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照著回答。

翟老師會特別注意她們,並讓他感覺出到凱西動人可愛。是進修營開課不久的一個中午,他一個人在營區的圖書館裡收集影印能讓這些海外學生發生興趣的歷代動物水墨畫。那天他在館內臨窗而坐,從玻璃窗瞥見她們三個少女快活喧囂地帶著大毛巾與防曬乳液走向草地上。由於在國外司空見慣的關係,知道她們似乎準備在草地上行日光浴。營區內的學生都是從外國來的,所以雖有點不合此地國情,但也不至於覺著唐突。

凱西走過來用糢稜兩可地輕喟招呼他,打斷了他神往地追憶,他在認真地檢視回顧當年,正打算要從見到她起,逐項追想。

雖其時海外華人比率,由中國大6出來的移民和留學生並未如現在一樣成為僑民主體,尚未佔絕對優勢,但在人數上台灣移民雖已非多數來源,可是由於早期的島內經濟成就,和起步早,各方面還是領先走在前面。

她沒回答,半晌才反詰:

像是等待某種事項發生樣的,翟濟深迷糊地等在路邊一旁。等待記憶的喪失,讓老年性痴呆的提早來臨。那是一片泛翠的草地,他不清楚自己眺望什麼?

他沒多在意她,還在想自己的心事,有點睏了。想睡,又沒那麼倦,仍骨碌碌地望著螢冪。耳機拿掉,只見裡面的人物張著嘴,不曉得說些什麼?想關掉影像,又覺得留著無妨。思緒又飄回自己的事功。

身為文化精英翟濟深的觀感同樣也像這邊從事工商業人士一樣,對政治上統合或者島內自決的可能性演變,也有冷漠無感的態度。無論怎樣論調不僅不再會為之動容,甚至可說是漠不關心。似乎愈呆在這島上,領悟出既然己不會決裂,就愈希望長久能維持這種狀況。雖不說有何實利,但能在政治上能維持著另一個實体的自在或自由,總歸是讓島內人的得意與自適。

要份日報嗎?需不需要什麼雜誌?

他完全沒想到凱西竟會為了她自身成長的經歷造成的原因來躲他。當時困擾得不得了,成日來回猜疑,一直不能確認她為什麼要躲避他?他完全沒把握她是怎麼回事?那麼突如其來的要避開他。

其後擺明的事實具在,他該清楚就是這麼回事。可是他不能接受,太傷自尊。他不願確定她真的是在躲他,他在找理由,在猜忌,他老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她不告而別。那段時期,他一再設想,他懷疑她是為了她男友的緣故,考慮取捨後決定避開他。

他一再寄望她會再過來見一面,甚至私下給他一點信息。然而什麼都不可得,他當然極端難受沮喪,完全陷於疑忌,憤懣的泥沼,忌恨之下,他甚至懷疑這女孩生性隨便,拿動情而痴心的老師當做偶然一時興起的情緣過從。

他從沒想到她的處境與立場,但他曉得不是他以為那麼回事,覺得不可能,完全不像他猜忌以為的。她確實是處女之身委身於他,她怎可能那麼隨便?她斷不會那麼隨便讓不相干的男人佔了便宜,然後撤身就溜離消失。怎麼可能?怎麼也說不通?她不可能無意於他?他感覺得到,他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事後要如何解釋?她為什麼會決絕地躲離他,他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事情的演變讓他意氣消沉,他抓不定主意該怎辦?他的老師身份,他是有婦之夫。她又是未成年少女,他覺得動見觀瞻,隨便不得。但他不甘心,才情投意合,讓他沈醉迷戀,也清楚她的意思,她又表白得那麼徹底,怎麼過了一夜整個情況都徹底改觀。

那時他恨不得不顧一切,抓住她問清緣由。但他忍住,賭氣不理她,他不信鬥不過一個小女孩。他覺得羞辱極了,竟然為自己的女學生拋棄。而且還是一夕燕好之後,他己的自信心大受打擊。

當時他為她神迷情痴,幾乎不顧一切地願意丟棄當時底一切,甚至考慮到可以豁出去,逕行跟已難相處的妻子離婚。接近凱西,讓他徙生要追求新生活,要從新建立純粹屬於本身自己的生活。他渴求改變,他迫切地需要青春的滋潤。他竟然一逕感到與凱西結合會帶來幸福,重新讓他体會人生的況味。

那時他已結婚九年,衝突不斷底家庭生活與陳玉貞兩人間的相處關係,讓他倍感人生乏味。做妻子老嫌他沒出息,甚至一再表示嫁給他是錯誤的選擇,使他懷怨不已。他悔惡沒有必要地老拿自己跟旁人比,處於這種情況與壓力下,逼得他感到非出去爭出頭不可,設法搶空缺,走門路。他實在不善於估這些事情,而且也不願意低著頭四處巴結鑽營。他做不來,難堪難受還在其次,主要是他不知如何著手。他天生笨拙,對於人際關係他無能。他只想清淨地教教書,做他的畫家夢。他多方迴避。這樣的婚姻生活徒使他難過,兩人關係越來越繃緊。

碰上凱西,能得到她的仰慕,重新体會少女的溫馨甜蜜,加上壓抑的情與欲,忽然間乾柴烈火般地燃燒起來。他真正地渴望進一步發展,凱西雖小,還未成人,但已深深讓他体會碰著能了解他的異性,是多麼幸福!

可是凱西實在跟他相差太遠,她還太小,他不能不考慮實際情形。他自己幾乎是凱西父親的年紀,足足大她廿歲,還拖著婚姻在身上。他不能盡想著快樂美滿的一面,這裡面有太多阻礙與困難,他不曉得能否一一克服。如若醜聞爆出,或者與陳玉貞鬧到他不能教書的話,萬一在那種情形下,他要如何能養護這樣一個小情人。他不想虧待她,那時節,他也許考慮得太遠,也許過慮了,他實在很認真一再考慮過後繼發展。

雖說和他所想望的夢幻般的愛情追逐不盡符合,然而卻有著較幻想具現更刺激與動人的感動。無論後來那樣地演變,他還是慶幸在他青壯年之期曾有過那麼一段激情的插曲。碰到凱西,不僅讓他一直渴求的憧憬得以復甦實現,也具体化他響往的逃遁現實之夢,更且讓他感動,知道原來現實生活裡尚可以尋覓到較夢想的幻境更加美妙綺麗與動人魂魄。

但他不能不實際些,不能不認清事情的真實面貌。在美化的表面之下,同樣也隱隱感知表面上雖是一個失意的男人被少女的青春貌美迷惑,其實更進一步的緣由應該是出於對自己現有的生活與婚姻的厭倦悔惡與無可奈何。導致事情一引發,反而對於像他這樣三十出頭的,有著婚約與豐富人生經驗的成年男人,對著這樣即興發生的性愛與戀情表現得較不經世故的女孩更投入,更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