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经典要言 > 《左氏春秋》要言 第二章《左氏春秋》要言(二)

不务令德,欲与乱成,必不免矣

筑室道谋,不溃于成

语出《诗•鄘风•相鼠》。原文是:“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意思是说:“老鼠都有光滑的皮毛,一个人如果不讲究仪表的端庄,不死干什么?”仪表是礼的外在,古人重视。

语出《礼记•乐记》。意思是:“事物,对于百姓就像风雨,事物太多无节制就无功效。”宁静息事养民之意。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语出《周易•益•彖传》。意思是:“增益循序渐进,功效日益进展而无止息。”

语出《周易•否•彖传》。意思是:“上下隔绝,天下混乱不成为国家。”这也是古人理政重视上下和谐相通的观念,认为国家的兴旺和自然界是一个道理,都要上下相通。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语出《尚书•大禹谟》。益语。意思是:“自满招致损失,谦虚会受益处。”此语《周易》以为是“天道”,放之无论何地何人何时而皆准。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义,谓之自弃

善与人同,舍已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仁者无敌

语出《论语•宪问》。曾子语。意思是:君子“思考事情不出他所管的范围。”反之即是:君子应该把自己所管的事情想好,做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语出《中庸•第二十章》。孔子语。意思是:“爱好学习,就和智慧接近;实际力行,就和仁爱接近;知道耻辱就和勇敢接近。”

语出《大学•传十章》。曾子语。意为:“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末节。在上者如外表讲德,内心想财富,这就是教百姓争夺不义之财。”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中,晋军失败,大将荀林公请求处死自己,晋景公准备应允。大臣士贞子劝谏,反对如此,说:“荀林父平日侍奉君王,进则考虑竭尽忠诚,退则考虑弥补过失,是捍卫国家的良臣,怎能杀他呢?偶尔失败,如日月之蚀,不损其明。”“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美好政治品德的概括。江苏吴江同里的园林“退思园”,取名典出此语。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是宋国华元与率兵围宋城的楚将子反达成的盟约。意思是:“你我之间互不欺诈,也不用互相防备。”是成语“尔虞我诈”的出处。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

语出《左传•宣公十六年》。意思是:“大禹任用善人,不善之人就远离了。”

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

语出《左传•成公元年》。意思是:“知道有祸患而有所防备,就可以消除祸患。”“有备无患”之意。

政亡国从

语出《左传•成公二年》。这是《左传》引孔子评论卫国的话。原话是“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亡之,弗可止也已。”意思是:“国家的礼器和名号,不能借给别人,……这是关系国家政治的关键所在,如果借给别人,就是把政权借给了别人,政权失去了,国家也会随着灭亡,那就没办法阻止了。”

惠恤其民

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是楚国令尹子重引用楚庄王的话。原文是:“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意思是:“如果没有德行以达到远方,最好是加惠体恤百姓,而很好地使用他们。”

从善如流

语出《左传•成公八年》。意思是:“听从好的意见就像流水那样顺利。”

失信不立

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意为:“失去信义,就难以立身。”

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

语出《左传•成公九年》。这是晋国的范文子对晋景公评论楚囚钟仪的话。意思是:楚囚钟仪怀念故国“不背弃根本,这是仁的表现;不忘记故旧,这是信的表现;没有私心,这是忠的表现。”

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

语出《左传•成公九年》。也是范文子对晋景公评论楚囚钟仪时说的话。意思是:“以仁义之心来处理事情,以信义来守护它,以忠心来成就它,以敏捷来推行它,事情即使再大,也会成功。”

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鲁大夫孟献子说的话。意思是:“讲礼仪,是立身的根本;讲谦敬,是立身的基础。”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自古重礼,重敬,以此成功者不少。常见稍有地位及财富者,一身傲气,满面骄横,不败待何?

笃在守业

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说的话。意思是:“笃实表现在恪守本业上。”敬业守职即是笃实。

戮力同心

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意思是:“合力同心。”

惩恶劝善

语出《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左传》作者引用君子的话。原句是:“春秋之际,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惩恶劝善”意为“惩戒邪恶而奖励善良。”

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

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国伐政郑,楚国子反率兵救郑,路过申地,问申叔时此次战争如何?申叔时回答了这句话。意思是:“德行、刑罚、和顺、道义、礼法、信用,这是战争的利器。”

民生厚而德重

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也是申叔时回答司马子反的话。意思是:“人民生活富足,品德就会端正。”此语道出了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则失志

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意思是:“度太快就会谋划不周。”这是郑国大臣姚句耳评论楚军时说的话:“其行,过险而不整。则失志,不整丧列。志失列丧,将何以战?”意思是:“楚军行动过,经过险地时军容不整。行动过就会谋划不周,军容不整就会丧失军纪。谋划不周军纪丧失,靠什么作战?”“则失志”不仅适用于军队作战,对其他方面也有启意义。

人所以立,信、知、勇也

语出《左传•成公十七年》。这是晋国大臣郤至说的话。意思是:“人所以能立于世,靠的是信用、明智、勇敢。”

御奸以德,御轨以刑

语出《左传•成公十七年》。这是晋国大臣胥童说的话。原话是:“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御奸以德,御轨以刑”意思是:“祸乱在外就叫奸,在内就叫轨。用德行来对待奸,用刑罚来对待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