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总体协议会是由日本一些主要企业组成的企业家团体。企业界的主力在这个团体中起着骨干作用。这个联合会在从事什么工作,只要看一看它下面各部门委员会的名称就可以大致想象到了;从这些委员会所掌管的事项,就可以了解经总协这一机构的规模和性质。

他首先对我在中国头一个介绍他的作品表示感谢。接着谈到一九八三年五、六月间他的访华之行。他踏访了福州、西安、兰州,并在北京和我国文联主席周扬、作协副主席冯牧等交换了关于文艺的看法。

政府机构中原设有叫作法务厅特别审查局的机关。这是负责审查哪些人该被列为整肃对象的机关。最初,整肃是以与军国主义有关系的军人、政界及金融实业界人士为对象的,但是随着占领政策的改变,整肃对象也从右翼转向左翼了。这个机关负责审查哪些人该被列为“赤色”整肃的对象。可是这个机关主要是由检察当局的人员组成的,不够资格从事更广泛的情报活动。无论如何也需要设置强大的性情报部。美国方面希望这样,日本方面也感到有此必要。

对设置这个新的情报部最热心的是内阁副首相宗像周。

宗像在战时有过担任情报机关总裁的经验。他原来是新闻记者。他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对新的情报部有着独自的见解。

但是如果突然披露这个想法,当然可能遭到左翼阵营和其他进步分子的攻击,他们会指责说“情报局”复活了。宗像考虑的是,暂时先设置一个“调查部”

宗像对首相久我正讲了自己的见解。

“就按你的想法办吧。”久我当时回答说。

宗像的构想是:调查部从事的既然是收集国外情报的活动,人员不由一个官厅提供,而是由各省调集年轻有为的人来,使他们分别按照各自的专职担任一个部门的工作。因此,决定从大藏省、外务省、通商产业省,以及旧内务省官员中遴选工作人员。

从旧内务省官员中选择这个机构的人员是有意义的。总之,只有具备相当经验的人才能从事这样的特殊情报活动。战前,日本有特高警察,归内务省管辖。宗像考虑不光是起用特高系统的旧内务省官员为新的调查部的成员,而且还要让他们当负责人。

宗像还有一种想法。

那就是,他并不满足于单让官员担任这个机关的人员,并想从民间广泛收集情报材料。宗像本来是报社出身,所以考虑利用日本有影响的报社和通讯社的机构来进行情报活动。但是宗像一直没有对久我首相谈起这一想法。

宗像打算目前先成立一个过渡时期的调查部,再和自己的智囊商量,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

久我和宗像研究好的新的调查部的组织机构直接隶属总理厅,成员由各省派出,从编制上来说,该部部长受内阁官房长官的领导。

宗像感到为难的是:由谁出任第一任部长的问题。关于人选,他倒是也有两三个腹案。但是并非官僚出身的宗像,对这方面没有把握。他就去同久我首相商谈。

“是啊。”

久我听了宗像的话,一个劲儿抽雪茄。他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眼睛瞧着旁处。

过了一会儿,久我勉勉强强地说:

“人选嘛,原来给我当过秘书的川上怎么样?他现在多半在国家警察本部里担任什么部长呢。”

宗像不认识川上。他想,久我推荐川上,大概不过是由于川上曾给他当过秘书这点私交吧。宗像当场只作了不加可否的回答就回去了,但是他立即命令亲信,根据他那套办法对川上久一郎这个人进行了调查。

这才查明首相讲的话倒并不是出于私交关系。川上久一郎是在东京出生的,从东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就到内务省任职,主要在警察界历任各职。战时还曾驻在上海,担任过外事警察。在这期间,他似乎同当地的日本特务机关有过种种接触。战后,他历任岩手县警察队长和久我首相的秘书。这是由于某人的推荐。正如首相所说的,他眼下是负责治安的国家警察本部警备部副部长,还查明了他的实力超过警备部长。此外,还了解到,不论工作能力或斗志方面,他在所谓官僚中都是个特殊人物。

宗像还调查了战时的所谓“上海机关”查明该机关包括满铁调查局、领事馆警察、军方特务机关、宪兵系统、上海工部局系统的人员。此外,从事情报活动或特务工作的还有内务省派来的官员及运输省派遣官等。

宗像根据久我首相推荐的川上久一郎的履历,断定他作第一任调查部长是合格的。

给川上久一郎发下总理厅特别调查部长的委任令,是和约快生效的昭和二十七年二月的事情。

一方面也是由于给久我作过秘书这层私人关系,川上接到委任令后就到久我正首相的私邸去谒见。

私邸座落在可以眺望到逗子海的松林里。

川上久一郎在会客室里等候了很长时间。他知道久我的习惯。由于他曾在这里当过秘书,所以现在宅邸里的这些用人都跟他很熟。即便如此,他也还是不得不在冷屋子里等上一个多小时。

客人还是很多。普通的会客室里有政党人士和大臣等在座,川上就故意到书生(书生是日本的一种半工半读的学生,他们在有钱人家寄食,帮助料理家务。——译者注)等呆的房间里去玩。

“川上先生,首相请你去呢。”

以前同他熟识的女用人用亲切的口气这样招呼他。

川上久一郎正往首相的房间走去的时候,在廊子里迎面碰见一个身材高大、板着面孔的中年男子。

对方先打了招呼:

“哟!”

他是在民宪党里担任总务(总务即执行委员。——译者注)的。不过川上久一郎并不是在担任秘书时期认识这个人的。当年在上海的时候,他就跟这个人在同一个机关里工作过。当时他担任内务省官员,而这个人则是运输省的派遣官。

此人就作到次官为止,以后即进入政界,如今已经成为久我的所谓亲信之一。

“哟!”他那双大眼睛望着川上,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容可掬地问道:“听说你这回另有高就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态度也带出威严来了。虽说是旧相识,川上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部长。

只说了这么一句话。高个儿的执政党总务就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川上知道首相已经跟“他”谈过了这个机构的人事问题。

川上久一郎好容易才见到久我首相。久我象平日一样穿着深茶色的和服及裙裤(原文作“袴”日本的一种状似裙子的裤子,现在一般用于礼装。——译者注),身躯埋在靠垫里。川上一走进去,他隔着眼镜看了川上一眼,把正在阅读的英国杂志抛在旁边的茶几上。

川上久一郎拘谨地行了个礼。推荐自己当第一任特别调查部长的就是这位首相。这份恩情以及自己新的责任和抱负,使他激动得全身颤抖。

“总之,好好干吧。”

首相的笑脸挺温和,是个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由于多年的外交官生活,平时一举一动都挺文雅。不论什么样的人,只要一来到这位老人面前,就会感到气馁。这不仅是由于老人近来骤然在党内独揽大权,同时也是他的风度所致。他的岳丈是在宫廷里供过职的重臣,他的妻子老早就去世了。因此,这个老人身上还散发出贵族的气息。

川上久一郎考虑到首相事务繁忙,只呆了不到五分钟。

首相说:“宗像君似乎很卖劲,你跟他好好商量着办吧。”

川上久一郎受到这番鼓励,就向首相告辞而去。秘书走进来,说又有人来拜访,老人嘱咐让来人等一会儿,又拿起英国杂志来。窗外射入的阳光,照到老人的短短的后脖子和宽宽的肩头上。这个海滨比东京要暖三度左右。

一位中年妇女不敲门就走了进来。

“爸爸,”她招呼老首相。“刚才,好象川上来了。他好久没来过了。”

“嗯。”老人回答着女儿。

女儿三十七岁了,长得很象老人已故的妻子。她有三个孩子,是个过于喜欢探听政界内幕的女人。

女儿问道:

“川上到咱们家来干什么?”

父亲回答道:

“他是来问候的。”

“哼,派他差事了吗?”

“成立了一个叫作总理厅特别调查部的机构,让他担任部长。”

“那是爷爷的主意吗?”