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有点喜欢电脑前的这个男孩子了。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猜中了我所有的生活状态:会失眠,会等半个小时再过红灯,会在相亲的路上落荒而逃,没有朋友也害怕交友。

我去茶水间泡了杯清茶回来,在即时对话框里回复他:可是我不害怕你。

因为长期失眠精神欠佳,我习惯于在工作时用咖啡提神。他建议我换用清茶。清茶的效果是不是优于咖啡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我喝茶时候的心情是愉悦的,特别是看到咖啡杯上漂浮的茶叶,像一叶小舟,它的兀自宁静很让我享受。

他很快回复:因为你不认识我,andyoudon’tknome。

他叫if,是我在私密部落上认识的。那是一个到处都是秘密,到处都是奸情的地方。我现此,也是因为生活之于现在的我,太过于无趣了。统计部门的小公务员么,不过就是用用ord和exce1,共事的都是4o岁以上的大叔和大婶,上班的时候没有压力和激情,休息的时候也只能织织毛衣唠唠嗑了。本来我也懒得去想,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我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有一点钱又有一点闲的生活也很能让我满足。但是两年的时间没有朋友,确实让人憋得慌,我需要一条途径来释放自己。

“私密部落”是我在路边吃烧烤时从两个初中生那偷听来的。开始我只是在上面分享一些如果我有朋友我会跟他们一起分享的事情。这些事情形成一篇篇日志,给日志分个类就有了主题,主题是可以被订阅的,而if就是我的第一个粉丝。

他订阅的主题叫做“Iknou”。里面写的都是我看见的身边的男男女女的小心思,有人聪明有人愚笨,所以才有了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他给我第一条评论就是:Iknou。

If有很多订阅者,一点都不需要我再去凑这个热闹,不过我还是关注了他的主题“yes,Iknou”。里面全是他分析像我这样心理和生活状态的人可能遇到的事情。很有点意思。

因为相互订阅,我们成了部落好友,他是我唯一的好友。他说,他也是。因为他只订阅过我的主题。

他说得对,我确实不了解他,也不想去了解,不想揣度他对我的态度。但是因为他对我的了解,我开始对于他的出现有一点点欣喜,这应该就是喜欢了,可是我不在乎他是否喜欢我,我也没办法让自己主动去更多地了解他。

有些事情留下的阴影是存在的,他说我不了解他,让我有一点忧伤。

“现在的报社就喜欢编些故事骗骗人。”我对桌的张爷爷把报纸往桌上一丢,取下老花眼镜,很有点愤愤不平地说。

我笑着拿过报纸,又是每日一则的情感故事。年长的人到底是对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不感冒的。我也是。

不过,今天我还是读完了这个故事,因为我无意间瞟见“香港”两字,男女主人公约好一起去香港的。

故事旁边是情感专家对于这段感情的解读,只寥寥熟语,却把问题看得通透。

两年了,我应该为自己做些事情,也为了if,虽然我不知道他多大,在做什么,有怎样的家庭,是不是一个好人。

但我总归是有朋友了吧,我希望我能多关心一下我喜欢的这个人,而不是像现在一想到这样的问题就头疼得厉害,然后汗流浃背。

我按照报纸上的方式联系了报社的情感专员小敏,她很快回复我邮件,下午四点南湖咖啡馆见。

我跟张爷爷打了招呼提前下班,他对于我两年来第一次早退表现出极大的惊讶。“嗯,我身体有点不舒服,去趟医院。”我尽量说得自然。

“小姑娘一个人在这边要好好照顾自己,快去吧,今天没什么事了。”一脸慈爱。

三点五十,咖啡馆。推门而入,就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灰白的装束,一袭长裙在腰部束紧,显出好看的曲线,我冲镜子里的自己微微笑,终于看到一丝灵动的气息。新生活要开始了,我跟自己说。

走进大厅就看到有人向我招手,我在她对面落座。

“你怎么认出我来的。”我有点好奇。

“你一看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笑着点头。小敏有点胖,戴着眼镜,冲我微笑时眼角有微微的皱纹,这样的形象跟我心中知心姐姐的概念相差无几,我顿时觉得很安心。

“今天看到报纸上的故事,男女主角都去了香港,让我很羡慕。”

“你也可以去的呀。”

我摇摇头,这段经历有点苦涩,以至于我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只是顷刻间,脑海一晃而过的画面,我握成拳头的手已浸满了汗。

“我也喜欢过一个男孩子,我们……也有机会一起去香港。”我努力向她阐述。

“最后没有去?”

“没有。”

“我可不可以听听你的故事。”

我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