蛋如红苹果般红。

看见康熙,她连忙跑了过来。“皇阿玛,皇阿玛,看我的风筝飞得多高,飞得好高好高。”

康熙蹲下身,张开双臂搂住了她。“确实飞得高,阿玛看见了。”

“皇阿玛,喜欢儿臣吗?”

康熙点头。“当然喜欢了。你怎如此问?”

“因为额娘说儿臣有些调皮,说若太调皮,皇阿玛就会不喜欢。”

“哪有孩子不调皮的?阿玛和你一块放风筝吧!”康熙说着就站起来,牵着容珠的手。

容珠高兴地跳起来。“好!好!”

这日下午,承乾宫里,静贵人与敬记对坐塌上,菖蒲在门外侍立。

“我看不用我们做什么了,还不知她能否再过三岁的生日呢?看她那样,谁知她还能活多久?”静贵人显得信心十足。

敬记紧锁眉头,眼睛迷成了一条缝。“这么说来,她身体一直都不好吗?”

“容珠都满园子跑了两年了,可她不仅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甚至于身体还象一岁小孩子那样,不会活很久的。”

“可就怕万一,为了让你安心,我们还得另想招才是。”

“你快想吧,咱们都快想,越早处理就越好。”

翌日,细雨雨儿出,微风燕子斜。并蒂芙蓉自成双,飞鸟相逐一双双。康熙在南书房披阅奏折。

御前太监进来小声在其跟前禀报:“万岁爷,太皇太后殿的人求见万岁爷。

“进来!”

少时,一个小太监进来了,他双腿跪地叩头,高呼“万岁爷吉祥”。

“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